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創建於2001年,是一所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藝術等七個學科門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財經類獨立學院。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人;校園使用土地面積為152.8畝、另有164畝正在開發;校舍建築面積80607平方米。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2001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4年1月獲教育部首批確認為。學院在確保學生完成本科基本教學計畫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針對社會人才需要狀況和學生特點,加強實踐環節教育,並注重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模擬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鼓勵與幫助學生參加各種從業資格考試和外語水平測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設立科研基金,鼓勵並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2001年,經貴州省教育廳同意成立,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定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

2004年,獲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

2011年,貴州省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為正縣級事業單位;

2012年,學校更名為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基本內容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2001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4年1月獲教育部首批確認為。

基本概況: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1月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設有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政學、統計學、工程管理等本科專業25個,截止到2011年11月22日在校學生為8445人。有相對穩定的專任教師350餘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占50%左右。

學院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本樹立服務意識,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為特點,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財經管理類及計算機、法律類的套用型人才。

學院在確保學生完成本科基本教學計畫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針對社會人才需要狀況和學生特點,加強實踐環節教育,並注重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模擬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鼓勵與幫助學生參加各種從業資格考試和外語水平測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設立科研基金,鼓勵並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學生按教學計畫完成學業後,頒發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學院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注重大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學院的體育活動和各種校園文化生活生動活躍、豐富多彩、成績斐然。學校田徑代表隊已經連續十屆取得貴州財經學院校運會團體第一。此外,還有不少文體活動在省內和校內取得好成績。2004年商務學院黨總支獲得了高教工委授予的“貴州省屬高校先進黨總支”稱號。

辦學條件

辦學特色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實施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宗旨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厚德、博學、篤行、鼎新的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德才並重的育人標準;確定專博結合﹑和諧發展的培養規格;強化注重素質﹑突出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行素質拓展工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英語﹑數學﹑計算機等基本技能,並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等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成為有創新精神的“四有”人才。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元月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設有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市場行銷、物流管理等本科專業13個,在校學生3815人。學院位於貴陽市北郊植物園側,坐落在松濤綠蔭之中。基本辦學條件為:使用的土地面積為152.8畝、另有164畝正在開發;校舍建築面積80607平米,其中包括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和衛生設施齊全的宿舍、食堂等;有相對穩定的專任教師190餘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占50%左右;與母體學校——貴州財經學院共享圖書資源。

學院以學生為本樹立服務意識,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創業精神為特點。

教學成績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管理,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全員質量意識,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與提高。

學校注重大學生素質教育,積極建設校園文化,開設人文、科技選修課,開展各種知識、技能比賽等活動,常年舉辦“人文論壇”、“經濟論壇”、“科技論壇”,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素質的提高。

學校通過學科建設積極帶動教學、科研工作,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69項,其中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基金、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農業部以及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科技廳和教育廳科研項目;在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獲獎項數均居省內高校前列。

專業學科

行政管理、市場行銷、法學、統計學、音樂學、勞動與社會保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審計、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漢語言文學、會計學、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工商管理、財政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

學院在確保學生完成本科基本教學計畫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針對社會人才需要狀況和學生特點,加強實踐環節教育,並注重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模擬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鼓勵與幫助學生參加各種從業資格考試和外語水平測試;組織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基礎課程的專門補習,提高學生基本素質;設立科研基 金,鼓勵並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學生達到有關要求,由貴州財經大學授予學士學位證書。2005年畢業學生429人,其中獲得經濟學、管理學學士、法學學士401人,學位授予率為93.47% 。就業率達92.68%。

學校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黨團組織和管理人員運用新思路、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如在貴州省高等學校中率先實行了“把學生黨支部建在公寓,把團支部設在樓層,把文化活動開展在學生社區”的“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試點,通過實踐、摸索,形成了“堡壘建在公寓”的新時期的黨建工作經驗。貴州省各級領導都親臨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指導並提出寶貴的意見,認為這為高校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與參考。貴州電視台、《貴州日報》、《當代貴州》、《思想政治戰線》等多家媒體也對此作了報導。

學院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成績斐然。學生田徑代表隊已連續五屆取得貴州財經學院校運會團體總分第一。此外,還有不少文體活動中在省內和校內取得好成績。2004年商務學院黨總支獲得了高校工委授予的“貴州省屬高校”先進黨總支稱號。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金融經濟系
金融學、保險學、 投資學 、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統計學
會計系
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
公共管理系
勞動與社會保障 、行政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
人文與法學系
漢語言文學、法學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管理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工程管理
外國語系
商務英語、日語
基礎教學部
馬克思主義、體育、基礎教學3個教研室

(表格參考信息來源

錄取情況

錄取分數線

文科理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錄取批次
2013 - 451 - 4
2013 497 451 405 本科3批
2012 466 451 436 三批
2011 436 424 412 三批
2010 447 427 407 三批
2008 481 436 391 三批
2006 487 485 483 三批

錄取分數線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0.3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2006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3年4004505003505502013●最高分:497分●平均分:451分●最低分:405分

各專業設定及分數線

2013年 文科理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

具體專業 平均分 最高分 錄取批次
會計學 466 466 第二批
經濟統計學 495 495 第二批
金融學 482 482 第二批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79 479 第二批

各專業設定及分數線

專業歷年分數線

專業歷年分數線

師資力量

惠水校區示意圖惠水校區示意圖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有相對穩定的專任教師500餘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占50%。其中教授100人、副教授185人;博士61人、碩士300餘人;貴州省省管專家15人、優秀中青

年科技人才2人、國務院及貴州省政府津貼獲得者13人;碩士生導師8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校級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41人;有國家、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國家及省級優秀教師若干人。學校聘有數十位海內外知名的經濟、管理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2004年,中國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接受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聘請,出任學院名譽院長。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已建成7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校級重點學科和2個重點扶持學科,形成了在省內具有優勢的經濟、管理類學科群和科研力量。學校現有35個本科專業,有2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合作交流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截止2014年11月,先後與武漢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大學建立了人才培養的合作關係,同時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富樂敦大學、霍普國際大學、奧克蘭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日本大坂經濟大學、東京經濟大學等保持長期的教學科研合作,並加入了亞太大學聯盟

科研平台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建有貴州省唯一的省級經濟、管理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學校通過學科建設積極帶動教學、科研工作,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69項,其中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基金、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農業部以及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科技廳和教育廳科研項目;在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中,獲獎項數均居省內高校前列。

學術資源

截止2014年11月學校與母體學校——貴州財經大學共享圖書資源。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陳光能,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黨委書記,主要從事高校黨建和行政管理工作。

院長、黨委副書記:週遊,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博士,教授。

常務副院長:戴亮,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黨委副書記:徐梅,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黨委副書記,碩士。

副院長:林文,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民建貴州省委維權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機構設定

院長辦公室

書記辦公室常務副院長辦公室

副書記辦公室

副院長辦公室

副書記辦公室

黨政辦公室

黨總支辦公室

教務辦公室

團委

學生管理辦公室

財務辦公室

思想政治辦公室

招生就業辦公室

評估辦公室

網路辦公室

錄取規則

1、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執行教育部規定的“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並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統一組織下進行錄取。

2、按照理工、文史分類錄取。

3、錄取批次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本科第三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本科三批投檔線。

4、投檔比例按照招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投擋比例執行。

5、對非第一志願考生無分數級差要求,錄取按照志願優先方式,依次錄取。

6、對進檔考生的錄取不設定專業分數極差,按照專業志願依次錄取。同一志願內按照考生的考分高低,所報專業體檢是否受限及綜合素質給予安排。

7、同等志願順序且總分相同時,優先錄取數學、英語成績高的考生。

8、錄取中執行省級招生委員會制定的各項加分政策。

9、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原則上按考生志願順序、考分高低、綜合素質給予安排。

10、新生入學後,將在三個月內對所有新生進行全面複查,複查合格者依法取得學籍。複查不合格者,學院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經查實屬弄虛作假者,取消入學資格。

11、按規定完成學業後,頒發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貴州財經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學校文化

校訓

●厚德 、博學 、 篤行、 鼎新

修身養性,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勵學善思,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才幹;知行統一,投身事業和社會實踐;開拓進取,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要求。

校徽

學校校徽學校校徽

院標沿用“貴財紅”作為底色,象徵著貴州財經大學的文化傳承,中間一個

簡明清晰的篆體“商”字,沿用貴州財經大學“儒魂商才”之“儒商”,也象徵“商務學院”“商”之內涵,同時凸顯我院“經管特色鮮明,商科優勢突出”的辦學理念。標識造型簡潔、大氣莊重、古雅清晰、韻味悠長、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很強的識別性、穿透力和傳播感。圖示左右對稱,符合公眾審美要求,預示2001年成立的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隨著母體學校從貴州財經學院到貴州財經大學的歷史性轉變又站在新的起點上,為貴州經濟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符合“兩有一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用型人才。

院長寄語

在貴陽的後花園,緩緩流淌的蒙江水匯聚了睿智的思想,蔥鬱雄壯的九龍山釋放出仁德的光芒。一曲“好花紅”唱進了人民大會堂,素有“中國黑糯米之鄉",得惠於水的城市,孕育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在這青山為伴,溪水環繞的校園裡,全體教職工同心同德,負重致遠,為建設全國一流的獨立學院而不辭辛勞。

學院以博大的胸懷,開拓的思想,良好的學風,先進的教育教學及實踐環境,成就一代又一代“儒魂商才",讓德才皆備的學子從這裡揚帆起航,實現我們的學子夢、儒商夢、中國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