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語前置

謂語前置,即主謂倒裝,在古漢語裡的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有時是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把謂語放在主語的前面,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例1中,正常語序是“汝之不惠,甚矣。例2中的“美哉我少年中國”和“壯哉我中國少年”兩個分句都是主謂的倒裝。正常語序為“我少年中國美哉”“我中國少年壯哉”。正常語序應為“吾貧甚矣”,翻譯為“。

基本內容

謂語前置,即主謂倒裝,在古漢語裡的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有時是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把謂語放在主語的前面,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例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梁啓超《少年中國說》)

例1中,正常語序是“汝之不惠,甚矣。”

例2中的“美哉我少年中國”和“壯哉我中國少年”兩個分句都是主謂的倒裝。正常語序為“我少年中國美哉”“我中國少年壯哉”。

3、斂以嫁時之衣,

甚矣吾貧

可知矣。(歐陽修《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

正常語序應為“吾貧甚矣”,翻譯為“。我的貧困多么嚴重”

4.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

正常語序應為“以桑樹之” 翻譯為:“把桑樹種植”(“之”在這裡是“語氣助詞,不譯,為湊足音節)

謂語前置:在古語中,謂語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是有時為了強調謂語,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語之前,這就叫謂語前置,通常出現在感嘆句和疑問句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