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馬定理

費爾馬定理一直沒有人能證明,不能證明的原因是歐拉還沒有看懂費爾馬大定理,他把整數不等式公式改寫成了一個無理數等式方程公式,1979--1980年,中國數學家毛桂成終於看懂了費爾馬大定理的公式應為一個整數不等式公式,故他把費爾馬大定理的公式改為不等式後,一個偶然,毛桂成發現了費爾馬的絕妙證明方法,這個絕妙方法絕妙在畢達哥拉斯方程的通解公式的等號左邊是一個減號(-),等號右邊是一個加號(+),即:(A-B)(A+B)K與(A平方+B平方)K 不是指數為大於1的同次冪數組。這從而翻開了費爾馬大定理研究的新篇章,1993年3月在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滾滾清江潮》上發表的毛桂成證明費馬大定理的過程甚具戲劇性。他的論文發表後兩個月,他又給出了英國數學家安得魯.懷爾斯用無理數等式方程作假證明的費爾馬大定理的證明論文。毛桂成笑在了最後。

定理1 任意一個≥3的奇數a,至少可以組成一組兩整數的平方差。分解這個奇數a的因子,若a能分解成m組互不相等的兩整數之積,則這個奇數a就一定且至多能組成m組兩整數的平方差。
     a^(2k+1)=a^(2k+1-j)×a^j。  註:j=0,1,2,…k。 m=k+1,a≥3,且為素數。
     a^(2k+1)={[a^(2k+1-j)+a^j]/2}^2-{[a^(2k+1-j)-a^j]/2}^2。
    定理2 一個≥3的奇乘方數a^n(n≥2),若將a^n分解為兩整數的齊次方差,至多可以分解為一組或多組存在的不同形式,且與a^n等值的兩整數平方差。
      1、a^(2k+1)≡a^2k[(a +1)/2]^2-a^2k[(a-1)/2]^2;    
      2、a^2k≡a^2(k-1)[(a^2+1)/2]^2-a^2(k-1)[(a^2-1)/2]^2。
             註:式中k=0,1,2,3,…。(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基本形式)

     定理2充分表明,任意一個>=3的奇乘方數,無論n為奇或偶,至多只能分解成一組或多組兩整數平方差,為何還費功夫去證明費爾馬定理呢?這個定理的問世,即便是安德魯懷爾斯的天書再是神密或周全,相比之下也遜色多了。

       引論:關於費爾馬大定理的初等證明,歷來炒得沸沸洋洋。在此借一句俗話:即一物降一物來概括或比喻,較為形象。實際上要很好地研究費爾馬問題,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要從整數冪 a^n,不定式 x+y=z,以及數學歸納法入手,在分析中利用它們三者的功能,建立起三個整數之間的相互聯繫,就能很容易解決尚需解決的問題。

       對x+y=z而言,由於它的不確定性,歷來被許多學者、大師不夠看好。包括畢氏在內,對它的理解同樣缺乏理性,想辦法捨近求遠而繞開了這個議題。他證明的x^2+y^2=z^2就是鮮明對照,採用了較此複雜得多的三元二次方程,並引入係數k,在條件(x,y)=1之下,終成正果。至使千餘年來,人們一直以(x,y,z)=1作為參照,且呢稱畢達哥拉斯數(國人稱勾股數)。筆者不以為然,倘若畢氏不繞開這個議題,直接從x+y=z入手,既簡便又順理成章地證出x^2+y^2=z^2的非0整數解,絕對可以避免近400來年的一場學術之爭。
      了解集合的都知道,x^2+y^2=z^2與x^n+y^n=z^n均屬於x+y=z的集合。當指數由2往上遞增時,求非0整數解仍然離不開整數冪a^n。這樣就可以按照乘方數的定義,將數軸上任意一個自然數a(a≥2)的整次冪a^n,採用指數遞增與遞減的方式,逐一分解這個a^n,結合x+y=z的功能,再運用著名的數學歸納法進行歸納,可以極方便地建立a^n與其它兩非0整數之間的相互聯繫,得到所需求的結果。詳細步驟如下: 
                                              證明:  ∵ a^n=a^(n-0)×a^0,a^n=a^(n-1)×a^1,a^n=a^(n-2)×a^2,…………, 
                                                                n=2k時 a^n=a^[2k-(k-1)]×a^(k-1); n=2k+1時 a^n=a^(2k+1-k)×a^k。 
                                                   又    ∵ x+y=z ∴ x=z-y x=[z^(1/2)+y^(1/2)][z^(1/2)-y^(1/2)] 
                                                 令: x=a^n; a^(n-0)=z0^(1/2)+y0^(1/2) ; a^0=z0^(1/2)-y0^(1/2)。 
                                      聯立解出: y0={[a^(n-0)-a^0]/2}^2; z0={[a^(n-0)+a^0]/2}^2 
                                             同理: y1={[a^(n-1)-a^1]/2}^2; z1={[a^(n-1)+a^1]/2}^2 
                                                         y2={[a^(n-2)-a^2]/2}^2; z2={[a^(n-2)+a^2]/2}^2 
                                                             ……………………             ………………… 
                                                         xn=a^2k; yn={[a^(2k-k+1)-a^(k-1)]/2}^2;zn={[a^(2k-k+1)+a^(k-1)]/2}^2 
                                                或:   x^n=a^(2k+1);yn={[a^(2k+1-k)-a^k]/2}^2;zn={[a^(2k+1-k)+a^k]/2}^2 
                                                令:j=0,1,2,…,(k-1)或k。再利用歸納法將分解式歸納成: 
                                                      ∴ a^n={[a^(n-j)+a^j]/2]}^2-{[a^(n-j)-a^j]/2]}^2 …………(1)
       推論一  歸納的這個通式就是為上述問題,給出的最佳答案。它同時還說明,任意一自然數a(包括a^n),若能分解成m組兩互不相等的整數之積,就一定或至少存在m組乘方差(a為偶時略有變化)。為表明這一立場,還可將該式擴大到a的因子。 
                                               如: a=bc  b>c  a^n=[(b^n+c^n)/2]^2-[(b^n-c^n)/2]^2 (證明從略) 
                             還可以表示為:a^n={[b^n×c^(n-j)+c^j]/2}^2-{[b^n×c^(n-j)-c^j]/2}^2 
                                              或:a^n={[b^(n-j)×c^n +b^j]/2}^2-{[b^(n-j)×c^n -b^j]/2}^2
       若畢氏當初以這種方法證明x^2+y^2=z^2的非0整數解,其結論就不一樣。如x,y,z 三個整數就不僅只限於互素,而且數軸上除1以外所有自然數都適合a的選擇,只要n為偶無論大小,又都是2的倍數,均可為該不定方程x^2+y^2=z^2的非0解,可見條件寬鬆,範圍增大,與客觀實際完全相符。最大的優點是:證明過程歸納嚴謹,簡捷明朗,清柝度高,便於套用。還能根據a的因子結構,將等式的不定範圍鎖定在相應區域。

      推論二 當n=2k j=(k-1)時,(1)式可改寫成:
                              a^2k=a^2(k-1)[(a^2+1)/2]^2- a^2(k-1)[(a^2-1)/2]^2       ……(2)
       由(a^2+1)/2得知,任意一奇數的平方與1之和的一半,始終為一奇數,則奠定了a^2(k-1)[(a^2+1)/2]^2必為一平方數;又因(a^2-1)/2給出的條件,可以推定在整過自然數中,只有a=3時,才有(3^2-1)/2=2^2,則a^2(k-1)[(a^2-1)/2]^2在(k-1)為2的倍數時,至多能成為一個4次整數冪。無論k取何值,在[k ,(k-1)]=1的約束下,將會出現三個非齊次偶次整數冪的分解式。
     推論三 當n=2k+1  j=k時,  (1)式可改寫成:
                                               a^2k+1=a^2k[(a+1)/2]^2-a^2k[(a-1)/2]^2     ……(3)
                再將a=2b^i±1,(i≤k且i為k的約數)分別代入(3)式:
                                              1、(2b^i-1)^(2k+1)=(2b^i-1)^2k[(2b^i-1+1)/2]^2-(2b^i-1)^2k[(2b^i-1-1)/2]^2
                                                    ∴ (2b^i-1)^(2k+1)=[(2b^i-1)^(k/i)×b]^2i-[(2b^i-1)^k×(b^i-1)]^2          ……(3—1) 
                                              2、(2b^i+1)^(2k+1)=(2b^i+1)^2k[(2b^i+1+1)/2]2-(2b^i+1)^2k[(2b^i+1-1)/2]^2
                                                   ∴(2b^i+1)^(2k+1)=[(2b^i+1)^k×(b^i+1)]^2-[(2b^i+1)^(k/i)×b]^2i         ……(3—2) 
     (3)式表明,一般條件下,任一自然數的奇次冪,也能分解成兩整數的平方差;相應條件下[如(3—1)與(3—2)式],至多可以分解為較2k+1低一級的(k=i)2k次與2次整數冪之差或2次與2k次整數冪之差。無論指數中的k和底數a如何選取,終不可能將a^2k+1分解為指數n>2的齊次乘方差。
       結論 1、定理1與定理2經以上詳細證明,確巳成立(沒有整數解存在)。
                2、在定理1與定理2的約束下,齊次不定方程x^n+y^n=z^n,必然存在n>2的自然數時,無正整數解,理由既簡單又充分,因為 這個等式的解沒有一個整數存在,全部是無理數組成的無理數等式方程,故沒有整數存在。
       結束語 當然,歷史就是歷史,假如、倘若巳不能改變現實,它給當代人提供了一個相互爭論的平台。無論怎樣爭論,任何條件下,在下認為,以上觀點是訖今為止最簡捷、最完整、最容易接受的唯一方式,敬請相關學者指正。

           毛桂成給出的結論是 費爾馬大定理的公式是一個整數不等式公式 ,故不能用無理數等式方程去證明,當你的解不是整數時,說明你給定的公式中的數不是整數,這不是費爾馬大定理中的數,因爾可以說你證的不是費爾馬大定理。

           用方程用等式不能證明費爾馬大定理。該定理在1979年已由毛桂成用費爾馬的絕妙證明方法證明。
 

費爾馬定理

 
費爾馬是一個十分活躍的 業餘數學家,喜歡和別人通信討論 數學問題。他差不多和同時代的數學家都通過信,受到人們的敬重。
費爾馬經常提出一些難題,寄給熟人,請他們解答,然後再把這些解答與自己的解答對照。他提出的猜想,有被否定掉的;但是他證明過的定理,卻從沒有被推翻過。其中,不少成了後來書上的重要定理。費爾馬在數論上作過傑出貢獻。例如,他發現並證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定理:
P-1
若P為素數,正整數a不能被P整除,那么a -1這個數,一定能夠被P整除。
這個定理叫做費爾馬定理或者費爾馬小定理。1640年,當費爾馬證完這個定理後,興奮地寫信告訴他的朋友說:“我浸浴在陽光中!這個定理按其在數論和近世代數中的重要性來說,的確是值得稱道的。
6
比如我們要考察5-1這個數能不能被7整除,根據費爾馬小定理,由於
6 7-15-1=5-1,所以知道它一定能被7整除。事實也正是這樣。
6
5-1=15624=7×2232。
100
因為這個數小,所以可以寫出來判斷。如果是問1981-1能不能被101整除,就不好算出來看了,但是根據
100101
1981-1=1981-1-1,
所以可以保險這個數能被101整除。1621年,20歲的費爾馬,在巴黎買了一本丟番都的《算術學》的法文譯本。不知他在什麼時候,在書中關於不
2 2 2定方程x+y=z的全部正整數解的這一頁上,用拉丁文寫了這么一段話:
“任何一個數的立方,不能分解為兩個數的立方之和;任何一個數的四次方,不能分解成兩個數的四次方之和;一般來說,任何次冪,除平方以外,不可能分解成其他兩個同次冪之和。我想出了這個斷語的絕妙證明,是書上這空白太窄了,不容我把證明寫出來。”
在自己的書上空白處寫心得,是一些人的讀書習慣,通常叫作“頁端筆記”。費爾馬的這段頁端筆記,用數學的語言來表達就是:形如
n =*
x*+y*=z*的方程,當*大於2時,不可能有正整數解。
費爾馬雖然在數學上有很多重大成就,但是他生前幾乎沒有出版過什麼數學著作。他的著作大都是在他死後,由他的兒子,把他的手搞和與別人往來的書信整理出版的。
費爾馬死後,有人翻閱他的那本丟番都的書,發現了那段寫在書眉上的話。1670年,他的兒子出版了費爾馬里的這一部分頁端筆記,大家才知道這一問題。後來,人們就把這一論斷,稱為費爾馬大定理或者費爾馬問題。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本來是 普魯士派往 俄羅斯的一位公使。後來,他成了一名 數學家
哥德巴赫費爾馬一樣,很喜歡和別人通信討論數學問題。不過,他在數學上的成就和聲望,遠遠不如費爾馬,有的人甚至認為他不是數學家。其實,有資料說,他是彼得堡科學院院士。
哥德巴赫與另一名彼得堡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歐拉經常通信。他們有15年以上的通信歷史,經常討論的是數學問題。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告訴歐拉,說他想冒險發表一個猜想:
“大於5的任何數是三個素數的和。”這裡要順便交待一句,有一個時期,人們把1看成是特殊的素數;後來,才像今天這樣,把1與素數嚴格區別開來。同年6月30日,歐拉在給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說,他認為:“每一個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雖然我還不能證明它,但我確信這個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這次通信的內容傳播出來後,當時數學界把他們兩人通信中談到的問題,叫做哥德巴赫問題。後來,它被歸納為:
命題A:每一個大於或者等於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素數的和;
命題B:每一個大於或者等於9個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奇素數的和。
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哥德巴赫猜想,實際上,應該是哥德奇巴赫——歐拉猜想。比如
50=19+31,51=7+13+31
52=23+29,53=3+19+31
當然,表示方法可能是很多的。比如
50=3+47=7+43=13+37=19+31
很明顯,如果命題A成立,那么,命題B也就成立。因為假設N是大於或者等於9的奇數,那么,N-3就是大於或者等於6的偶數。命題A成立,就是存在著奇素數P與P,使得N-3=P+P,這就是N=3+P+P,就像前面的
1  2 1 21 250與53的關係一樣。但反過來,如果證明了命題B成立,並不能保證命題A就一定成立。
19世紀的很多大數學家,都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但是進展不大。
1900年,希爾伯特在巴黎國際數學家會議上,提出了23個研究題目,這就是有名的希爾伯特問題,可以說這是23個大難題。哥德巴赫猜想命題A,與另外兩個有關的問題一起,被概括為希爾伯特第八問題。
到了1912年,在第五屆國際數學會議上,著名的數論大師蘭道發言說,哥德巴赫問題即使改成較弱的命題C,也是現代數學家所力不能及的。
命題C意思是:不管是不超過3個,還是不超過30個,只要你想證明存在著一個這樣的正數c,而能“使每一個大於或等於2的整數,都可以表示為不超過c個素數之和”。
過了9年,到了1921年,著名數論大師哈代在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數學會上說: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難程度,可以與任何沒有解決的數學問題相比擬。哈代也認為是極其困難的,但是不像蘭道說得那樣絕對。
1930年,蘇聯25歲的數學家西涅日爾曼,用他創造的“正密率法”,證明了蘭道說的那個現代數學家力不能及的命題C,還估算了這個數c不會超過S,並算出S≤800000,人們稱S為西涅日爾曼常數。
西涅日爾曼的成就震驚了世界。這是哥德赫猜想研究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可惜他只活了33歲。
1930年以後,包括蘭道在內的很多數學家,竟相縮小S的估值,到1937年,得到S≤67。
在1937年,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就。蘇聯著名的數學家伊·維諾拉多夫,套用英國數學家哈代與李脫伍特創造的“圓法”,和他自己創造的“三角和法”證明了:
充分大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奇素數之和。
伊·維諾格拉多夫基本上解決了命題B,通常稱為“三素數定理”。
堅固無比的堡壘哥德巴赫猜想,正在被人們逐個攻破。
這裡要注意,命題B所說的是每一個大於或者等於9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奇數之和。數學家在證明這個命題時,往往把9放大到很大很大,比方說放大到十萬,人們只要證明每一個大於十萬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奇素數之和,就算基本上證明了命題B。對於剩下的那一部分從九到十萬的有限個奇數,是否每個都可以表為三個奇素數之和,可以暫時不管,留待以後去檢驗。所以叫做“基本上”證明了命題B。
實際上,維諾格拉多夫未檢驗的有限個奇數,是9到10的400萬次方之間的奇數,即1後面跟400萬個0那么多個數中的奇數。如果真要去逐個檢驗每個是否能表為三個奇素數的和的話,那時還沒有電子計算機,就算用現在最快的電子計算機,從他那時算到現在也算不完。再說也沒有那么大的 素數表供他使用。前面已經介紹過,現在最好的素數表才編到五千萬。可見凡是大於10的400萬次的奇數都能表為三個奇素數之和,這點被證明了,這就更不簡單了。因為前面的那些奇數到底還是有限個,而這裡證明了的是無窮多個!
維諾格拉多夫的工作,相當於證明了西涅日爾曼常數S≤4。
命題B基本上被解決了,於是有些不太了解數論情況的人,曾經認為只差一步就到命題A了,誰知這一步的腿邁出了40多年,還沒有著地哩!
有人核對過從6到3300萬的任何偶數,都能表為兩個奇素數之和。這種核對工作是一直有人在作的。
有的人核對,是想找到一個不能表為兩個奇素數之和的偶數,即找到一個反例,一舉否定哥德巴赫猜想。這樣,哥德巴赫猜想便宣告解決。
有的人核對,是想得到一些統計數字,摸清一些規律,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作準備。
當然,也有人可同時兼有上述兩種意圖。
這裡要注意,無論是從6算到3300萬也好,還是從6算到3300億也好,都是有限個數。由這些有限個數統計出的任何數據,除非是反例,都是不能用來當作證明的依據。
在命題A的研究過程中,人們引入了“殆素數”的概念。
什麼叫殆素數?我們知道,除1以外的任何一個正整數,一定能表示成若干個素數的乘積,這其中的每一個素數,都叫做這個正整數的一個素因子。每一個正整數,相同的素因子要重複計算,它有多少個素因子,是一個確定的數。如果這個正整數本身就是素數,就說它只有一個素因子。以25到30這六個數為例:
25=5×5  有2個素因子
26=2×13 有2個素因子
27=3×3×3有3個素因子
28=2×2×7有3個素因子
29是素數 有1個素因子
30=2×3×5有3個素因子
殆素數就是素因子 (包括相同的和不同的)的個數不超過某一個固定常數的自然數。例如25到30的六個數中,25、26、29三個數,是素因子不超過2的殆素數,其餘三個不是。要是說素因子不超過3的數是殆素數,那這六個數就是殆素數。
套用殆素數的概念,可以提出一個新命題 D,通過對這個命題的研究,來接近命題A。
命題D:每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是素因子的個數不超過m與n的兩個殆素數之和。
這個命題簡記為“m+n”。
注意,這裡的“3+4”或者“1+2”等是數學命題的代號,與3+4=7或者1+2=3毫無任何關係。就像有的電影院把座位13排8號簡寫作“13-8”,與13-8=5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例如,“1+2”就是每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素因子的個數不超過1個(即素數),與素因子的個數不超過2個的兩個數的和。比如100=23+7×11,434=31+13×31,168=79+89等都是合乎要求的。如果能證明,凡是比某一個正整數大的任何偶數都能像這樣,表示成一個素數加以兩個素數相乘,或者表示成一個素數加上一個素數,就算證明了“1+2”。
如果能證明“1+1”,就基本上證明了命題A,也就是基本上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等到那時,哥德巴赫猜想就該叫哥德巴赫定理了。——人們已經為此奮鬥了將近240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