讎正

語出:(1).校正。《新唐書·儒學傳序》:“帝又讎正五經繆缺,頒天下示學者,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俾久其傳。” 清 章學誠 《校讎通義·校讎條理》:“夫博求諸本乃得讐正一書,則副本固將廣儲以待質也。”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七章第三節:“ 乾 嘉 以還,學者多讎正 先秦 古籍,漸可得讀。” (2). 唐 代官名。掌校勘書籍。 宋 洪邁 《容齋五筆·詳正學士》:“ 唐太宗 時,命秘書監 魏徵 寫四部羣書,將藏內府,置讎正二十員。後又詔 虞世南 、 顏師古 踵領之,功不就。 顯慶 中罷讎正官,使散官隨番刊正。”

chóu zhèng ㄔㄡˊ ㄓㄥˋ
讎正(讎正) 
亦作“讐正”。 1.校正。《新唐書·儒學傳序》:“帝又讎正五經繆缺,頒天下示學者,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俾久其傳。” 清 章學誠 《校讎通義·校讎條理》:“夫博求諸本乃得讐正一書,則副本固將廣儲以待質也。”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七章第三節:“ 乾 嘉 以還,學者多讎正 先秦 古籍,漸可得讀。”
(2). 唐 代官名。掌校勘書籍。 宋 洪邁 《容齋五筆·詳正學士》:“ 唐太宗 時,命秘書監 魏徵 寫四部羣書,將藏內府,置讎正二十員。後又詔 虞世南 、 顏師古 踵領之,功不就。 顯慶 中罷讎正官,使散官隨番刊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