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藏師

但是在眾多掘藏派里,出現了一種極為不科學的職業,他們就是識藏師。 很多識藏師終其一生只能發現某一處伏藏,也有發現過兩三處的,極為罕見。 我們把識藏師這種突然擁有自身經歷之外的記憶的過程,稱之為覺醒。

識藏師簡介

識藏師, 是何馬小說《藏地密碼》提及的一種古西藏職業,三大密傳師之一。在三大密傳師裡面,操獸師已在西藏本土滅絕了,防雹師可能已經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但是識藏師,他們或許還將傳承下去。因為,沒有人知道誰是識藏師、誰有可能成為識藏師,他們往往是在突然之間就頓悟了。

由來

識藏與伏藏是相輔相成的。什麼叫伏藏?我們這次要尋找的帕巴拉,就堪稱高原上最大的伏藏。它是指,在宗教的僧侶遭到迫害前,那些僧侶提前得到了訊息或有所察覺,他們將他們所擁有的經文、寶物和其他一切貴重物品藏起來,不讓任何人找到,這就叫伏藏。你們要知道,吐蕃早期的王信仰的是苯教,中後期直到吐蕃王朝滅亡則是佛苯相爭的漫長時代,在整個吐蕃王朝歷史上,他們的王有著不同的信仰,在不同的王和不同的信仰更替時,往往出現一種宗教打壓另一種宗教的局面,後來雖然佛教漸漸占了上風,但佛教又出現了很多派系,每一派是各領風騷數十年,所以從古到今,西藏歷史上出現了很多伏藏,歷朝歷代都有。那些埋藏寶物的僧侶或苯教徒,他們大多被迫遠離,或者被害,終其一生也不會透露寶物的埋藏地點,那些深埋在地底的寶物,就成了永久的謎團。但是當某一宗教被打壓之後,政權更替,他們突然又受到了尊崇,那些宗教的後人自然就想將前輩們埋下的寶物和各自的宗教經典找到,於是掘藏派應運而生。他們是科學的,他們的行為就和我們今天所做的極為相似,通過一些筆記、典籍留下的線索,或者是一些民間傳說,掌握了確鑿證據之後,在一個大體的範圍內進行挖掘,這稱為掘藏派,但他們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在眾多掘藏派里,出現了一種極為不科學的職業,他們就是識藏師。他們可以是普通人,或許是僧侶,也有得道高僧,往往是偶然到了某個地方,或者突然一次頓悟,就與神靈建立了某種聯繫,然後他們就會告訴身邊的人或者自己帶著工具,到某一處,向下挖掘,他們突然就知道了,這下面埋藏著幾百乃至上千年前留下的寶藏。

特點

很多識藏師終其一生只能發現某一處伏藏,也有發現過兩三處的,極為罕見。在他們突然與神靈建立聯繫之前,他們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甚至很多人對伏藏都毫不知情。他們全都是在突然之間得到了奇異的力量,獲得了某種……神諭或感召吧,而且他們中很多人在發現伏藏的地點之後,又變回了普通人。

解釋

這種觀點最初是由西方的科學家提出來的,他們稱之為“遺傳記憶”。自從這個觀點被提出來之後就飽受爭議,到今天,已經爭論快一百年了。其中的觀點和爭議,有時間你們可以去查一下資料。我們古人,或許掌握了某種讓基因攜帶記憶訊息的方法,將這種記憶基因通過遺傳的方式一代代傳下去。這部分記憶潛伏在意識深處,直到他們的後人有了某種特殊的際遇,這段記憶才被激活。諸如《藏地密碼》中的方新教授所說的生病、在草地上睡了一覺,或者到了某個特殊的地方,這些都有可能是激活記憶的方法。
這只是眾多對識藏師的解釋中較為合理的一種,我們沒有辦法去證明,只能姑且去相信。通常,識藏師會在接近或抵達伏藏的地方後,突然擁有一段記憶,這和遺傳記憶的說法是吻合的,近似的環境會勾起潛伏的記憶,有點像《藏地密碼》中巴桑的狀態。我們把識藏師這種突然擁有自身經歷之外的記憶的過程,稱之為覺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