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天王

姓名: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
性別:男
國籍:瑞士
生日:1981.08.08
出生地:巴塞爾(瑞士)
常住地:奧伯韋爾(瑞士)
身高:6英尺1英寸(1.85米)
體重:177磅(80公斤)

輝煌戰績
贊助商:NIKE
球鞋:Nike Air Vapor IV
球拍:Wilson [K]Six-One Tour
握拍:右手
轉入職業時間:1998年
現世界排名:1 (2004年2月2日至今)
單打最高排名:1
雙打最高排名:24
單打冠軍頭銜:52
雙打冠軍頭銜:7
2007年迄今戰績:64勝8負
職業生涯總戰績:547勝133負
職業獎金:$36,007,078

在美網男單決賽以7-6(4)/7-6(2)/6-4擊敗德約科維奇之後,費德勒捧起了自己的連續第四個美網桂冠,同時亦是自己的第12座大滿貫冠軍,離追平桑普拉斯的紀錄只有兩座之遙。

賽後費德勒說:“對於我來說,溫網永遠是第一位的,當然在紐約美網也伴隨著我這些年的成長,美網是我心裡第二重大的賽事,尤其是當我在2005年與阿加西打了那樣一場著名的決賽之後,我更加由衷的喜歡美網。我意識到這裡是最大的賽場,能容納2萬4千名球迷的主體育場,在這裡想要贏得冠軍非常艱難,在我早期參加美網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受到這些。能夠多次連續獲得溫網和美網的冠軍讓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費德勒沒有刻意去迎合紐約的球迷,美網雖然非常現代、非常重要、非常時尚,但是做為一個保持著“老牌”作風的球王,他依然把溫網的草地看做是自己第一重要的賽事,也許是因為他童年的夢想,也許是因為費德勒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就是在那裡拿到的。初戀的感覺總是讓人難以忘記,2003年溫網第一次拿到大滿貫冠軍流下幸福的淚水的費德勒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接下來的幾年裡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連續10個大滿貫賽事進入決賽,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均拿到三個大滿貫冠軍,2003年溫網之後只錯過了2003年美網、2004年法網、2005年澳網、2005年法網、2006年法網和2007年法網6個大滿貫冠軍,費德勒實現了溫網5連冠、美網4連冠、澳網4年裡拿到3個冠軍,連續四年溫網+美網背靠背冠軍。從2003年溫網費德勒初次品嘗到大滿貫冠軍的滋味以來,只有納爾班迪安在03年美網、庫爾滕在04年法網、薩芬在05年澳網、納達爾05-07年法網阻止過費德勒瘋狂的奪冠腳步。

談到紀錄的時候費德勒說:“坦白說,我現在自己也開始計算紀錄的事情了,一開始我能感受到許多壓力,因為當時我拿的大滿貫數量不夠多,現在當我距離紀錄(桑普拉斯14個大滿貫)越來越近的時候,我想到我還只有26歲,我越來越相信自己可以打破這個紀錄了。”費德勒在打破前輩紀錄的時候,還在不斷的締造新的紀錄,而更恐怖的是,人們還不知道誰能夠阻止費德勒繼續拿到大滿貫的腳步。

費德勒並不是一個早熟的天才,他在22歲拿到2003年的溫網冠軍之前他在大滿貫賽事中最好的戰績僅是兩次8強,有6次大滿貫賽事首輪出局的經歷,但是正是這些早期大滿貫賽事的“挫折教育”讓費德勒在2003年完成頓悟之後更加珍惜自己的機會,珍惜自己的身體,更加懂得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對網壇的統治。費德勒從拿到第一個大滿貫冠軍之後,面臨的對手依然強悍,有年少成名的薩芬、休伊特和羅迪克,有曾經對陣自己5連勝的納爾班迪安,有經驗豐富的老將阿加西、庫爾滕、亨曼和莫亞等人,隨後的幾年裡還有中生代達維登科、岡薩雷斯、尤茲尼、羅布雷多、柳比西奇等人的衝擊,還面臨著納達爾、穆雷、加斯奎特、德約科維奇、巴格達蒂斯和安西奇等新青年的挑戰。

時間走到2007年除了在紅土上實現法網三連冠和割據勢力的納達爾,對費德勒硬地霸權形成衝擊最大的就要數德約科維奇了。德約科維奇07年澳網不敵費德勒止步16強,07年法網半決賽不敵納達爾無緣決賽,07年溫網半決賽因腳傷1-1之後退賽不敵納達爾,07年美網闖進決賽,在前兩盤兩費了7個盤點之後遺憾的不敵球王費德勒。德約科維奇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大滿貫賽事,在2萬4千名球迷面前打球難免有點壓力,但是我還是很享受這個過程。費德勒諸多強大的要素中還包括他的意志力,他是世界第一,他是在每一個賽事每一塊場地都可以做得非常好,他無疑面臨著許多的壓力,但是看到他化解這么多的壓力的確讓人很驚訝,他非常有天賦,並且很好的利用了這些優勢,而且他還非常努力,他打出的就是不可思議的網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