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社會中的法與憲法

變動社會中的法與憲法

一、法的價值 二、法的評價 一、法律的公開

圖書信息

作 者: 楊心宇,(俄)謝爾蓋·沙赫賴,(俄)阿利克·哈比布林 著
叢 書 名:復旦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文叢

變動社會中的法與憲法變動社會中的法與憲法
出 版 社: 上海三聯書店ISBN:9787542623140 出版時間:2006-06-01版 次:1頁 數:394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法律史

內容簡介

中國在經濟建設領域基本具備了比較全面的法律體系,但社會和政治領域的法制還不夠完備,俄羅斯在政治與社會領域的法律已經基本與西方已開發國家齊眉,甚至已經在發展社會自治和地方自治,但其經濟領域的法律還和世界有著一定的距離。不管法律的制定採取何種走向,中俄兩國現在都共同面臨著一個法律執行的艱巨任務。只有法律被真正實施和嚴格執行,法律才能夠轉化為現實的法律生活。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遵法、守法、依法辦事必須內化為自己的習慣和動力,人民民眾的法制意識的形成需要靠對社會現實的認知和認同來扶持。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變動社會中的法與憲法》就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法制建設和憲法修改歷程進行了分析和回顧,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楊心宇,生於1952年9月,浙江餘姚人,畢業於復旦大學,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高等教育科學院院士。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章 國家與法的現代化進程
第一節 現代化的一般特徵
一、現代化的時代背景
二、現代化理論的產生
三、俄羅斯現代化的特徵
第二節 現代化進程的歷史沿革
一、現代化過程的演進規律
二、現代化進程的歷史周期
第三節 現代化的制度反思
一、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體制
二、現代化進程申的積極因素
第二章 中國社會的法概念
第一節 法概念的反思
一、中國傳統的法觀念
二、近代中國與民國時期的法概念
三、當代中國法概念的發展
四、法與法律的概念
第二節 法的價值和評價
一、法的價值
二、法的評價
第三節 法的道德基礎
一、法與道德的聯繫
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三、道德建設和法治實踐
第三章 當代中國的憲政發展
第一節 民主憲政的完善
一、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
二、民主憲政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自治的發展
一、城市居民自治
二、農村村民自治
第三節 法律文化的更新
一、法律文化的涵義
二、法律文化的形成
三、法律文化的傳承
第四章 現代化的挑戰與中國的回應
第一節 科學技術與法
一、生命科技與法
二、網路技術與法
三、科學與法的展望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與法
一、經濟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
二、法律全球化的可行性
三、法律全球化的實踐發展
四、法律的全球化與本土化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與法
一、可持續發展法的特徵
二、環境保護的法律重心
三、預防為先的立法趨勢
四、國際合作的發展方向
第五章 當代俄羅斯國家現代化進程
第一節 現代化改革的法律支柱
一、政治改革的背景
二、計畫經濟的動搖
三、管理體制的瓦解
第二節 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
一、舊體系崩潰的前奏
二、新老國家的對峙
三、權力鬥爭的階段
第三節 總統制政體的確立
一、實行總統制的原因
二、聯邦總統的地位
三、總統制的憲法基礎
第六章 俄羅斯國家法律制度的轉型
第一節 法律制度轉型的基礎
一、法律改革的背景
二、現行法律體系的特點
三、新制度的法律原則
第二節 法律制度建構的方向
一、憲法的地位與作用
二、法律體系的新變化
三、立法發展的新趨勢
第三節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改革
一、全球化的壓力
二、法律和諧的條件
三、法律技術機制的建立
四、法律的全球化
五、法律發展的選擇
第七章 俄羅斯法律制度的改革探索
第一節 俄羅斯聯邦憲法的新發展
一、憲法內容的更新
二、憲政實踐的差距
三、憲法修改的思考
第二節 俄羅斯國家聯邦主義的強化
一、垂直領導的加強
二、聯邦主義的發展
三、聯邦主義的特點
四、聯邦與聯邦主體的分權
第三節 俄羅斯聯邦主體的法律調整
一、聯邦主體的法律地位
二、聯邦與聯邦主體的法律衝突
三、中央與地方立法協調的程式
第四節 地方自治制度的發展趨勢
一、地方自治的形成
二、地方自治的法律基礎
三、地方自治機關的組成
四、地方政權與地方自治的關係
第八章 俄羅斯立法體系的更新
第一節 刑事立法領域的改革
一、刑事法典的變化
二、刑事訴訟法典的革新
第二節 民事立法領域的改革
一、新民法典的制定
二、民法典的指導思想
三、民法典的基本原則
四、民事立法體系
五、民法典與國際法
第三節 律師法的制定
一、律師地位的確立
二、律師法修改
第四節 規範性檔案的適用
一、法律的公開
二、法律檔案的等級
三、民事慣例
第九章 俄羅斯法院制度的改革
第一節 審判方式的改革
一、刑事司法改革
二、民事司法改革
第二節 法院體制的變化
一、法院改革的起點
二、法院類型
三、調解法官
四、司法效率
第三節 法官制度的變化
一、憲法法院法官
二、普通法院法官
第十章 俄羅斯檢察與內務機關的改革
第一節 檢察院的改革
一、檢察院的地位
二、檢察院的職能
三、檢察院體制的改革
第二節 內務部的改革
一、內務機關改革的背景
二、警察局與地方自治的關係
三、內衛部隊的改革
四、內務機關職權的轉變
第十一章 俄羅斯法律文化的困境
第一節 國家改革的主導階層
一、決定改革的重要因素
二、統治精英的政治文化
第二節 社會調控手段的價值選擇
一、兩種調控手段的特點
二、兩種調控手段的關係
三、法律地位低下的原因
第三節 國家制度改革的思想困境
一、精英階層的思想影響
二、憲政權威缺失的思想根源
三、權力集團與公民利益的對峙
附錄
一、早期俄羅斯法哲學評述
二、蘇聯蘇維埃法概念的形成過程述評
三、蘇聯解體的謊言與事實
四、略論蘇聯法對我國法學的影響
五、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案例(一)
六、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案例(二)
七、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案例(三)
八、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案例(四)
俄文版後記
後記
·收起全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