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替代研究

貨幣替代的理論研究第一節 貨幣替代的經濟影響第一節 貨幣替代的政策含義第一節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獻概覽
第二節 主要貢獻和結論
第三節 本書章節安排和寫作方法
第四節 定義性說明
第二章 貨幣替代概述
第一節 貨幣替代的含義
第二節 貨幣替代的分類
第三節 貨幣替代的決定因素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貨幣替代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貨幣服務的生產函式理論
第二節 貨幣需求的邊際效用理論
第三節 貨幣需求的資產組合理論
第四節 貨幣的預防需求理論
第五節 各種貨幣替代理論的評價與爭論
第六節 我國貨幣替代問題所適用的理論
第七節 本章小結
附錄3.1貨幣服務的生產函式理論
附錄3.2貨幣需求的邊際效用函式理論
附錄3.3貨幣需求的資產組合理論
附錄34貨幣的預防需求理論
第四章 貨幣替代的經濟影響
第一節 貨幣替代對匯率的影響
第二節 貨幣替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第三節 貨幣替代對財政政策的影響
第四節 貨幣替代對財富水平和總需求的影響
第五節 貨幣替代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第六節 本章小結
附錄4.1匯率的放大效應理論
附錄4.2貨幣替代下貨幣信貸的擴張過程
第五章 貨幣替代的政策含義
第一節 反貨幣替代機制――“無行動區間”理論
第二節 反替代的貨幣政策及其有效性
第三節 反替代的財政政策及與其他政策的配合
第四節 靈活的匯率政策的重要性
第五節 其他防範貨幣替代的政策措施
第六節 國家間經濟政策協調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開放經濟下的貨幣替代及對中國的相關分析
第一節 世界範圍內的貨幣替代現象
第二節 對中國貨幣替代狀況的分析
第三節 防範替代風險的政策安排
第四節 本章小結
本書總結
參考文獻
圖表 目 錄
圖3-1我國GDP的增長情況
圖3-2我國商品進口和服務貿易的支付
圖3-3我國的對外投資狀況
圖3-4中美兩國短期利率比較
圖3-5我國的通脹率與人民幣匯率貶值率的比較
圖3-6資產間轉換的六種情況
圖4-1匯率的非系統性運動
圖4-2匯率的放大效應
圖5-1無行動區間理論
圖5-2克魯格曼的匯率目標區模型
圖5-3修正的克魯格曼模型
圖6-1若干拉美國家的通脹率與美元化程度
圖6-2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貨幣替代狀況
圖6-3人民幣匯率水平與貨幣替代的關係
表3-1邁爾斯理論的實證檢驗結果
表3-2對邁爾斯結論的重新檢驗
表3-3中美兩國短期名義利率比較
表3-4我國近年來的通脹率與匯率貶值率
表3-5資產轉換順序表
表4-1各國1960-1973年、1973-1978年間的鑄幣稅
收入
表4-2獲得高能外幣的鑄幣稅成本
表5-1匯率低估的反替代作用
表5-2利息收入所得稅的反替代作用(1982-1994年)
表5-3部分開發中國家的國外存款總量
表5-4美國的通脹率和世界貨幣供給增量
表6-1香港銀行體系存款總額中的外幣部分
表6-2調整後貨幣總量中的外幣部分
表6-3銀行體系資產負債中的外幣部分(調整後數據)
表6-4我國的貨幣替代程度估計(之一)
表6-5我國的貨幣替代程度估計(之二)
表6-6生息本外幣間的替代
表6-7生息外幣對不生息本幣的替代
表6-8我國貨幣替代的成因分析
表6-9我國的通脹狀況與實際利率水平
表6-10 我國近年來的財政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