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節坊

貞節坊

貞節坊,明代建築,位於慈城鎮尚志路4號,是明萬曆後期侍讀馮有經疏母節子朝受旌表而建,為馮母明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甲子舉人馮贊之妻劉氏立。

基本信息

簡介

貞節坊貞節坊
該坊單開間,面闊2.98米,柱高4.l2米,用高浮雕與透雕手法,技藝嫻熟,造型逼真。平板枋上刻卷草,下緣卷殺處刻蓮瓣紋。東面上額枋刻雙龍搶珠,中額刻字,下額雙枋為雙獅舞繡球,兩側各一龍頭。北面上額枋為丹鳳朝陽與卷草。下額枋西邊龍頭,中間為雙獅舞繡球,花板透雕卷草紋,平板枋上置六坐斗,中間二斗間為匾額上書“貞節”,作出一華拱,三象鼻假昂,上托另一枋,斗間置花板。
坊之北為一台門,俗稱馮太師房,台門頂部已經更動,但門側影牆仍是明代風格。這是一處明代萬曆後期的值得珍視的古建築研究資料。該牌坊是明萬曆時翰林馮有徑為其母劉氏立,是我市現存為數不多的貞節牌坊之一。坊單開間,面闊2.98米,柱高4.12米,用高浮雕,透雕工藝手法,層次分明,藝術性較強,平板坊上刻卷草和蓮瓣紋,南面上額枋上刻“蹊旌表嘉靖甲子科順天舉人,馮贊繼妻劉氏之門”,下額枋為雙獅舞繡球,二側各一龍頭。北面上、中、下額枋分別刻雙獅舞繡球,丹鳳朝陽與卷草。花板透雕卷草紋,坊之上匾額書“貞節”。坊之北原一台門,門之前有八字牆。全是磚砌,牆體為方磚斜砌上飾卷草套菱形紋,只剩殘跡。

研究價值

貞節坊為明代建築,系明萬曆年間侍讀馮有經“疏母節”於朝,受旌表而建,為馮母明嘉靖甲子舉人馮贊妻劉氏立。該坊單開間,面闊2.98米,柱高4.12米,用於高浮雕與透雕,技藝高超、造型逼真。平板枋刻卷草及蓮瓣紋。南上額枋刻雙龍搶球,中額刻字,下額雙枋透雕雙獅繡球兩側各一龍頭。北面上額枋為丹鳳朝陽與卷草。二柱間中一面作丁頭拱,平板坊上置六坐斗,中間二斗為匾額,上書“貞節”作出一華拱,象鼻狀。此坊北為唐式台門,俗呼“馮太史房”門頂改建。門兩旁有八字牆,方磚斜砌。一開間,蔭牆是明式風格,這是一處明萬曆後期值得珍視的古建研究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