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飾

誇飾是一個詞語,指過分地誇張修飾。

1、釋義

詞目:誇飾
拼音:kuāshì
基本解釋
[describe exaggeratively] 過分地誇張修飾
詳細解釋
1. 誇張和修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誇飾》:“文辭所被,誇飾恆存。”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今本《逸周書》中,惟《克殷》、《世俘》、《王會》、《太子晉》四篇,記述頗多誇飾,類於傳說,餘文不然。”
2. 誇張虛飾。
惲敬 《游羅浮山記》:“大率地誌山經,常有所誇飾,釋 老 二氏之書,更多荒誕之言,愚者往往為所眩惑。” 李廣田 《山水》:“我覺得我再也不願意讀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於誇飾,而那些誇飾是會叫生長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

2、修辭

語句中特別誇張鋪陳,明顯超過客觀事實,以予人深刻印象。《周大俠》:“我稍微伸展拳腳,你就滾到邊疆。”如此瀟灑,不可一世。《敦煌》:“遺憾,已收藏,我的淚,千行。”悔恨多令人肝腸寸斷啊。《龍拳》:“我把天地拆封,將長江水掏空……我右拳打開了天化身為龍,把山河重新移動填平裂縫。”天地由我創造,多么豪氣萬丈!《千年之戀》:“溫熱前世的牽掛,而我在調整千年的時差。”因思念而來的牽掛,糾纏千秋萬世,完完全全呼應了歌詞名稱。《爺爺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風沙,現在還在刮。”則形容唐朝人陸羽創作的《茶經》深深影響中華文化。喝茶至今仍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說沒有了茶,中華文化就像沒有加鹽的料理,一點味道都沒有。

3、評析

《誇飾》的“夸”是誇張,“飾”是修飾。“誇飾”即誇張的修飾。本篇講誇張手法的運用。
全篇分三部分:一、講誇張描寫在文學創作中的必要性。並且劉勰斷定,凡是文辭描寫,就永遠存在誇張的表現手法。二、講兩漢賦家運用誇飾的情況及其藝術力量。舉出了漢賦中運用誇飾的例子,說明漢賦充分發揮了誇張的藝術效果。三、講運用誇飾手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古代對誇張的藝術表現手法的認識不正確,劉勰則看到了“文辭所被,誇飾恆存”的現象和誇飾在文學創作中的必要性,認識到誇飾的藝術表現手法的作用。說明其對文學藝術的表現特點,有著較為正確的認識。選自《劉勰·文心雕龍·誇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