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兩晉那時候兒

《話說三國兩晉那時候兒》內容簡介: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分裂時代。這個時期,中國大地幾乎可以說是處於“無月不戰,日日相攻”的狀態,戰爭頻繁讓人望不到光明的起點,野蠻衝擊讓時人感到對文明的絕望。異國、異族、異己、異心之間互相猜疑殺戮。不過,傳統道德的解紐也促使人們走向個性張揚。死生無常,禍福無定,追求功名,貪圖享受,快意恩仇……這是一個鐵血時代,這是一個令人囑視的時代。《話說三國兩晉那時候兒》講述的就是這段時期的歷史。

編輯推薦

一個創造英雄和製造悲劇的時代,君臣之間,殺!軍閥之間,殺!異族之間,殺!異國之間,殺!異己之間,殺!仿佛不殺不能了事。四百年風雲鐵血,戰爭頻繁的讓人窒息,文明和野蠻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進行碰撞。

作者簡介

遲雙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執行長》(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等。

序言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正值農曆甲子年,一個普普通通的循環紀元的開始。這一年,一場巨大的變亂首先從冀州爆發。無數頭裹黃巾的人高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衝擊著帝國的城台府庫。誰也沒有想到,這場變亂只是中國四百年大震盪的序曲。
接下來是漢末軍閥大混戰,緊接著是戰多於盟的三國時代。西晉剛統一中國,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內憂外患接踵而至。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內戰“八王之亂”發生在這個時代;半開化的戎狄民族像潮水一般湧入中原大地,生生地把剛建立起來的晉朝衝垮了。北方陷入了空前混亂的十六國時代,這片大地處於“無月不戰,日日相攻”的狀態(語出《晉書》);南方的東晉驚魂未定,又得疲於應付內部的王敦、桓玄叛亂,還得對抗北方國家的入侵。即便如此,還要時不時“上演”或真心或假意的“北伐”,真真是無一刻安寧。北魏王朝剛剛統一北方,還沒來得及承擔起統一中國的重任,就分裂為東西兩魏,二者“本是同根生,相煎卻太急”。宋、齊、梁、陳保有江南半壁江山,地盤越打越小,國力越來越弱,最後不得不處於偏安守勢。本來,南朝更替倒沒發生什麼戰爭,老百姓也能過幾天舒坦日子。皇家內廷倒不安分了,皇帝一上台,不是殺前朝王室,就是殺兄弟手足,讓人心驚肉跳。一場北方引來的侯景之亂把江南近百年的積蓄毀於一旦,留下的是一個破敗萎靡的陳朝。北方經過北周武帝改革,國力越來越強大,取而代之的隋朝大兵南渡,俘虜了陳朝後主。
這一年,已經是隋朝開皇九年(589年)。
四百年風雲鐵血,戰爭頻繁得讓人窒息,文明和野蠻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進行碰撞。
這是一個中國歷史上空前混亂、空前動盪的時代。四百年歷史,幾乎沒有一天不折騰。君臣之間,殺!軍閥之間,殺!異族之間,殺!異國之間。殺!異己之間,殺!仿佛不殺不能了事。
這是一個人民生活空前痛苦的時代。傳統的道德解紐,文人之間排擠傾軋乃至橫刀相向;軍閥把人命當草芥,動輒屠城;野蠻民族入侵,更是殺戮無數(北方的羯族甚至有吃人的習俗)。人民渴望和平寧靜的生活,他們從高祖輩開始盼望,到祖輩,到父輩,到兒孫輩,都沒有看到和平的希望。人間永無寧日,似乎人和人之間就要這樣一直爭鬥下去,這使百姓看不到一線光亮。
這是一個人的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漢末的戰爭摧毀了帝國的秩序,也摧毀了桎梏人性的種種束縛。明智的統治者唯才是舉,甚至一些“懷金盜嫂”之徒也可以走進廟堂。在君臣無常的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會在庸主面前唯唯諾諾,他們會尋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殘酷的殺戮讓很多文人看透了人間的無常,於是開始縱情山水,放蕩不羈,這就有了“竹林七賢”。仇恨使人爆發出讓人難以理解的殺傷力,十六國的悼武天王冉閔橫空出世。
中華文明並沒有因為這場大動亂滅絕。儘管常常危急如焚,只要有絲帛農耕,文明好像種子一樣扎到泥土裡,生根發芽,不過數十年又是鬱鬱蔥蔥。西晉滅亡時,很多人以為中原文明從此就要滅絕了。“神州陸沉”“荊棘銅駝”都是這個時代產生的哀悼文明淪陷的成語。但很快就有了“衣冠南渡”,原來的蠻荒之地被開墾出來,新的文明基地在江南建立起來;戰亂中很多人逃到甘肅西涼,那裡也成了文明繼續的地方;甚至那些只會騎馬射箭的少數民族,他們進入中原之後也很快就接受了先進的文化。時局一平定下來,統治者們和文人一樣吟詩唱和。
佛教真正撒播開來,是在這四百年混戰時代。眾多佛界高僧弘法中土,傳遞一種不同於儒道思想的人生理解。老百姓在痛苦不堪的時代從佛教中得到些許的心靈慰藉,文明倫理也以佛教化的形式繼續生存。野蠻只能從武力上征服,卻不能在道義上占上風,這其中有佛教的功勞。達摩祖師弘法中土,給中國本土佛教——禪宗播下了種子。佛教的發展一旦過分膨脹,就會引起其他教派的排斥和統治者的不滿。中國歷史上的“三武法難”,就有兩次發。生在這個時代。
四百年鐵血風雲,有殺戮、有戰爭、有醉酒、有詩歌、有講禪。幾十個民族在這數百年之間互相融合,為強盛的隋唐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後世統治者也從這幾百年學到了很多為政之道。今人對於這個大激盪時代,似乎除了“三國”時代較為熟悉,其他時代的故事卻少為人知。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讓我們走進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品讀這四百年來眾風雲人物在大時代舞台上的悲喜“演出”。
編著者
2011年8月

目錄

第一章 王綱解紐,天下大亂
(一)大漢王朝的喪鐘
(二)帝國的終結者——董卓
(三)各懷鬼胎的“愛國同盟軍”
(四)傀儡君主漢獻帝
(五)袁氏兩代,兄弟相爭
第二章 一時多少豪傑
(一)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二)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三)劉備躍馬據西川
(四)江東子弟多才俊
(五)于禁虧晚節,冷暖心自知
第三章 三足鼎立爭天下
(一)千古魏武任誰說
(二)輸掉家底的戰爭
(三)“本本主義”害死人
(四)吳大帝:從雄武到昏暴
(五)哀哉魏武孫,共赴高平陵
第四章 悲情的短暫統一
(一)屢叛不止的軍事重鎮
(二)亂世悲歌者:竹林七賢
(三)淒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
(四)司馬昭之心
(五)金陵王氣黯然收
第五章 國家初興氣象衰
(一)荒淫腐敗的新朝氣象
(二)警鐘:禿髮樹機能事件
(三)賈南風之亂
(四)最混亂的內戰——八王之亂
(五)匈奴王趁勢崛起
第六章 衣冠南渡時局艱
(一)永嘉之亂
(二)風雨飄搖,衣冠南渡
(三)文武雙全的亂世英雄
(四)庾亮逼反蘇峻
(五)桓溫消滅成漢
第七章 胡騎憑陵雜風雨
(一)從奴隸到皇帝
(二)前涼經略隴西
(三)名將謝艾保衛隴西
(四)冉閔殺胡
(五)羯族的衰亡
第八章 動盪不安的秦晉對峙
(一)庾氏家族的衰落
(二)桓溫北伐失利
(三)苻堅謀晉
(四)淝水大戰 (五)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九章 子弟相殘的宋齊王室
(一)劉裕北伐,揚威滅敵
(二)南北互侵,兵鋒相向
(三)自相殘殺的劉宋皇室
(四)劉宋詩人的創作
(五)短祚的南齊
第十章 雄極一時的北魏王朝
(一)拓跋魏北方雄起
(二)太武帝馬踏柔然,統一北方
(三)文明太后和孝文帝
(四)六鎮兵變,北方大亂
(五)一代梟雄爾朱榮
第十一章 南朝繁華的破滅
(一)“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二)侯景之亂
(三)侯景的覆滅
(四)江陵焚書的大悲劇
(五)庾信文章老更成
第十二章 北朝的急速更迭
(一)高歡建立東魏
(二)暴虐的高歡父子
(三)宇文泰經營西魏
(四)北周的興起
(五)北周統一北方
第十三章 天下重歸一統
(一)陳朝的建立
(二)衰亂動盪的小朝廷
(三)梵僧弘法中土
(四)楊堅代周建隋
(五)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