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全播

盧光睦恃勇輕進,譚全播勸其持重,不聽,知道他必敗,伏兵于歸路。 盧光睦攻潮州不利,果然敗退,譚全播以伏兵邀擊追兵,大敗之,遂取潮州。 開平五年,盧光稠病重,以符印讓於譚全播,譚全播不受,在盧光稠死後,擁立其子盧延昌為鎮南節度使。

介紹

譚全播(?-918),江西南康人。唐末時據有虔州,稱鎮南節度使
 

生平事跡

少年時便有勇敢和智謀,與同鄉盧光稠關係很好,盧光稠相貌雄偉,但沒有才能,只有譚全播一直很佩服他,願意為他效力。唐末時,黃巢起義軍崛起,南方也頗多變亂,譚全播對盧光稠說:“天下洶洶,此真吾等之時,無徒守此貧賤為也!”盧光稠同意,於是一起聚眾為盜。開始,大家推舉譚全播為主帥,但譚全播認為:“諸君徒為賊乎?而欲成功乎?若欲成功,當得良帥,盧公堂堂,真君等主也。”大家並不表示贊同,譚全番大怒,拔劍擊木,大呼說:“不從令者如此木!”大家恐懼,於是擁盧光稠為帥。
當時,原孫儒叛軍的一支王潮部南下攻陷嶺南,譚全播出兵抗擊,占據虔、韶二州,又派遣盧光稠的弟弟盧光睦攻潮州。盧光睦恃勇輕進,譚全播勸其持重,不聽,知道他必敗,伏兵于歸路。盧光睦攻潮州不利,果然敗退,譚全播以伏兵邀擊追兵,大敗之,遂取潮州。當時,清海節度使劉岩派兵數萬攻占南海,打敗了盧光睦,又以兵數萬攻虔州。盧光稠大懼,譚全播認為“吾知劉岩易與爾!”挑選選精兵萬人,伏于山谷中,佯裝準備在城南決戰,卻只以老弱五千出戰,劉岩輕視,發兵急攻,譚全播伏兵攻擊,大敗之。
後梁滅亡唐朝後,江南、嶺表的土地全部被吳國和南漢瓜分,只有盧光稠以虔、韶二州歸附後梁,願通道路,輸貢賦。後梁太祖朱全忠設定百勝軍,以盧光稠為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後又改為鎮南軍。開平五年,盧光稠病重,以符印讓於譚全播,譚全播不受,在盧光稠死後,擁立其子盧延昌為鎮南節度使。盧延昌年輕喜歡遊獵,不修政事,指揮使黎求閉門以拒盧延昌,將其殺死。黎求顧及譚全播的威名,意欲殺之,譚全播大懼,稱疾不出。乾化元年,黎求暴死,牙將李彥圖又自立為節度使,不久,李彥圖也病死,虔州人民一齊來到譚全播的府第,扣門請求他出來擔當大任,譚全播這時才決定出山,遣使請命於後梁,被拜為虔州防禦使。
此後,譚全播治理虔州長達七年,頗有善政。918年,吳王楊隆演以右都押牙王祺為虔州行營都指揮使,率領洪、撫、袁、吉四州之兵進攻虔州,譚全播死守,王褀攻之不克,病死。7月,楊隆演又以鎮南節度使劉信為虔州行營招討使,繼續圍攻虔州,譚全播求救於吳越、閩國和楚國,吳越王錢鏐以統軍使錢傳球為西南面行營應援使,率兵2萬攻信州,楚王馬殷遣大將張可求率兵萬人進屯古亭,閩兵駐於雩都,共同解虔州之圍。然而,吳越兵攻信州不克,劉信的大將張宣又擊敗張可求,閩國也退了兵,虔州成了孤城。
9月,劉信集中兵力攻城,譚全播死守,劉信無奈之下,意欲撤兵,但被吳國宰相徐溫制止,派遣劉信之子劉英彥率親兵3000,前往助攻,又讓牙內指揮使朱景瑜與其同行。11月,劉信竭盡全力再次攻城,城中被圍日久,飢疲窘迫,終於被攻克,譚全播逃奔雩都,但很快被吳兵追擒。劉信對譚全播很尊重,讓人把他送到廣陵,譚全播年事已高,又受此屈辱,不久在廣陵病死,時年85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