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圖書館

象山縣圖書館有藏書4800冊,1984年,由縣人民政府撥款,旅日愛國華僑王家福先生捐資2萬美元,前身是通俗圖書館。

館情概況

象山縣圖書館的前身是通俗圖書館,1976年象山縣革命委員會發出象革[1976]43號檔案“關於建立縣圖書館的通知”,象山縣圖書館正式建立,設在縣文化館大樓一樓,有藏書4800冊,1984年,由縣人民政府撥款,旅日愛國華僑王家福先生捐資2萬美元,在縣城廣場路11號建造了縣圖書館大樓。2003年9月,縣政府又撥款在教育園區建造了新圖書館大樓,並且保留了老圖書館,實行新老兩館同時開放,2004年通過國家文化部,省、市評估,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圖書館規模

象山縣圖書館現有館舍面積6880平方米,藏書總量20萬冊,在編員工15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0人,占全館人數的70%,14人擁有圖書館專業技術職稱,其中有副研究館員1人,館員8人。
象山縣圖書館內設采編室、外借室、閱覽室、參考室、城區綜合服務部、信息技術部、少兒室、外語培訓中心、多功能報告廳等各個視窗,形成了象山區域特色、漁文化特色為主的藏書體系,全年365天對外開放,城區綜合服務部、電子閱覽室為滿足讀者需要實行晚上加班開放,每周開放72小時。

服務措施

象山縣圖書館堅持優質、文明、高效的服務理念,尤其重視現代化建設。1995年率先在采編流通部門實行計算機管理和開設電子閱覽室,是全省最早實施計算機管理和開設電子閱覽室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新老兩館同時開放後,縣圖書館又實施了網路互連、通借通還(老館借書可新館還,新館借書可老館還),全面提升了縣圖書館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全年可接待讀者能力達60萬人次以上,保證了讀者的借閱需求。

圖書室建設

象山縣圖書館十分重視鄉鎮、村落、社區、企業、軍營圖書室創建,近年來,幫助26個鄉鎮、社區、軍營村落創建圖書室,下鄉業務輔導150多次,幫助分類編目圖書20萬餘冊,培訓圖書室工作人員200餘人次,贈送圖書2萬餘冊,書架380節。在社區、村落創建圖書室的同時,幫助成立社區、村落讀書俱樂部,在社會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2005年9月,我館設立了流動圖書館,近10000冊圖書在爵溪街道“外來工圖書館”、丹西街道瑤琳社區圖書室、曉塘鄉“東海明珠”圖書室、西邊塘村“農民科技書屋”等巡迴流動,受到了當地讀者的好評,實現了我館“人人就近享受圖書館服務”的理念。
軍民共建工作更是18年堅持不懈,自1988年在500多米高的五獅山部隊設立軍人圖書流通站以來到現在,已開展了“一幫一”結對學習、網路計算機知識培訓,軍民互學競賽、學習型軍建設設等活動,讓軍人揚起了求知的風帆,先後有36人獲得中專以上文憑,有的考上軍校,有的考取律師證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解放軍報、浙江日報、寧波日報先後予以了報導。
象山縣圖書館積極鼓勵員工開展在崗學習文化和專業知識,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和業務能力,全館有多篇論文在全國、省、市級有影響的刊物上獲獎、發表。加強對文獻信息的深層次整理和加工,創辦“圖苑剪報”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在老圖書館開設外語培訓增強社會教育職能。

所獲榮譽

象山縣圖書館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已經在縣內形成了以縣圖書館為中心館,逐步實現各圖書館(室)之間資源共享,相互合作,圖書館事業科學、協調、均衡發展。1994年以來屢獲浙江省文明圖書館、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市擁軍先進單位稱號,在“全民讀書、終身教育”的時代正在發揮它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