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嶼陳氏

貴嶼陳氏

中華陳氏,自陳國國君胡公滿開始,“潁川”為中華陳氏之標榜。貴嶼陳氏創鄉於宋代,為潮陽陳氏主要聚居地。

簡介

潮陽貴嶼陳氏祖祠位於貴嶼鎮華美社區老寨前,臨練江邊,祠堂大門兩旁立石鼓,屋脊塑龍頭,三山門匾額書曰“陳氏祖祠”,背書“潁川世澤”。

宋嘉定三年(1210年),莆田知縣陳仲徽(通直公)遷居貴嶼城門頭內,創華美鄉,為貴嶼陳氏始祖。今貴嶼陳氏後裔遍於大陸東南沿海城市、東南亞諸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亦多知名人士。

我貴嶼陳氏一族,乃通直公後裔,祖因知莆田縣事,而出仕福建,至宋嘉定年間遷來貴嶼,所以通直公是貴嶼陳氏的始祖,明代南祖、北祖同登黃門侍郎,明世宗封為“黃門世家”,故“莆田世澤,黃門家風”,成為我鄉祖祠的通用聯對,黃門世家”成為我陳氏祖祠的顯眼標識。

貴嶼陳氏自古便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初八為貴嶼陳氏祖祠的祭祖日,這一日無論旅居海外的裔孫還是本鄉的陳氏後人都會到陳氏祖祠祭拜陳氏歷代先祖,以永銘鄉土、鼓勵後代子孫努力建置家園,開拓創業,興學育才,文明進取,此乃尊祖之實也。

陳氏先祖

始祖通直公

通直公,名仲徽,字致廣,號通直。公於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中舉人,連登進士及第,授福建莆田縣正堂,嘉定二年入潮,愛山水之勝,擇桂山之麓居。公生於宋孝宗乾道乙酉年三月二十五日午時,住閩興化府莆田縣打鐵街石獅巷三號(今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宋寧宗二十年正月初八通直公仙逝,葬於貴山都橫山,號“犀牛望月”。娶吳氏,敕封孺人,號孟懿,生於宋孝宗丁亥六月初八日辰時,終於宋寧宗乙亥年九月十八日未時。子一:二封。

陳氏先賢

陳仲徽:字致廣,號通直。進士出身,授福建莆田知縣,宋嘉定二年(1209年)與潮陽知縣張如愚游貴嶼,次年遷居貴嶼,為貴嶼陳氏一世祖。

陳震之:宋理宗紹定二年授進武校尉。貴嶼陳氏三世。

陳南科:明正德九年中二甲進士,授南京戶科給事中、黃門侍郎,封號“ 立朝鳳載”,《潮陽縣誌》稱其不畏權貴、有遠見。 貴嶼陳氏十二世。

陳北科:明正德六年中二甲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湖廣按察使、大理寺少卿、黃門侍郎,封號“ 紫閣名臣”,《潮陽縣誌》稱其‘職居掖署,亦兼內直’,每逢議政,皆切中時弊,且辨事公正,遂得朝中大臣佩服。 貴嶼陳氏十二世。

陳一儲:明嘉靖二十二年中舉人,授福建漳浦教諭。政教有聲,昇平和縣知縣,愛民如子。時有賊首王槿踞險作亂,一儲暗中先招降其同夥,之後誘捕之,政化大治。福建撫官陸北川表彰他的功績,檄旌功載《漳州府志》。貴嶼陳氏十四世。

陳欽宸:明萬曆元年中舉人,初任新會縣教諭,後任光化縣知縣。在光化時,有豪強迫害孤弱,事被揭發,以千金行賄,欽宸斷然拒絕,並將富豪逮捕法辦。欽宸鋤強除弊的事跡很多。此外還倡修文廟、岳祠,刊刻《杜子美全集》等。任滿歸家時,當地士紳立碑表彰他“ 廉介第一”。 貴嶼陳氏十四世。

陳嘉年:清嘉慶十四年中己巳科進士,授直隸武德將軍。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秀升:清光緒年間貢生,官任福建長樂知縣後辭官回鄉創辦界河國小堂、界河學堂(今貴嶼中學),民國初年任潮陽勸學所所長、六都學堂總教習,同鄭浩、郭經被譽為“潮陽三學士”。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耀衢: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赴暹羅(今泰國)謀生,至光緒三十一年成為曼谷等地公認的僑領之一。宣統元年(1909)在曼谷參加同盟會,民國10年陳耀衢帶募款180萬銀元回國捐助國民政府民國,十五年當選出席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代表全體暹羅華僑向中央政府捐獻水陸飛機一架,又代表旅暹潮陽同鄉會向中央政府捐獻陸上飛機一架,深得國民政府嘉獎,特頒給 特等獎章。曾在家鄉創辦界河、養正、桂山、篤光四所學校,歷任國民黨駐暹總支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評議委員、國民政府簡任官、旅暹廣東同鄉會副理事長等職。孫中山先生稱他“熱心黨務”,還親題一聯贈陳耀衢:“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人物篇

陳仲徽:莆田縣知縣,貴嶼陳氏始祖。

陳震之:進武校尉,貴嶼陳氏三世。

陳伯年:承事郎,貴嶼陳氏十世。

陳南科:南京戶科給事中,封號“ 立朝鳳載”,貴嶼陳氏十二世。

陳北科:大理寺少卿、黃門侍郎,封號“ 紫閣名臣”,貴嶼陳氏十二世。

陳應奎:會試副榜、授貢士,貴嶼陳氏十三世。

陳應楷:會試副榜、授貢士,貴嶼陳氏十三世。

陳前川:諸城縣知縣,貴嶼陳氏十三世。

陳一儲:平和縣知縣,貴嶼陳氏十四世。

陳欽宸:光化縣知縣,貴嶼陳氏十四世。

陳達衢:通道縣知縣,貴嶼陳氏十五世。

陳振翮:廉州府教授,貴嶼陳氏十五世。

陳君恩:江浦縣知縣,貴嶼陳氏十五世。

陳夫銓:海寧縣知縣,貴嶼陳氏十六世。

陳遷鶴:翰林院侍讀兼左春坊、奉正大夫,貴嶼陳氏十七世。

陳學亭:宣武大夫,貴嶼陳氏十八世。

陳嘉年:直隸參將,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大來:英德縣教諭,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綸開:碣石衛右營守備,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綸會:壽安縣教諭,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雄略:亞元、武略騎尉,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紀瑞:亞元、揚州衛左營千總,貴嶼陳氏二十世。

陳鳴陽:渚州知州,貴嶼陳氏二十一世。

陳應時:香山縣教諭,貴嶼陳氏二十一世。

陳吉祺:博羅縣教諭,貴嶼陳氏二十二世。

陳正開:四會縣教諭,貴嶼陳氏□□世。

陳秀升:長樂縣知縣、潮陽勸學所所長,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耀衢:國民政府簡任官,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堅夫:潮陽縣縣長,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鴻藻:上海市華僑聯合會秘書長,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興勤:泰國波·乍侖攀集團董事長,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式金:南美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嶼陳氏二十四世。

陳 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貴嶼陳氏□□世。

陳孟中:廣州體院教授、上海朱復戡藝術研究室研究員,貴嶼陳氏二十五世。

陳開慶:上海市國安局處長,貴嶼陳氏二十五世。

陳英實:泰國中華總商會副秘書長,貴嶼陳氏二十五世。

陳亨廷:泰華進出口商會名譽理事長,貴嶼鎮陳氏二十五世。

陳廷雄:美國加州大學博士、香港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貴嶼陳氏二十五世。

陳繼元:微生物學、醫學雙博士,貴嶼陳氏二十五世。

陳自強:美國高能物理學博士、教授,貴嶼陳氏二十五世

陳億同:黃埔軍校第十三期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炮兵團長,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振鳳:通城一中校長、全國勞動模範,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自強:美國高能物理學博士學位,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桂光:廣州市公安局處長,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吉生:江西省地礦局宣傳處處長,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聲華:惠陽地區文化局局長,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開澄:肇慶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一華: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森華:美國紐約大學醫學博士、芝加哥軍事醫院顧問,貴嶼陳氏二十六世。

陳新淦:廣東體育科學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小旭:河北省石家莊市副市長,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友德:肇慶市公安局紀委書記,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國進: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庭長,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新良:汕頭市教育學院院長、黨委書記,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佐輝:廣東省民族樂團團長,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忠光:香港大學工商行政管理學院博士,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文杰:美國加州大學博士,貴嶼陳氏□□世。

陳開成:汕頭市安監局局長,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紅雄:財政部駐廣東省專員辦監察專員,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志升:廈門大學管理學博士、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嶼陳氏二十七世。

陳仲智:美國洛杉磯東國醫科大學博士,貴嶼陳氏二十八世。

陳仲璜: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工程博士,貴嶼陳氏二十八世。

陳桂標:揭陽市氣象局局長,貴嶼陳氏二十八世。

陳創生: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巡視員,貴嶼陳氏二十八世。

陳渭澤:清華大學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貴嶼陳氏二十八世。

陳錦濱: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貴嶼陳氏二十九世

陳偉坤:中科院信息與計算機系博士,貴嶼陳氏二十九世。

陳宇勇: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博士 貴嶼陳氏三十世。

陳氏輩序表

貴嶼陳氏 貴嶼陳氏

貴嶼陳氏老輩序自十二世起(含十二世)詳情見圖

世正以啟宏,仕奕伯淑爾;

克昌光世德,廼懋慶元年。

新輩序自二十世起(含二十世)

族表:

大宗維翰,長發其樣,南國是式,載錫之光。

永言孝思,介爾昭明,世德作求,福祿來成。

克定厥家,為章於天,有命既集,君子萬年。

書表:

中華建統,景運煥新,欽崇正教,紹述先民。

文治開化,至道同仁,育材興學,康樂和親。

創垂綿繼,卓立秉均,武威安遠,英達鹹遵。

陳氏祠堂

陳氏祖祠

陳氏祖祠時思堂 址在貴嶼鎮華美老寨前,臨練江邊,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坐東向西(偏北),後三間格局。明嘉靖十六年(1537)改擴建為現格局,三廳兩天井,左右龍虎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建築面積731平方米。三山門匾額書“陳氏祖祠”,背書“潁川世澤”。中廳南北牆兩側有六條護樑柱,為產於川貴原始森林的楠木,長短二規格,當地稱為“蓄地牧”,實為古時官話“鐵地木”(象鐵一樣堅實的木料)的諧音,此六根楠木為明嘉靖帝御賜大理寺少卿陳北科。北科歷經一年余從水路運回家鄉建祖祠之用,極為珍貴。祖祠於1986年、2009年兩次重修,保持原有規模格局。

陳氏家祠

陳氏家祠厚本堂 即長房祠,址在貴嶼鎮華美,始建於民國24年(1935),坐北向南,建築面積593.6平方米,三廳兩天井。三山門上匾額書“陳氏家祠”,背刻建祠記。解放前曾為鄉辦校址,名曰:“養正學校”。幾經滄桑,1989年由旅港同胞陳英彬等倡議,捐資修建,恢復舊制。於祠中創辦第一所公辦幼稚園“東山幼稚園”。為活躍鄉村文娛生活,成立華美“和音樂社”。祠堂作為培養潮樂接班人的訓練基地。

陳氏家廟

陳氏家廟承思堂 即二房祠,址在貴嶼鎮華美下門閭寨前,臨練江邊,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坐東向西(偏北),入門官廳。一天井二龍虎天井,左右前後俱有廊廳。建築面積285平方米,前面埕135平方米,有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南京戶科給事中陳江之旗桿夾一副,三山門匾額書“陳氏家廟”,背書“黃門舊家”。祠堂內有南京戶科給事中、黃門侍郎陳江的“進士”牌匾;明嘉靖帝御賜給進士陳江的“立朝風裁”牌匾;直隸參將、武德郎陳嘉年的“進士”牌匾;武略騎尉陳雄略的“亞元”牌匾等古文物,承思堂歷代作為鄉學“桂山學堂”,明、清時期幾經修葺。1986年重修。結構保留明代建築特色。

陳氏家廟

陳氏家廟篤慶堂 即三房祠,世稱“落山虎”。址在貴嶼山西麓。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春月,1985年夏重修。建築面積580平方米。祠背靠後山,坐東向西,近臨練水,遠眺鐵山。祠系入門官廳,左右龍虎井。重檐式三山門亭。三山匾額書“陳氏家廟”,背刻“莆田衍澤”。官廳正中懸掛明嘉靖皇帝封賜陳洸御匾“紫閣名臣”。堂上恭列梅圃祖,大理寺少卿、吏部給事中陳洸(世稱北科),平和縣令,通道縣令,魯山縣令等先祖名牌位。

貴嶼陳氏祖居地

貴嶼陳氏祖居地為貴嶼鎮華美社區, 華美社區一姓陳,由陳仲徽於宋嘉定二年(1209)應同年、潮陽知縣張如愚之邀遊興仁鄉貴嶼,翌年即舉家遷創於貴嶼城門頭內(即今之華美)。社區位於練江之畔,距潮陽城區西26公里處、貴嶼鎮西南部,北接北林,東連鳳港,南至西與玉窖、南安毗鄰。社區現住人口2.5萬人,總面積4.79平方公里,是貴嶼鎮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聚落呈帶狀,老式住宅多為貝灰泥木結構平房,近30年來,經濟蓬勃發展,新辟的寬闊街道縱橫交錯,道路兩旁新建的商住樓整齊劃一。

華人華僑

旅泰同鄉會 旅泰同鄉會

截止到2008年,祖籍華美村(僅算由本村遷移)的旅外華僑華人約10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高棉、法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

網路平台

百度貼吧

百度一下:貴嶼華美吧

非正式標識 非正式標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