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飲食與中醫調養

貧血的飲食與中醫調養

《貧血的飲食與中醫調養》為貧血患者(主要是缺鐵性貧血患者)提供了大量的藥物之外的保健措施和治療建議,主要包括:貧血與鐵、維生素、其他營養素的關係,適合缺鐵性貧血的營養原則、食物,強化鐵食品對貧血的作用,貧血中醫調養方法等,並著重介紹了維生素C對於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意義。既繼承了傳統醫學理論(包括藥膳相關理論),也彰顯了現代營養學及貧血臨床治療的精華,適合貧血患者及其家屬閱讀參考。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貧血的飲食與中醫調養
作 者:王興國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4月
ISBN: 9787509125045
開本: 16開
頁數:209 頁
裝訂:平裝
定價: 25.00 元

作者簡介

王興國,營養學副教授、副主任營養師,大連市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大連市預防醫學會營養與食品衛生委員會委員。 1993年.他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師從著名營養學家何志謙教授,是國內最早期的營養學本科畢業生之一。十餘年來,他一直在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從事臨床營養、營養學教學工作,並為推廣和普及大眾營養知識做著積極的奉獻。
朱耀寰,畢業於長春中醫學院醫療系,現為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中醫胃腸病,腎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對一些疑難雜症有其獨特見解和治療技術。

圖書目錄

第1章 帶您讀懂主要術語
貧血
缺鐵性貧血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生理性貧血
出血性疾病
缺鐵性貧血的階段性
口服鐵劑
血常規
血紅蛋白(Hb)

鐵的吸收率
血紅素鐵與非血紅素鐵
影響鐵吸收的因素
營養缺乏病
鐵缺乏
鐵儲存
鐵的推薦攝入量
飲食結構
維生素C
強化食品
加鐵醬油
血虛
血與氣
虛勞
辨證論治
藥膳
針灸
捏脊療法
按摩
自我身心調整
刮痧療法
第2章 帶您認識貧血
容易被忽視的貧血
什麼是貧血
貧血的表現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缺鐵性貧血是怎樣發生的
缺鐵性貧血診斷應該做什麼檢查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有關缺鐵性貧血的常見誤區
第3章 日常飲食指南
鐵與缺鐵性貧血
其他營養素與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營養原則
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物結構
改善缺鐵性貧血的食譜
最值得推薦的日常食品
貧血飲食誤區
第4章 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捷徑-補充維生素C
第5章 強化鐵食品與貧血
加鐵醬油
鐵強化麵粉
其他強化鐵的食物
第6章 中醫說貧血
血的生成與作用
血虛的原因、表現與治療
貧血的辨證與治療
第7章 中醫養生方法
巧用單味藥
藥膳
針灸
捏脊療法
按摩
刮痧治療血虛證
自我身心調整
其他
第8章 不同人群貧血速查
孕婦貧血
嬰幼兒貧血
青少年貧血
育齡女性貧血
老年人貧血
附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07)
……

序言

嚴格地講,貧血常常只是一個症狀,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除疾病(如一些出血性疾病或血液病)外,貧血的常見原因是飲食營養缺乏,如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就與飲食中鐵缺乏有很大關係。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貧血,都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如頭暈眼花、疲乏無力、體質低下、免疫力低下、勞動效率低下、兒童智力發育受損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一些類型的貧血,如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造成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正在迅速減少,甚至消失。不過,還有一些類型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下降並不明顯,甚至沒有減少。貧血在我國人群中普遍存在,其中尤以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發病率最高。據估計,全國約有2億人口患缺鐵性貧血。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2002)”,中國居民貧血患病率為20.1%,男性為15.8%,女性為23.3%。2歲以內嬰幼兒、60歲以上老年人和育齡期婦女貧血患病率較高,分別為31.1%、29.1%和1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