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北征南

周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625年),在晉秦爭霸戰爭中,晉軍在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擊敗秦軍的作戰。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平定了雲貴高原的叛亂後,為了避免這裡再次成為中央的權力真空地帶而重蹈歷史復轍,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江南和中原一帶,根據史書記載,明洪武年間進入貴州的移民在160萬人以上,永樂年間在35萬人以上。屯堡人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辦法能夠區分清楚:凡是叫“屯”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征南”來的軍人後代;凡是叫“堡”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填南”來的平民後代。

簡介

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平定了雲貴高原的叛亂後,為了避免這裡再次成為中央的權力真空地帶而重蹈歷史復轍,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來自江南、中原的精銳部隊沿著橫貫雲貴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建立衛所,按照明軍的編制駐紮下來。這一軍事行動被稱作“調北征南”。

詳解

昔日人煙稀少的貴州山地,瞬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20萬人的軍隊,供養成了大問題,靠賦稅?靠徵調?都不現實。戰爭進行當中,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議說:“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這一建議深受朱元璋賞識,最終,向歷史上許多開國之君一樣,朱元璋也選擇了屯田制――讓軍人自己養活自己。曾經鏗鏘作戰的將士們開始拿起鋤頭,開墾田地。20萬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在農村屯耕,有10多萬人加入墾荒的行列。他們一邊開荒種地,自足軍糧;一邊操練軍事,以防戰亂。從貴州腹地的安順向西到曲靖,過昆明、楚雄直至景東,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軍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在這些來自江南的農家子弟手裡,變成了千里良田。這些屯軍寨子是按軍隊編制分布的,它們分別由六個衛來管理,這六個衛分布在貴陽和曲靖之間。分別是:威清衛(即今天的清鎮縣)、平壩衛(今天的平壩縣)、普定衛(今天的安順市西秀區)、安莊衛(今天的鎮寧縣)、安南衛(今天的晴隆縣)和普安衛(也就是今天的盤縣)。從圖上能夠清楚地看到它們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是明顯的軍事布防。 這六個衛就是今天貴陽以西六個主要城市的雛形。貴州不少城市也都源於當年的屯軍營寨。像今天的黔西縣,就是普定等六衛建城之後,明朝政府建設的郭張城 。 當年的屯軍只是朱元璋和征南將領手中的“棋子”,在雲貴高原這張偌大的棋盤上,他們根據全局的需要,選擇戰略要害,輕輕一放,無意間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鎮和村寨。

別稱

明朝進軍貴州後,實行軍屯制度,為了穩定軍心、保障固定名額的滿員,使軍士“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於逃散、脫籍,帝國法律規定“正軍”、“軍余”必須攜帶妻室兒女,無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同時,明朝政府推行了“就寬鄉”的移民政策,即鼓勵百姓由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到經濟滯後的地方,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區向地廣人稀的地區遷移。在“鼓勵”的同時,也強迫大批內地破產的流民和平民遷往貴州。遷入的平民,按照給予的土地,劃分區域管理,成為“民屯”,也被稱作“調北填南”。

影響

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江南和中原一帶,根據史書記載,明洪武年間進入貴州的移民在160萬人以上,永樂年間在35萬人以上。另據《安平縣(今平壩縣)志》記載:明洪武年間,設“平壩衛”,因“地廣人稀”,由湖廣的長沙等地,實行“三丁抽一”的辦法,發配到平壩衛。偏僻遙遠的貴州就這樣迎來了她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的集團移民。這些移民中,一部分是軍屯將士的家眷親屬,一部分是內地的良家子弟。他們的到來,一方面擴大了屯堡人占有的土地和勢力範圍,穩定了軍心;另一方面,來自內地的先進文化一下就衝進尚在半原始狀態的貴州,極大地帶動了貴州的發展。漢族的比例也第一次超過其他民族,成為貴州人口的主體。

明初,政府只在貴州設立衛所。隨著“民屯”的展開,開始設定郡邑,“衛所治軍,郡邑治民”。對於鞏固明王朝的統治來說,朱元璋的“調北征南”只是權宜之計,而“調北填南”才是長久之計,是一種更為深謀遠慮的治國安邦的策略。

習慣上,人們把貴州的“軍屯”後裔稱為“調北征南”來的,而把“民屯”的後裔稱為“調北填南”來的。貴州安順的屯堡人就是他們的後裔。600年過去了,“軍屯”和“民屯”的後裔還有區別嗎?

屯堡人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辦法能夠區分清楚:凡是叫“屯”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征南”來的軍人後代;凡是叫“堡”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填南”來的平民後代。

根據專家的研究,屯堡人的語言也有屯與堡之別,屯人話音利落,不乏軍旅遺風;堡人操“堡子聲”,帶捲舌音,有平民生活的印記。

鄉音難改,600年的滄桑歲月里,有多少個夜晚,在屯堡人的火塘邊,伴著鄉音流淌著的是故鄉的小橋流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