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焦

變焦

變焦是鏡頭的另一個重點在變焦能力。所謂的變焦能力包括光學變焦(optical zoom)與數碼變焦(digital zoom)兩種。兩者雖然都有有助於望遠拍攝時放大遠方物體,但是只有光學變焦可以支持圖像主體成像後,增加更多的像素,讓主體不但變大,同時也相對更清晰。通常變焦倍數大者越適合用於望遠拍攝。光學變焦同傳統相機設計一樣,取決於鏡頭的焦距,所以解析度及畫質不會改變。數碼變焦只能將原先的圖像尺寸裁小,讓圖像在lcd螢幕上變得比較大,但並不會有助於使細節更清晰。因此購買數位相機時,我們往往建議大家留意光學變焦的倍數。中端相機普遍都有3倍左右的光學變焦,不過也有具超長變焦功能的產品,例如10倍光學變焦的機種。


表現形式

呂叔湘先生把每句話中的強調重音稱為“焦點”。因說話人的意圖不同,其“焦點”也隨之變化。例如:
變焦焦距與視覺的關係
(1)我不知道他昨天干什麼了。(可能別人知道)
(2)我不知道他昨天干什麼了。(可能知道前天或今天)
(3)我不知道他昨天干什麼了。(可能知道別人)
從上例可以明確:同一語句,表達的“焦點”不同,其句意有著天壤之別。若接話人故意迴避原句的焦點部分,而回答非焦點部分,這便改變了原句意思,即改變了原句的焦點,用此法構成的幽默,我們稱之為“變焦”。具體有六種形式:
1、人物對象變焦。
2、時間觀念變焦。
3、方位地點變焦。
4、事件緣由變焦。
5、事件程式變焦。
6、事件結局變焦。
總之,“變焦”是聽者故意直接地改變原話從語境和邏輯上來說應該強調的重點,而抓住原話中不重要的某一點,給予具體、精確的回答,是答非所問式的回答,卻於差錯中見新奇,以乖謬寓情味。而“變焦”處恰是故事舉足輕重的“文眼”,直接關係到言語的格調、思想價值和情采效應。交際中運用得當的話,“鰾膠”的確是讓你語言出采的精妙手段。

光學變焦

變焦光學變焦
光學變焦英文名稱為OpticalZoom,數位相機依靠光學鏡頭結構來實現變焦。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方式與傳統35mm相機差不多,就是通過鏡片移動來放大與縮小需要拍攝的景物,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
光學變焦是通過鏡頭、物體和焦點三方的位置發生變化而產生的。當成像面在水平方向運動的時候,視覺和焦距就會發生變化,更遠的景物變得更清晰,讓人感覺像物體遞進的感覺。
顯而易見,要改變視角必然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改變鏡頭的焦距。用攝影的話來說,這就是光學變焦。通過改變變焦鏡頭中的各鏡片的相對位置來改變鏡頭的焦距。另一種就是改變成像面的大小,即成像面的對角線長短在的數碼攝影中,這就叫做數碼變焦。實際上數碼變焦並沒有改變鏡頭的焦距,只是通過改變成像面對角線的角度來改變視角,從而產生了“相當於”鏡頭焦距變化的效果。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鏡頭越長的數位相機,內部的鏡片和感光器移動空間更大,所以變焦倍數也更大。我們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數位相機,一般沒有光學變焦功能,因為其機身內根部不允許感光器件的移動,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這些“長鏡頭”的數位相機,光學變焦功能達到5、6倍。
如今的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大多在2倍-5倍之間,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體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數位相機擁有10倍的光學變焦效果。家用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在10倍~22倍,能比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東西。使用增倍鏡能夠增大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如果光學變焦倍數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距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位相機上,那么這台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的1倍、2倍、3倍、4倍變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

數碼變焦

變焦數碼變焦
[音:shumabianjiao]
數碼變焦,英文名稱為DigitalZoom,數碼變焦是通過數位相機內的處理器,把圖片內的每個象素麵積增大,從而達到放大目的。這種手法如同用圖像處理軟體把圖片的面積改大,不過程式在數位相機內進行,把原來CCD影像感應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處理手段做放大,將CCD影像感應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將畫面放大到整個畫面。
與光學變焦不同,數碼變焦是在感光器件垂直方向向上的變化,而給人以變焦效果的。在感光器件上的面積越小,那么視覺上就會讓用戶只看見景物的局部。但是由於焦距沒有變化,所以,圖像質量是相對於正常情況下較差。
通過數碼變焦,拍攝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數碼變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不過索尼獨創“智慧型數碼變焦”,據說該先進技術,可以使圖像在數碼變焦之後仍然保持一定的清晰度。
變焦變焦
一台數位相機的總變焦數計算如下:舉例索尼的F717光學變焦為5倍,而數碼變焦為2倍,所以最大變焦數為10倍。數位相機內的數碼變焦一般可以關掉。除此之外還有全新獨有的Sony智慧型變焦功能,可放大變焦拍攝,不會將微粒放大,令放大的影像也能保持原有的細緻質素。智慧型變焦因應不同影像尺寸的選擇,提供不同程度的強化變焦功能。有別於數碼變焦,智慧型變焦能保持畫質與原本影像相同。
數位相機的數碼變焦一般在6倍左右,攝像機的數碼變焦在44倍-600倍左右,實際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夠了。因為太大的數碼變焦會使圖像嚴重受損,有時候甚至因為放大倍數太高,而分不清所拍攝的畫面。如果變焦倍數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距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位相機上,那么這台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的1倍、2倍、3倍、4倍變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

使用技巧

變焦變焦後的精美照片
美國攝影家諾曼.羅思柴爾德在多年使用變焦鏡頭的實踐中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總結成以下10條提供給攝影愛好者參考。
1.利用長焦距對焦。使用變焦鏡頭時,正確的對焦方法是先用長焦距對焦後,再選擇合適的焦距拍攝;因為在長焦距時,被攝體的影像最大而景深最小,這就方便了準確對焦。在遇到逆光光線複雜的情形時,也有助於選擇適當的局部測光,而無需走近被攝體進行測光。在平時拍攝時,經常以一個中焦距或長焦距的變焦鏡頭為主,用最長焦距對焦和測光,鎖定曝光後再選擇理想的焦距拍攝,這樣就不必來回移動腳步。
2.對各焦距要多作嘗試。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雖然都極為關心變焦鏡頭的變焦倍率問題,但在具體使用時卻往往是長焦距一頭用得最多,有些甚至將其當作一個定焦遠攝鏡頭看待。其實,當你嘗試運用其他各焦距而獲得截然不同的畫面時,便會發現變焦鏡頭作為一種可變的取景工具,有著相當的潛能。
3.熟悉變焦鏡頭的操作。早期的變焦鏡頭上,變焦和對焦是以二環分別調節的。現在大部分變焦鏡頭都已改為單環控制,其特點是通過將鏡頭前後推拉來改變焦距,左右鏇轉來進行對焦。因此,對剛剛購買新鏡的攝影愛好者來說,要熟悉及牢記變焦的前後方向和對焦的左右位置,避免在精確對焦之後因變焦時微稍轉動調節環而影響清晰度。這也是很多較為“保守”的攝影家寧願使用舊式的雙環式變焦鏡頭的原因。
4.適當運用支撐物。當運用焦距為200mm或更長焦距的變焦鏡頭時,應把鏡頭固定在三腳架等支撐物上,以保證拍攝時的穩定性。
5.選擇合適的遮光罩。變焦鏡頭比其他類型的鏡頭更容易產生光暈,因此,一個合適的遮光罩是少不了的。有時遮光罩造成的遮擋在單鏡頭反光相機的取景屏上看不出來,但是在膠片上卻顯示出來。這種情況在使用小光圈拍攝時最為明顯,往往會使遮光罩也落入景深範圍。此外,有些遮光罩在長焦距一端有效,但變焦至短焦距一端使用時,就會使照片上產生取景屏上看不出來的因遮擋而造成的暈映現象。因而,為變焦鏡頭選擇合適的遮光罩併合理使用,是至關重要的。
6.加用增距鏡。在需要使用極長焦距的情況下,花很少的錢購買一個2倍增距鏡,便可隨意將你的70—210mm鏡頭立即變成140-420mm超望遠變焦鏡頭,一個3倍增距鏡更可達到210--630mm,使你的鏡頭馬上躋身天文望遠鏡的行列。然而,代價將是損失光圈級數和攝得照片的清晰度。例如,一個F4的變焦鏡頭加上2倍增距鏡後,光圈會損失2級而變為F8;加上3倍增距鏡後,最大光圈就變成了F11。如你所知,要發揮鏡頭的最佳解像力應當是選擇比最大光圈收小2級的光圈來拍攝。因此,當加用增距鏡時就必須考慮選用高速膠片和三腳架,同時,被攝體以靜止的為宜。
7。慎用濾光鏡。除非確實需要,一般不要給變焦鏡頭加用濾光鏡。在海灘或鹹水的環境下,確實需要一塊保護鏡。為了改變色溫,製造特殊效果,例如為了加深天空顏色和消除反光,需加用偏振鏡。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可有可無的濾光鏡,只會增加已經讓人頭痛的鏡頭內部光線反射問題。
8.控制畫面深度。用一個變焦鏡頭在離被攝體1.5米處用60mm焦距拍攝,與在離被攝體7.5米遠處用300mm焦距拍攝,所得照片中的被攝體影像是一樣大小的,所不同的是兩張照片畫面深度不同。用60mm焦距拍攝的照片,其背景有深度和空間感;而300mm焦距拍攝的,給人的感覺是景物被壓縮了,被攝體與景物似乎被“拉近”了。
9.保持距離,防止變形。在使用變焦鏡頭的廣角一端拍攝時,要注意與被攝體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造成被攝體變形。須記住,拍攝時的距離是影響透視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焦距。
10.控制景深的訣竅。可以做一個實驗,用同一光圈,在同一距離分別以25mm和50mm的焦距拍攝兩張照片,再將用25mm焦距所拍攝的照片放大,使畫面中被攝體影像與50mm的一張中的一樣大小。比較兩張照片的背景後就會發現,放大後照片中的背景並不像第一張照片中的那么朦朧,實際上得到了更有用的景深。這種方法套用於定焦的廣角鏡頭時同樣有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