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勝於能力全集

責任勝於能力全集

《責任勝於能力全集》是2009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風。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就職演講呼籲:這是個要負責的新時代,這個時代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要擁抱責任!

老闆:怎樣提升員工的責任感?員工:我怎樣做才能有責任感?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

內容簡介

責任心是把一座道德大廈連線起來的鋼筋,如果沒有這種鋼筋,人們的善良、智慧、正直、愛心和追求幸福的理想都難以為繼,人類的生存基礎就會崩潰,人們就只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中嘆息;責任心是人生中最積極的態度,是珍重自己、關愛他人、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表現;一個人的責任心如何,決定著他的成敗。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心,即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績來。

責任心是金。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他的生命就會閃光;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他就擁有了至高無上的靈魂;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他在人心中就如同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動;一個人有了責任心,世界才會變得更精彩、更迷人!

人人都有責任心,是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保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都與責任相聯結,都必須通過履行責任來體現,來升華。每個人只有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社會才能進步;每個人只有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社會才能和諧。

目錄

第一章 三思而後言,意味著一種責任

1. 當心禍從口出

2. 切忌口出狂言

3. 說話別逞口舌之快

4. 別說他人是與非

5. 話說三分留餘地

6. 直言直語易傷人

7. 說話時警惕忌諱之言

8. 酒後不要亂說話

9. 說話時不要針鋒相對

10. 傾吐心事要三思

11. 把好口風,找準分寸

12. 一定要把話說到點子上

13. 別把不滿掛在嘴上

14. 說話忌傷他人自尊心

................

試讀章節

第一章 三思而後言,意味著一種責任

1. 當心禍從口出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當然,這需要你不斷地去改造自己。

禍從口出絕非戲言。古往今來多有例證,有張嘴不能想說就說,凡事還應該多多思考,話到嘴邊留半句,千萬不要太隨便,許多災難就滋生於此。說話傷人其實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其後果是既對自己不負責任也對別人不負責任,結果是首先傷了自己。下面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有一天,釋尊帶著阿難到王舍城內托缽後,走出城外。他們看見一個巨大的深坑,這是城內居民傾倒大小便的糞坑,雨水和髒水混入,臭氣衝天。其中有一條生有許多手腳的小蟲。它從遙遠處就看見佛來,不斷從臭水中抬起頭來,淚水直流地仰望著佛陀。釋尊見它那悲悽狀,忍不住從憐恤的眼神里,透著悲哀,此時,一切反應都看在阿難的雙眼裡。

佛返回靈鷲山後,阿難鋪好座墊,佛靜靜地坐著。阿難代表大家向佛打聽剛才看見小蟲時,為什麼會如此難過?世尊說:“阿難,你們仔細聽著。現在讓我談談它的前後因緣。”佛陀開始談起往事。

很早以前,有一位婆羅門,建造寺廟。供養許多僧侶,有位大施主供養了他們許多上好的食品。一天,適逢一群雲遊和尚來訪。該寺的主持本該把這些食品拿出來招待他們,但他卻覺得為了這一群不速之客,把供養品端出來未免實在可惜,因此就藏了起來。當來訪的和尚知悉此事後,就責問他說:“你為什麼不讓我們吃那些奶製品呢?奶物是施主供養的,現在住在寺廟的人,應該不分彼此,都能夠分享才對。”主持受到責備後,很是憤怒,以至失去自製心,破口大罵道:“你們這些該死的好閒之徒,應該去喝廁所的髒水,根本沒有資格享受這些美食。”沒想到,這位主持因為妄開惡口。終有惡報,後來他就投生在廁所坑裡了,也就是王舍城外那條小蟲。

他只是說了一次惡言惡語,就飽嘗如此痛苦。

雖然這只是一個佛家的故事,但卻說明了“禍從口出”的道理,妄開惡言會惹火燒身,因此不能等閒視之,對人必須言談溫和。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