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林世界名著:森林報

譯林世界名著:森林報

《譯林世界名著:森林報》是2010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維·比安基、張廣興。

內容簡介

《森林報(學生版)》是一部比故事書更有趣的科普讀物,一部關於大自然四季變化的百科全書! 當今,我們對於大自然已經越來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認識,這部《森林報》會讓居住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的我們重新認識、反省自己。仔細品讀,能夠讓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動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繽紛的生活,深入地探尋大自然的無窮奧秘,體驗春的快樂,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憂傷……

編輯推薦

《森林報(學生版)》精選世界文學傳世經典,著名兒童文學家梅子涵傾力推薦。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學術委員喻旭初領街,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親筆導讀。

作者簡介

作者:(蘇聯)維·比安基 合著者:張廣興

維·比安基,(1894-1959),蘇聯著名兒童科普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出生在一個養著許多飛禽走獸的家庭里,父親是俄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比安基從小喜歡到科學院動物博物館去看標本,跟隨父親上山打獵,跟家人到郊外、鄉村或海邊去住。在那裡,父親教會他怎樣根據飛行的模樣識別鳥兒、根據腳印識別野獸……更重要的是教會他怎樣觀察大自然,積累和記錄對大自然的全部印象。比安基二十七歲時已記下大量日記,他決心要用藝術的語言,讓那些奇妙、美麗、珍奇的小動物永遠活在他的書里。《森林報》自1927年出版後,連續再版,深受少年朋友的喜愛。1959年,比安基因腦溢血逝世。他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森林中度過的,從事創作三十多年,寫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話和小說,代表作有《森林報》、《少年哥倫布》和《寫在雪地上的書》。最著名的《森林報》被收入我國現行語文教材中的“課外書屋”。

媒體推薦

本書享有的稱號:“大自然的頌詩”、“大自然百科全書”、“大自然曆書”、兒童學習大自然的“遊戲用書”、“創造發明的指導用書”。
《森林報》是關於森林和其中“居民”的獨特的百科全書。書中語言輕鬆優美,對孩子們的想像力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維基百科
媽媽給我買了一套,這是我最愛不釋手的書了,它奠定了我對博物學的熱愛,至今我仍然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之情,喜歡她的一草一木,這些都來自於小時候對這套書的閱讀……
——豆瓣讀者

圖書目錄


一、春季第一月——冬去春來月
林中大事集錦
城市新聞
鄉村的新鮮事兒
狩獵
四方無線電通報
二、春季第二月——候鳥返鄉月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城市新聞
狩獵

三、春季第三月——盡情歌舞月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城市新聞
狩獵
四、夏季第一月——鳥兒築巢月
動物們的愛巢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狩獵
四方無線電通報
五、夏季第二月——小鳥出世月
林中大事集錦
狩獵
六、夏季第三月——列陣飛行月
森林裡的規矩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狩獵

七、秋季第一月——候鳥別鄉月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城市新聞
狩獵
四方無線電通報
八、秋季第二月——存儲口糧月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狩獵
九、秋季第三月——賓客臨門月
林中大事集錦
狩獵

十、冬季第一月——獸跡初現月
自然之書——獸跡
林中大事集錦
鄉村的新鮮事兒
城市新聞
狩獵
四方無線電通報
十一、冬季第二月——飢餓難捱月
林中大事集錦
城市新聞
狩獵
十二、冬季第三月——熬過嚴冬月
林中大事集錦
城市新聞
狩獵

文摘

林中大事集錦
來自森林的第一封電報
——白嘴鴉打開了春之門
(本報特約記者發)
白嘴鴉打開了春天的大門。在融雪後的土地上,出現了一群群的白嘴鴉。它們的歡躍歸巢象徵著春天的甦醒。
白嘴鴉在蘇聯的南方過冬。它們急匆匆地往回趕——回到北方——它們的故鄉。在回鄉路上,它們不止一次地遭遇無情的暴風雪:其中很多很多的白嘴鴉筋疲力盡地死在半道上。
第一批飛回來的是那些身體最強壯的。它們有的在休息,有的則在大道上雄赳赳、氣昂昂地踱著方步,正用結實的嘴巴刨土玩呢。
在鳥裡面,最先下蛋的是烏鴉。它們的巢建在高大筆直的雲杉上,這時,雲杉上還覆蓋著厚厚的雪。雌烏鴉總是待在巢里,因為它怕蛋蛋凍壞,蛋蛋凍壞了,小烏鴉可就孵不出來了呀!那么雌烏鴉怎么吃東西呢?食物是不用愁的,雄烏鴉是會給它送來的呀。
雪地里的兔寶寶
田野里還覆蓋著積雪,但是白兔媽媽已經生下了小兔兒。
小兔們一生下來就睜開了眼睛;一出生,就可以跑動。瞧,它們穿著暖和的小皮襖,蹦跳著到媽媽身邊吃奶來了,吃飽了就跑到灌木叢和樹墩下躲起來,靜靜地躺在那兒。即便它們的媽媽跑得不知去向了,它們也不吵不鬧。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兔媽媽還在野地里到處亂逛,它真是太貪玩了,可能早把自己的小寶寶忘記了,可是小兔們依舊很乖巧地躺在那兒。它們可不能亂跑啊:要是被老鷹和狐狸發現了,可不得了啊!
瞧,兔媽媽總算回來了。喔,不對,不是它們的媽媽——是一位並不認識的兔阿姨。小兔們湊到她跟前,仰著小腦袋央求著:“阿姨,阿姨,喂喂我們吧!我們餓了!!”“行呀!來吃吧,寶寶們!”兔阿姨餵完它們,又蹦蹦跳跳地跑開了。
小兔們又回到灌木叢中躲著了。這時,它們的媽媽在哪兒呢?原來呀,媽媽正在給其他地方的兔寶寶餵奶呢。
原來兔媽媽們早就約定好了:所有的兔寶寶,都是大家共同的孩子。不管在哪兒碰見小兔寶寶,都要給它們餵奶吃。這樣,小兔寶寶們不論遇到的是不是自己的親媽媽,都有奶吃了。
你們可能會認為,這些沒有親生父母照顧的兔寶寶會生活得不好吧。可不是這樣啊——它們穿著暖和的小皮襖;兔阿姨們的奶又是那么香濃,兔寶寶只要吮上一回,可以飽上好幾天呢!
到第八九天,兔寶寶們就可以斷奶,一點點地吃草了。
第一批花兒
第一批花兒出現了。不過,你在地面上可找不到它們——地面還被雪封蓋著呢。森林裡,生長在溝渠旁的榛子樹上,開出了第一批花兒。
一條條富有彈性的灰色小尾巴從樹枝上垂下來,它們叫做菜荑花序。你要是輕輕搖一下這樣的小尾巴,花粉就像雲霧一樣飄散出來。
奇怪的是,在這幾根榛子樹枝上,還長著另外的花兒。這些花兒三三兩兩地生在一起,看上去很像蓓蕾。只是在每個“蓓蕾”上面,伸出一對像細線又像小舌頭的紅色東西。原來這是雌花的柱頭,它可以接到從別的榛子樹上隨風飄來的花粉。
榛子花將來是要凋謝的,小尾巴式的葇荑花序也要脫落,那些蓓蕾上紅色的小舌頭也會幹枯。那時,每一朵這樣的小花都會變成一顆成熟的榛子。
動物們的計謀
森林裡,常有兇猛的野獸攻擊溫和的小動物。這些兇殘的大野獸一旦看見它們,就要把它們抓住吃掉。這些處在弱勢地位的小動物是務必要耍點小計謀才能保住性命的。
冬天裡,白雪覆地。白色的兔子、鵪鶉,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可現在,白雪正在融化,好些地方已露出了地面。狼、狐狸、鷂鷹、貓頭鷹,甚至像白鼬、伶鼬這些小肉食動物,隔得老遠就可以看見黑土地上身穿白衣的小動物。
於是,白兔子和白鵪鶉之類的小動物就要耍點小花招了:它們開始脫毛,開始給自己化裝。白兔子換了一身灰色裝;白鵪鶉則脫掉白羽衣,在掉毛的地方,新長出了褐色和紅褐色帶黑條紋的新羽衣。現在,你又不容易發現它們了。

序言

成年人總是熱心。他們得為孩子們想很多事情,而且還會努力地去落實。這成為他們很多人白天的項目,接著還在夢裡探討。他們知道,這是屬於他們應當有的一個大良知,因為他們既然有了後代,如果不日以繼夜負責任地安頓、引導,那么家園怎么榮茂,這個世代的地球又如何安穩?
他們把這個大良知擱在肩膀上,挑成了一副最美麗的擔子,他們自己也翩翩的了。
這是一個無窮多的人都喜愛參加的擔子行列。
無窮多的擔子裡有各樣的貨色,各種的鮮艷和用處,它們不止是吃的,不止是穿的,不止是琳琅滿目清清楚楚看得見的,它們還有浪漫和飄逸的,屬於童話屬於故事屬於聆聽和蕩漾的。這所有的被挑了來的愛和美好都給了孩子,孩子們就算是隆重地接受了生命的大方向,接受了生命昂貴的分量,也接受了詩意的輕盈。
這樣的挑著、行走,一次一次地在童年的面前放下,成了我們這個人的星球上的一幅最抒情的大圖景。我們很自豪地告訴那位來自猴麵包樹小行星的男孩子說,親愛的孩子,親愛的小王子,你不要那么灰心喪氣,也不要總是不滿,你就試著在我們的這個星球上生活生活,你不會覺得只有無聊和茫然的,你嚮往的那些熱情會照得到你的,你嚮往的風趣也會來到身邊。你試試吧。
我說了這么些抒情話,我是想和你們一起來看看現在又有一副怎樣的擔子挑到了孩子們的面前。
是的,就是你們面前的這一大套書。這一副文學的擔子。
裡面有的是兒童的書,有的則屬於長大以後應當閱讀的書。
熱心的成年人把它們選攏在一起。
他們知道現在的孩子們學業過量,閱讀時間稀少,所以他們縮減了它們的篇幅;他們心想,那些可以等到長大以後閱讀的書,如果去除一些艱深的內容,卻把精華仍留下,讓孩子現在就欣賞到,不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嗎?
這是一個品種。
很多年前就已經有。
它的名稱叫“縮寫本”、“改寫本”。
這是一種熱心和善良的產品。
在很多國家都有過受歡迎的例子。
我們所知道的那個最大的例子是英國的蘭姆姐弟的例子。他們把不屬於孩子看的莎士比亞的大劇改寫成了孩子們可以閱讀的故事集,改寫成一本書。
這個成功的改寫,成功的故事集,成為已經有200年歷史的一部名著,和無數舞台上演出的莎士比亞一樣聞名。對於孩子們的閱讀來說,它比舞台的莎士比亞更聞名,更重要,更有意義。
只要有那熱心,只要很講究地去落實,為了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非常好。
挑給他們的任何的擔子都有翩翩的美麗。
他們閱讀著這些變薄的比原著簡單了的文學、故事,心裡喜歡,長大以後也許就會去閱讀名著的全本。萬一實在沒有機會閱讀全本的名著,也總算看見過裡面的幾片雲朵,看見過霞光。
我們為什麼不謝謝這一份熱心?
我們是應當謝謝的。
然後,我們還得繼續挑著這美麗的擔子走去。
我們會走很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