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與定向

徘徊篇——在兩種定向之間:從《論語》到理學一、跨文本詮釋二、融貫性詮釋三、兩種定向,兩種標準四、朱熹的努力與啟示後編 文本篇——《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詮釋問題一、相關文獻解讀二、雌性比喻的意義詮釋三、雌柔原則的現代啟示四、相關的詮釋學討論第八章 接轉篇——以《老子》之自然的詮釋為例一、“人文自然”的提出二、“人文自然”的三個層次三、人文自然與現代社會四、兩種定向之銜接和轉化第九章

作品目錄

內容提要
說明與致謝
引論:中國哲學之身份與詮釋學理論
一、中國哲學的三種身份
二、全面理解詮釋學理論
前編 縱橫反思
引言
第一章 傳統篇——注釋、詮釋,還是創構?
一、中國哲學發展的詮釋傳統
二、注釋的形式與思想的創造
三、哲學詮釋傳統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四、哲學詮釋傳統的成因、意義與局限
第二章 古今篇——“六經注我”還是“我注六經”?
一、“六經注我”與“我注六經”之歷史考察
二、“六經注我”、“我注六經”與兩種定向
三、兩種定向區分之必要與可能
四、詮釋學理論與學術的嚴肅性
第三章 中西篇——“以中釋中”還是“以西釋中”?
一、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
二、困難舉例之一:物質與精神的判斷
三、困難舉例之二:實然與應然的關照
四、面對困難的思考與探索
中編 定向古征
引言
第四章 定向篇——內在定向與外化實例:王弼與郭象
一、進入“實驗室條件”
二、文本性定向的外化代表:王弼《老子注》
三、表現性定向的外化代表:郭象《莊子注》
四、關於不同定向的解說
第五章 逆向篇——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從莊子到郭象
一、莊子之超越現實的逍遙
二、郭象之滿足現實的逍遙
三、對於逆向詮釋的兩種評價
四、郭象之詮釋學方法初探
第六章 徘徊篇——在兩種定向之間:從《論語》到理學
一、跨文本詮釋
二、融貫性詮釋
三、兩種定向,兩種標準
四、朱熹的努力與啟示
後編 定向今例
引言
第七章 文本篇——《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詮釋問題
一、相關文獻解讀
二、雌性比喻的意義詮釋
三、雌柔原則的現代啟示
四、相關的詮釋學討論
第八章 接轉篇——以《老子》之自然的詮釋為例
一、“人文自然”的提出
二、“人文自然”的三個層次
三、人文自然與現代社會
四、兩種定向之銜接和轉化
第九章 發微篇——道家式責任感與人際和諧
一、馬斯洛的啟示
二、道家式責任感的根據與內容
三、道家式責任感的特點
四、道家式責任感與人性假設
續編 現實取向
引言
第十章 分析篇——從老子理論看生態平衡
一、道家思想與生態問題的相關性
二、“道”作為宇宙統一性之根源的啟示
三、“自然”作為中心價值的啟示
四、“無為”作為原則性方法的啟示
第十一章 拓展篇——人文自然與人類和諧
一、老子之自然的理論意含
二、孔老相通及道家對理學的補正
三、關於霍布斯的“自然狀態”
四、人文自然與人類和諧
附錄:關於“反向格義”之討論的回應與思索
一、“反向格義,可不慎乎?”
二、“‘反向格義’不應該成為一種‘法病’”
三、“經學子學”還是“比較哲學”?
四、中國哲學:現代學術還是民族文化?
引用書目
人名及常用書名索引
概念術語索引
圖表目錄
中國哲學的三種身份示意圖引論
詮釋傳統與現代學術導向示意圖 第一章
關於兩種定向的一般表述(表格) 第二章
關於兩種定向的各種表述(表格) 第二章
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示意圖 第四章
經典詮釋傳統之內在定向及外化示意圖 第六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