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毅

誠毅

誠毅,是集美師範、中學開學時,陳嘉庚和陳敬賢共同制定的校訓。


1918年3月,集美師範、中學開學時,陳嘉庚和陳敬賢共同制定的“誠毅”校訓,校歌歌詞也要求師生“誠毅”二字中心藏。這就確定了“誠毅”是集美學校辦學宗旨和思想、道德、品格教育的綱領。
陳嘉庚制定“誠毅”校訓,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在集美讀過多年私塾,對《四書》、《五經》和《古文精粹》的重要篇章苦讀善思,雖自謙只“一知半解”,卻對我國優秀文化傳統及倫理道德等理解頗深。我國受人尊敬的先賢大多都講究“樹德立言”。他要向先賢學習,經過反覆揣摩,終以“誠毅”作為自己“樹德立言”的訓詞。早年師長努力宣講“誠毅”校訓。通常講“誠”是:對祖國、對民族要無限忠誠,待人誠心、誠懇、充滿人性愛;講“毅”是:有堅毅不拔的意志,在校學習知識、思想修養、鍛鍊體魄都要持之以恆,克服困難、追求進步;出社會工作,要敢於負責,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由此可見,“誠毅”校訓把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提高同學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提高大家辨別是非的能力擺在第一位。嘉庚先生在多次講話中親自解釋校訓的意義。他說:“希望諸位要抱著大公無私的精神,憑著‘誠毅’二字的校訓,努力苦幹。”1940年返安溪,在師生歡迎會上又說:“我培養你們,並不想你們替我做什麼,我更不願你們是國家的害蟲、寄生蟲;我希望於你們的,只是要你們依照著‘誠毅’校訓,努力讀書,好好做人,替國家替民族做事。”他又說:“教育非僅讀書識字,而尤以養成德性裨益社會。為人有道德毅力,便是世間上難得的奇才。”故後人對校訓就有更深的詮釋,誠者:誠以為國、實事求是、大公無私;毅者,毅以處事,堅強果敢、百折不撓。使大家認識到,校訓的核心,是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教同學們學會如何做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