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投資槓桿

財政投資槓桿指國家把財政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和發展事業的支出,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調節手段。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資料歸私人占有,用於固定資產及發展事業的投資,國家只占很少一部分。1929年以來,資本主義世界普遍、經常的經濟危機,促使國家採用了凱恩斯國家干預經濟的主張,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用財政赤字進行投資,以緩和經濟發展中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國家把財政投資作為調節經濟手段的開始。

基本信息

特點

1.直接性。財政投資槓桿將財政資金直接用於國家急需發展的產業和部門上去,對產業結構的調控起著直接的作用。

2.引導性。財政投資屬於政策性投資,對社會資金的流向和產業結構的發展起著引導性作用。

作用

1.調控產業結構。財政投資槓桿對調控產業結構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又可以調整固定資產投資方向,對於保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限制一般項目和重複建設項目,推行國家產業政策有直接作用。

2.引導資金流向。在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條件下,財政投資槓桿不僅能直接調控產業結構,還可以通過財政投資的示範、引導作用,通過“非足額投資法”,將社會資金吸引到符合產業政策目標要求的方向,用於國家投資的配套和補充,以調控全社會的資金流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