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服

語出:(1).謂心口不一,與心志相違。《管子·法法》:“私議立則主道卑矣,況主倨傲易令,錯儀畫制,變易風俗,詭服殊説猶立?”《漢書·公孫弘傳》:“位在宰相封侯,而為布被脫粟之飯,奉祿以給故人賓客,無有所餘,可謂減於制度,而率下篤俗者也,與內富厚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者殊科。” 顏師古 註:“詭服,謂與心志相違也。”(2).謂假意服罪。《宋史·岳飛傳》:“諜冀緩死,即詭服。”

詭服
拼音:
解釋:1.謂心口不一�o與心志相違。 2.謂假意服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