資本運營控制

資本運營控制是指按照資本運營的目標,對資本運營狀況進行檢查、分析,評價其業績,找出目標與業績的偏差,採取有效措施調節與控制,以達到企業資本運營目標的過程。有效的資本運營控制是企業實現資本運營目標的有力保證。

資本運營控制的內容

(1)對運營決策的控制

為了保證資本運營決策的正確性,在運營之前,要對各運營項目的可行性方案進行科學的論證、評估,以實現運營決策的科學化;在資本運營過程中應及時對運營效果進行分析;在運營結束後,要依據實施結果做出總結性的評價。具體來說,應明確劃分審批許可權,明確規範辦事程式,明確建立運營項目的論證、會審、會簽和批覆制度,明確執行運營項目的管理與跟蹤,以保證資本運營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可行性。

(2)對運營過程的控制

對資本運營過程的控制,既包括對實體資產經營、金融資產經營的控制,也包括對產權資本運營過程的控制。對資產經營過程的控制,可以通過對反映資本運營狀況的指標,如資本的周轉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負債比率等進行經常監督、考核和調控,及時了解資本運營狀況,發現問題採取預防措施,保證資本運營達到預期目的。

(3)對運營業績的控制

對資本運營業績的控制是企業資本運營控制的重要內容。資本所有者、經營者通過反映資本的保值狀況的指標,如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等,對資本運營成果進行評價。

(4)對運營收益分配的控制

對資本運營收益分配的控制,主要看收益分配是否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同時,還要考慮所有者和企業員工的利益。

資本運營控制的特點

資本運營控制的特點主要包括:

①有明確的經營目標,並構成一個多指標綜合體系;

②施控主體是由資本所有者和資本經營者組成;

③是一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具有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儲存和信息使用的功能;

④是一個動態控制系統,為了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資本運營控制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控制目標、控制活動進行調整,以便準確地評價資本運營活動的業績。

建立資本運營控制系統的原則

企業要實現對資本運營過程的控制,就必須確立評價的標準,建立一套相應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建立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目的性原則

資本運營指標體系的確立要能體現資本運營系統的目標,評價得出的結論要能滿足資本所有者、企業債權人及企業經營者對其實行控制的不同需要。

(2)重要性原則

企業的資本運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在設計其評價指標體系時既要能從整體上反映資本運營效益的全貌,又要能在某一方面重點揭示對資本運營效益的重大影響的事項上做到主次分明。

(3)可比性原則

對資本運營結果的評價往往需要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因此在建立指標體系時要考慮比較分析的需要,科學地將某些不可比因素轉化為可比因素,並儘量做到與國內同行業的指標相一致。

(4)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要簡單便捷,易於操作,數據的採集要方便、準確。

(5)公開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所涉及的經濟資料不應涉及企業的任何商業秘密,必疽是可以對外報告或公開的。

資本運營控制的實施

(1)擬定控制標準

對資本運營的控制首先要擬定一些具體的標準,並以此作為評價的尺度。其標準的確定可以以同行業數據、經驗數據、歷史數據或計畫數據為標準。

(2)對運營績效的評定

對資本運營績效的評定,先要測定反映資本運營業績的指標,然後再把這些實際測定的指標與擬定的標準進行比較,總結成績,找出偏差,做出合理的評價。

(3)採取糾正措施

資本運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運營過程中出現偏差是難免的。糾正偏差時先要正確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導致偏差的原因可能有:資本運營目標不現實;為實現目標所選擇的戰略失誤;保證戰略實施的組織結構不合理;經營管理者不稱職;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企業內部信息不暢等。找出偏差產生的真正原因後,對症下藥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糾正,控制資本運營的風險,使資本運營在正確的軌道內運行,否則,控制系統將會失去作用,資本運營也無法達到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