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4

貨幣戰爭4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以國際儲備貨幣的戰略價值為中心,以美國、歐洲、亞洲三者之間的貨幣博弈為半徑,用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為線索,把各國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困境,有機地縫合成一張大國崛起的全景線路圖。中國的全球化不是歐美化,而首先應該是亞洲化。只有立足亞洲,中國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團結亞洲,中國經濟才能成功轉型;只有一個統一的亞洲貨幣,才能在國際上與美元和歐元分庭抗禮,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貨幣戰國時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以國際儲備貨幣的戰略價值為中心,以美國、歐洲、亞洲三者之間的貨幣博弈為半徑,用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為線索,把各國的歷史經驗和現實困境,有機地縫合成一張大國崛起的全景線路圖。

中國的全球化不是歐美化,而首先應該是亞洲化。

只有立足亞洲,中國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團結亞洲,中國經濟才能成功轉型;只有一個統一的亞洲貨幣,才能在國際上與美元和歐元分庭抗禮,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貨幣戰國時代!

作者簡介

宋鴻兵,國際金融學者,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概念——“貨幣戰爭”一詞的首創者,曾被美國《商業周刊》2009年11月刊評為“2009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貨幣戰爭》,引發全球關注,持續暢銷5年。“貨幣戰爭”系列著作壟斷中國財經圖書暢銷榜第一名多年,被譯成多國語言暢銷海外。2010年,“貨幣戰爭”一詞被各國政要、媒體廣泛引用,世界貨幣戰爭的爆發也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目錄

自序

2008年9月,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驚醒了人們對永久繁榮的幻夢,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來最為嚴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國政府紛紛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刺激和寬鬆的貨幣政策,試圖挽狂瀾於既倒,繼續維持原有的經濟成長模式,世界經濟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現了顯著復甦的跡象。

第一章 雄心初起,美元失敗的遠征

馬克投懷送抱,英鎊喜出望外

英國推銷貨幣“水變油”:外匯儲備呱呱落地

美元橫刀奪愛,馬克傍上了新大款

凱恩斯發現,美元正在顛復金本位

貿易結算,美元的側翼打擊

逼迫各國恢復金本位,美國欲“挾黃金以令諸侯”

金匯兌本位:流動性泛濫的根源

匯率衝擊波與法郎保衛戰

滑向經濟大裂谷,金錢權力的真空

第二章 攝政天下,剿滅英鎊割據

美國作為大英帝國全球霸權的終極挑戰者,卻將德國推上了與英國爭霸的第一線,自己則坐觀歐洲各國對耗實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將沉重的戰爭債務壓在歐洲的頭上,迫使各國傾其國庫所有,從而深陷美元債務泥沼。美國巧妙地利用了德國的戰爭賠款問題,將美元成功地植入了德國的貨幣體系,然後逐步滲透到其他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儲備中。

金本位崩潰,英鎊區割據自立

美聯儲險些解體,美元驚魂的48小時

三輪貨幣量化寬鬆,美國並沒有走出大蕭條

“我的命運,我自己操盤!”

被遺忘的美國崛起真相

乘人之危,美國豪奪英國資產

《租借法案》,庖丁解牛英帝國

布雷頓森林王朝:黃金弱君登基,美元攝政天下

對英鎊痛下殺手,美元無毒不丈夫

第三章 貨幣冷戰,拒絕美元就是拒絕和平

1931年英鎊擺脫了金本位的枷鎖,依託“帝國特惠制”,形成了強大的英鎊割據勢力,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非洲、北美洲、亞洲、大洋洲的遼闊的殖民地屬國,如果再把英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算進來,如北歐的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南歐的葡萄牙、希臘,中東的伊拉克,非洲的埃及,亞洲以及南美諸國,英鎊區的幅員之廣闊、人口之眾多、資源之豐富,構成了對美元世界霸權的嚴峻挑戰。

史達林拒絕美元,凱南起草冷戰檄文

金盧布與新經濟政策

蘇聯的發展模式之爭

德國給力,蘇聯工業化加速

盧布帝國的擴張

糧食困局,高速工業化的惡果

石油峰值,蘇聯跌向深淵

美元痛下石油匕首,盧布含恨魂歸西天

第四章 合縱連橫,歐洲貨幣的崛起與困惑

德國工業險遭“閹割”,羅斯福之死挽救了德國!

馬克變天,蘇聯變臉

煤鋼聯盟,歐盟與歐元夢想的搖籃

“歐洲之父”身後的“影子政府”

美元從稀缺到過剩,金權的天平向歐洲傾斜

歐洲美元,一片金融的新大陸

貨幣同盟:歐洲整合的起點,還是終點?

黃金大決戰

1971年美元“篡金自立”,建立美債帝國

第五章 東方欲曉,中日工業化的角力

盧布在列寧的新經濟時代,建立了金匯兌本位制,號稱金盧布。而到了史達林時代,盧布演變成了“計畫本位制”,它不再是一種主動參與商品交易的媒介,而是被動計量計畫經濟下“物物交換”的周轉量。

盧布援華,中國得到了蘇聯的“馬歇爾計畫”

大躍進與大衰退

人民幣的“物資本位”,再次遏制了惡性通脹的蔓延

工業化的變軌與加速:中國錯失了機遇

日本工業險遭“閹割”,麥克阿瑟大搞“土改”

“傾斜生產計畫”,帶來了煤鋼和通脹

道奇路線,日元投入美元帝國的懷抱

“國民收入倍增計畫”,日本工業化的變軌與加速

第六章 蛇形漸進,通往歐洲合眾國的歐元之路

禍起蕭牆,戴高樂下台;風雲急轉,歐洲整合提速

美債帝國開張不利,賣糧草“賠了夫人又折兵”

1973年10月,石油危機讓工業國家脫軌

歐洲匯率求穩定,美元浮動掀波瀾

“莫內圈子”解體,歐洲聯盟徘徊不前

再舉莫內精神大旗,“歐洲行動委員會”在行動

德洛爾委員會,歐洲貨幣聯盟的臨門一腳

兩條戰線:德國統一與貨幣聯盟

歐元帝國創世紀

第七章 債務驅動,美利堅盛世的脆弱

債務貨幣,經濟成長的“癌變基因”

“SDR替代賬戶”:不流血的金融政變

新自由主義,1%的富人的吶喊

沃爾克的貨幣“化療”,美債帝國轉危為安

借來的繁榮

美元的冰火兩重天

格林斯潘:金融市場的最後拯救人

信息革命,何以短命?

第八章 亢龍有悔,中國模式3.0的升級

“折騰”中的艱難起步

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一級火箭——農村工業化

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二級火箭——全球化

中國的兩大出口品種:商品和儲蓄

中國模式3.0:形成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三級火箭——農業的第二次工業化

創造就業,擴大市場規模的第二戰場

房地產是財富泡沫,還是經濟成長的支柱?

擺脫美元,人民幣需要“刮骨療毒”

第九章 戰國時代,地平線上的亞元

“中美國”的困境

2012之後的危險10年

誰能拯救歐元?

中國的近憂與遠慮

亞洲經濟共同體

建立亞洲美元市場:香港就是橋頭堡

亞洲貨幣同盟:亞洲貨幣基金(AMF)的戰略方向

人民幣,還是亞元?這是一個問題

美元、歐元、亞元的戰國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