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楹聯徵集活動

“走筆詩詞楹聯 禮讚偉大祖國”詩詞楹聯徵集活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黨建》雜誌社、中國網路電視台、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於2014年國慶節期間聯合開展“走筆詩詞楹聯 禮讚偉大祖國”詩詞楹聯徵集活動。

活動啟事

徵集主題

徵集活動以“禮讚新中國偉大成就”、“禮讚新中國創業精神”、“禮讚新中國英模人物”為內容主題 。

作品要求

詩詞創作要求為網友原創的格律詩或中小令詞,楹聯創作要求單聯字數為5字以上。每位參與者提交作品不限數量 。

徵集時間

2014年9月26日19:00至10月8日20:00 。

徵集方式

登入中國網路電視台同名活動專題,按照相關提示上傳作品。

優秀作品將於活動期間在中國網路電視台活動專題中進行展示,全國各地還將舉辦優秀作品朗誦活動。歡迎廣大網友踴躍參與 。

創作內容參考

“禮讚”新中國之成就篇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1949年12月11日,長江全線通航。

1950年1月1日,京漢、粵漢兩鐵路全線通車。

1950年1月15日,中科院接管的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完成一部250000:1的廣西全省地圖,是中國第一部面積最廣、最完整的地質圖。

1950年2月,人民郵政全面恢復,全國已解放的大小城市以及鄉村均可互通信件。

1950年8月1日,國內民用航空正式開航。

1951年9月20日,天津汽車配件廠製成兩輛吉普車、一輛旅行車,這是中國首次製造成功的汽車。

1952年8月1日,青島四方鐵路工廠製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八一號”。

1953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

1953年10月,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

1953年,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出版。

1954年7月26日,中國首批飛機製造成功,舉行試飛典禮。

1954年9月6日,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艘大客輪——“民群”號從上海起航,開始在長江航行。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6年5月25日,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復旦大學試製成功。

1956年6月7日,中國運動員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最輕量級舉重運動員陳鏡開雙手挺舉133公斤。

1956年7月13日,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批國產“解放”牌載重汽車。

1956年9月8日,中國自行研製新型噴氣式飛機成功。

1957年10月8日,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基本建成。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正式通車,全長1670餘米。

1958年1月1日,寶(雞)成(都)鐵路正式通車,全長668公里。

1958年3月11日,中國第一架半導體收音機在上海製造成功。

1958年4月,我國第一座飛彈、火箭發射試驗場開始建設。

1958年5月12日,中國第一部國產“東風”牌轎車在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

1958年6月16日,中國第一台重型拖拉機——“紅旗”80號誕生。

1958年8月1日,中國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在長春一汽製成。

1958年9月2日,中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正式播放。1978年5月1日改為中央電視台。

1959年4月5日,中國運動員容國團榮獲第二十五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這是中國運動員在體育比賽的世界錦標賽中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1959年7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地對地飛彈部隊組成。

1959年8月底,人民大會堂建成。

1959年9月13日,中國目前最大的客運火車站——北京站建成並交付使用。

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1959年9月22日,蘭青鐵路鋪軌到西寧,結束了青海沒有鐵路的歷史。

1959年9月25日,中國石油工人在東北找到工業性油流,該油田以“大慶”命名。

1959年11月1日,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在洛陽建成投產。

1959年11月17日,中國第一批高級照相機在天津試製成功。

1960年4月,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第一台機組開始發電。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從北坡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戰勝珠峰北坡天險。

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飛彈試驗成功。

1960年底,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獲得翻身解放。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成功。

1965年6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首次成功地給一名嚴重心臟病患者心臟內裝置了第一個中國自製的人造心臟瓣膜。

1965年12月7日,中國製成第一台大型折反射天文望遠鏡。

1966年5月,我國第一批國產“紅旗”高級轎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出廠。

1966年10月27日,我國在本國國土上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飛彈核武器試驗。

1966年12月23日,我國科學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結晶胰島素。

1968年1月,我國第一艘自行研究、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建成。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這是當時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

1969年9月23日,我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

1969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捷運線路(北京火車站至西郊蘋果園)建成。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全線長1085公里。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1973年12月31日,袁隆平等中國專家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強優勢的雜交水稻——秈型雜交水稻。

1974年8月1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

1975年2月4日,我國當時發電能力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劉家峽水電站全部建成。

197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工程全部完工並正式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電氣化鐵路,全長676公里。

1975年7月26日,“風暴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我國自行研製的衛星——重達1107公斤的“技術試驗衛星一號”成功。這次發射是我國首次把重量超過1噸的重型人造地球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975年11月26日,我國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1977年10月3日,新華社報導:數學家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的研究取得世界領先成就。

▶1978年3月31日,北京—喀拉蚩—亞的斯亞貝巴航線正式通航。這是中國通往非洲的第一條國際航空線,全程1萬多公里。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實踐號”和“向陽紅09號”調查船起航,參加首次全球大氣試驗。

▶1979年6月15日,時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在安徽鳳陽縣農村調查時,肯定了當地實行的“大包乾”生產責任制。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31日,三名中國潛水員在法國地中海畔的城市維爾弗朗什創造了一項潛海深度的世界紀錄。

▶1981年1月4日,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江截流戧堤勝利合龍,截流流量每秒4720立方米。

▶1982年6月16日,我國第一座斜拉橋——上海泖港公路大橋正式通車。

▶1982年7月14日,中國最大跨徑的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1983年9月1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引灤入津工程正式通水。

▶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獲得15枚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1984年9月,北京航空學院研製成功多用途無人駕駛飛機,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的一項空白。

▶1984年10月8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在北京成立。11月20日,中國首次赴南大洋、南極洲考察。1985年2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落成典禮在喬治島舉行。

▶1985年1月8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首次利用遙感技術完成全國土地資源調查。

▶1987年10月6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新館建成開館。新館建築規模屬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1987年11月7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首次分離成功愛滋病病毒。

▶1988年1月11日,新華社報導:我國衛星通信形成網路。

▶1988年3月10日,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誕生。

▶1988年5月5日,中國、日本和尼泊爾3國聯合登山隊12人全部登上珠穆朗瑪峰頂峰,其中6人在人類登山史上首次成功進行了南北大跨越,並且首次有計畫地實現了人類在頂峰上會師的目標。

▶1988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

▶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中國南極站郵政局同時成立。

▶1989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報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和上海細胞研究所合作研究得到了清晰的天然DNA(脫氧核糖核酸)圖像,這一成果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1989年11月13日,我國自製直徑2.16米的遠東地區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北京落成。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承辦的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並於12月19日開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91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銫原子基準鍾,其準確度相當於在十萬年內誤差一秒。

▶1991年5月1日,我國第一座跨海公路大橋——廈門大橋正式通車,全長6599米,主橋長2070米。

▶1991年7月9日,我國第一台載人式“水下機器人”研製成功。

▶1992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正式建立。

▶1995年5月1日,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落成並發射開播。

▶1995年5月6日,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的七名隊員經過13天徒步跋涉,把五星紅旗插到了北極點上。這是中國科學考察人員首次遠征北極點進行科學考察。

▶1995年7月13日,秦山核電站通過了國家工程竣工驗收。這是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結束了我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全線正式開通運營。京九鐵路北起北京西站,南至深圳,連線香港九龍。

▶1996年12月17日,我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正式通過了國家驗收。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1997年10月28日,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現大河截流。

▶1997年11月8日,長江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1997年,我國新增郵路33萬公里,使我國郵路總長達245萬公里。

▶1998年1月5日,“中國光明工程”正式啟動,將給7200萬無電人口送去光明和溫暖。

▶1999年8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以陳賽娟、陳國強、沈志祥、陳竺教授為首的研究組在白血病分化、凋亡基礎理論和臨床基因治療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白血病新型治療研究整體水平躍入世界領先地位。

▶1999年9月6日,中國第一長隧道——秦嶺隧道全線貫通,全長18.45公里。

▶1999年9月,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機(機身長18毫米,高5毫米,重100毫克)在上海交大研製成功。

▶1999年9月28日,中國懸索第一橋——江陰長江公路橋正式通車,全長3071米,總投資33.7億元。

▶1999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

▶1999年12月6日,南疆鐵路通車。該線東起吐魯番,西至南疆重鎮喀什,全長1446.371公里。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2000年4月,我國史學研究最高成就的《中國歷史大辭典》歷經22個春秋編纂而成。

▶2000年9月,夏商周斷代工程通過驗收。這個工程提出的新《夏商周年表》,被認為是迄今最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年代學研究成果。

▶2000年10月3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2000年11月29日,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我國第一台類人型機器人“先行者”在長沙首次亮相。

▶2000年12月18日,我國第一條國道主幹線京滬高速公路已經全線貫通,全長1262公里。

▶2001年10月13日,我國第一款通用式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龍芯”問世。

▶2001年12月10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在海南省舉行。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典禮舉行。

▶2003年1月7日,我國第一條跨海大通道(穿越瓊州海峽)正式開通。

▶2003年1月26日,台灣“中華航空公司”一包機在上海浦東機場降落,這是50多年來首架降落在祖國大陸的台灣民航客機。

▶2003年春天,全黨全國人民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成功送上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4年10月,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在美國舉行的紀念世界糧食日的儀式上,被授予世界糧食獎。此獎是國際上農業方面的最高榮譽。

▶2004年12月30日,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至上海)全線建成並正式運營。

▶2005年1月18日,中國南極內陸冰蓋崑崙科考隊確認找到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這是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

▶2005年1月24日,國航CA1087號航班飛往台北,開始了祖國大陸民航客機56年來的首次台灣之旅。

▶2005年6月15日,由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家李振聲院士主持選育的優質小麥新品系——“小偃81”,畝產突破千斤大關,平均畝產量達到565公斤,最高產量達617公斤。

▶2005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 3G手機基帶晶片在重慶誕生。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載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順利返回著陸。

▶200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廢止。

▶2006年1月22日,“大洋一號”科考船經過近300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各項任務,回到出發地青島。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全長1956公里。

▶2007年10月11日,我國科學家對外宣布,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2007年10月24日,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地球軌道。

▶2007年12月22日,南宋古船“南海1號”連同泥沙和整體包裹它的沉箱成功出水,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對古沉船實施整體打撈。

▶2007年底,“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基本貫通。

▶2008年4月,首列國產時速350公里CRH3“和諧號”動車組在中國北車集團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下線,標誌著中國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取得又一重大成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我國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也是第一次名列奧運會金牌榜首位。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載有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三名航天員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員首次實施空間出艙活動。

▶2008年12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2009年10月29日,我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成功。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也是由開發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當地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強烈地震;2010年8月7日23時40分,一場特大土石流災害襲擊甘肅舟曲。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譜寫了中國防災減災史上新的篇章。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界博覽會舉行。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開發中國家舉辦的註冊類世界博覽會。參觀人數達到7308萬人次,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的新紀錄。

▶2010年7月2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施工難度最大,被形象地比喻為“天路”的輸變電工程——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聯網工程在格爾木和拉薩同時開工。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2010年12月22日,目前世界最長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合龍貫通,該橋全長41.58千米。

▶2011年2月至3月,由於利比亞局勢混亂,中國政府盡全力緊急撤出在利比亞的全部僑民。這次行動共撤出35860人,這是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

▶2011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

▶2011年,城鎮化率超過50%,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歷史性變化。

▶2011年,勝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任務

▶2011年,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先後成功發射並順利交會對接

▶2011年,經過25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免除3000多萬名農村寄宿制學生住宿費,其中1228萬名中西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補助。

▶2011年,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繼續擴大,13億城鄉居民參保,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

▶2012年,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

▶2012年,殲十戰鬥機

▶2012年,十八大召開

▶2013年,糧食產量超過1.2萬億斤,實現“十連增”。

▶2013年,神舟十號遨遊太空

▶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登月

▶2013年,蛟龍深潛再創紀錄

▶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2013年,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如期完工。

▶2013年,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1萬公里,居世界首位。

編輯:居福

“禮讚”新中國之成就篇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1949年12月11日,長江全線通航。

▶1950年1月1日,京漢、粵漢兩鐵路全線通車。

▶1950年1月15日,中科院接管的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完成一部250000:1的廣西全省地圖,是中國第一部面積最廣、最完整的地質圖。

▶1950年2月,人民郵政全面恢復,全國已解放的大小城市以及鄉村均可互通信件。

▶1950年8月1日,國內民用航空正式開航。

▶1951年9月20日,天津汽車配件廠製成兩輛吉普車、一輛旅行車,這是中國首次製造成功的汽車。

▶1952年8月1日,青島四方鐵路工廠製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八一號”。

▶1953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

▶1953年10月,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

▶1953年,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出版。

▶1954年7月26日,中國首批飛機製造成功,舉行試飛典禮。

▶1954年9月6日,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艘大客輪——“民群”號從上海起航,開始在長江航行。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6年5月25日,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復旦大學試製成功。

▶1956年6月7日,中國運動員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最輕量級舉重運動員陳鏡開雙手挺舉133公斤。

▶1956年7月13日,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批國產“解放”牌載重汽車。

▶1956年9月8日,中國自行研製新型噴氣式飛機成功。

▶1957年10月8日,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基本建成。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正式通車,全長1670餘米。

▶1958年1月1日,寶(雞)成(都)鐵路正式通車,全長668公里。

▶1958年3月11日,中國第一架半導體收音機在上海製造成功。

▶1958年4月,我國第一座飛彈、火箭發射試驗場開始建設。

▶1958年5月12日,中國第一部國產“東風”牌轎車在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

▶1958年6月16日,中國第一台重型拖拉機——“紅旗”80號誕生。

▶1958年8月1日,中國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在長春一汽製成。

▶1958年9月2日,中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正式播放。1978年5月1日改為中央電視台。

▶1959年4月5日,中國運動員容國團榮獲第二十五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這是中國運動員在體育比賽的世界錦標賽中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1959年7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地對地飛彈部隊組成。

▶1959年8月底,人民大會堂建成。

▶1959年9月13日,中國目前最大的客運火車站——北京站建成並交付使用。

▶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1959年9月22日,蘭青鐵路鋪軌到西寧,結束了青海沒有鐵路的歷史。

▶1959年9月25日,中國石油工人在東北找到工業性油流,該油田以“大慶”命名。

▶1959年11月1日,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在洛陽建成投產。

▶1959年11月17日,中國第一批高級照相機在天津試製成功。

▶1960年4月,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第一台機組開始發電。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從北坡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戰勝珠峰北坡天險。

▶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飛彈試驗成功。

▶1960年底,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獲得翻身解放。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成功。

▶1965年6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首次成功地給一名嚴重心臟病患者心臟內裝置了第一個中國自製的人造心臟瓣膜。

▶1965年12月7日,中國製成第一台大型折反射天文望遠鏡。

▶1966年5月,我國第一批國產“紅旗”高級轎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出廠。

▶1966年10月27日,我國在本國國土上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飛彈核武器試驗。

▶1966年12月23日,我國科學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結晶胰島素。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在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

▶1968年1月,我國第一艘自行研究、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建成。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這是當時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

▶1969年9月23日,我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

▶1969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捷運線路(北京火車站至西郊蘋果園)建成。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全線長1085公里。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1973年12月31日,袁隆平等中國專家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強優勢的雜交水稻——秈型雜交水稻。

▶1974年8月1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

▶1975年2月4日,我國當時發電能力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劉家峽水電站全部建成。

▶197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工程全部完工並正式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電氣化鐵路,全長676公里。

▶1975年7月26日,“風暴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我國自行研製的衛星——重達1107公斤的“技術試驗衛星一號”成功。這次發射是我國首次把重量超過1噸的重型人造地球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975年11月26日,我國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1977年10月3日,新華社報導:數學家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的研究取得世界領先成就。

▶1978年3月31日,北京—喀拉蚩—亞的斯亞貝巴航線正式通航。這是中國通往非洲的第一條國際航空線,全程1萬多公里。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實踐號”和“向陽紅09號”調查船起航,參加首次全球大氣試驗。

▶1979年6月15日,時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在安徽鳳陽縣農村調查時,肯定了當地實行的“大包乾”生產責任制。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31日,三名中國潛水員在法國地中海畔的城市維爾弗朗什創造了一項潛海深度的世界紀錄。

▶1981年1月4日,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江截流戧堤勝利合龍,截流流量每秒4720立方米。

▶1982年6月16日,我國第一座斜拉橋——上海泖港公路大橋正式通車。

▶1982年7月14日,中國最大跨徑的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1983年9月1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引灤入津工程正式通水。

▶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獲得15枚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1984年9月,北京航空學院研製成功多用途無人駕駛飛機,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的一項空白。

▶1984年10月8日,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在北京成立。11月20日,中國首次赴南大洋、南極洲考察。1985年2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落成典禮在喬治島舉行。

▶1985年1月8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首次利用遙感技術完成全國土地資源調查。

▶1987年10月6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新館建成開館。新館建築規模屬世界第二,亞洲第一。

▶1987年11月7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首次分離成功愛滋病病毒。

▶1988年1月11日,新華社報導:我國衛星通信形成網路。

▶1988年3月10日,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誕生。

▶1988年5月5日,中國、日本和尼泊爾3國聯合登山隊12人全部登上珠穆朗瑪峰頂峰,其中6人在人類登山史上首次成功進行了南北大跨越,並且首次有計畫地實現了人類在頂峰上會師的目標。

▶1988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

▶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落成,中國南極站郵政局同時成立。

▶1989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報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和上海細胞研究所合作研究得到了清晰的天然DNA(脫氧核糖核酸)圖像,這一成果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1989年11月13日,我國自製直徑2.16米的遠東地區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北京落成。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承辦的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並於12月19日開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91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銫原子基準鍾,其準確度相當於在十萬年內誤差一秒。

▶1991年5月1日,我國第一座跨海公路大橋——廈門大橋正式通車,全長6599米,主橋長2070米。

▶1991年7月9日,我國第一台載人式“水下機器人”研製成功。

▶1992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正式建立。

▶1995年5月1日,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落成並發射開播。

▶1995年5月6日,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的七名隊員經過13天徒步跋涉,把五星紅旗插到了北極點上。這是中國科學考察人員首次遠征北極點進行科學考察。

▶1995年7月13日,秦山核電站通過了國家工程竣工驗收。這是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結束了我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全線正式開通運營。京九鐵路北起北京西站,南至深圳,連線香港九龍。

▶1996年12月17日,我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正式通過了國家驗收。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1997年10月28日,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現大河截流。

▶1997年11月8日,長江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1997年,我國新增郵路33萬公里,使我國郵路總長達245萬公里。

▶1998年1月5日,“中國光明工程”正式啟動,將給7200萬無電人口送去光明和溫暖。

▶1999年8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以陳賽娟、陳國強、沈志祥、陳竺教授為首的研究組在白血病分化、凋亡基礎理論和臨床基因治療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使我國白血病新型治療研究整體水平躍入世界領先地位。

▶1999年9月6日,中國第一長隧道——秦嶺隧道全線貫通,全長18.45公里。

▶1999年9月,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機(機身長18毫米,高5毫米,重100毫克)在上海交大研製成功。

▶1999年9月28日,中國懸索第一橋——江陰長江公路橋正式通車,全長3071米,總投資33.7億元。

▶1999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

▶1999年12月6日,南疆鐵路通車。該線東起吐魯番,西至南疆重鎮喀什,全長1446.371公里。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2000年4月,我國史學研究最高成就的《中國歷史大辭典》歷經22個春秋編纂而成。

▶2000年9月,夏商周斷代工程通過驗收。這個工程提出的新《夏商周年表》,被認為是迄今最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年代學研究成果。

▶2000年10月3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2000年11月29日,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我國第一台類人型機器人“先行者”在長沙首次亮相。

▶2000年12月18日,我國第一條國道主幹線京滬高速公路已經全線貫通,全長1262公里。

▶2001年10月13日,我國第一款通用式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龍芯”問世。

▶2001年12月10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在海南省舉行。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典禮舉行。

▶2003年1月7日,我國第一條跨海大通道(穿越瓊州海峽)正式開通。

▶2003年1月26日,台灣“中華航空公司”一包機在上海浦東機場降落,這是50多年來首架降落在祖國大陸的台灣民航客機。

▶2003年春天,全黨全國人民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成功送上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4年10月,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在美國舉行的紀念世界糧食日的儀式上,被授予世界糧食獎。此獎是國際上農業方面的最高榮譽。

▶2004年12月30日,西氣東輸工程(新疆輪南至上海)全線建成並正式運營。

▶2005年1月18日,中國南極內陸冰蓋崑崙科考隊確認找到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這是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

▶2005年1月24日,國航CA1087號航班飛往台北,開始了祖國大陸民航客機56年來的首次台灣之旅。

▶2005年6月15日,由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家李振聲院士主持選育的優質小麥新品系——“小偃81”,畝產突破千斤大關,平均畝產量達到565公斤,最高產量達617公斤。

▶2005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 3G手機基帶晶片在重慶誕生。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載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順利返回著陸。

▶200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廢止。

▶2006年1月22日,“大洋一號”科考船經過近300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各項任務,回到出發地青島。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全長1956公里。

▶2007年10月11日,我國科學家對外宣布,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2007年10月24日,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地球軌道。

▶2007年12月22日,南宋古船“南海1號”連同泥沙和整體包裹它的沉箱成功出水,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對古沉船實施整體打撈。

▶2007年底,“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基本貫通。

▶2008年4月,首列國產時速350公里CRH3“和諧號”動車組在中國北車集團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下線,標誌著中國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取得又一重大成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我國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也是第一次名列奧運會金牌榜首位。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載有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三名航天員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員首次實施空間出艙活動。

▶2008年12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2009年10月29日,我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成功。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也是由開發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當地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強烈地震;2010年8月7日23時40分,一場特大土石流災害襲擊甘肅舟曲。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譜寫了中國防災減災史上新的篇章。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界博覽會舉行。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開發中國家舉辦的註冊類世界博覽會。參觀人數達到7308萬人次,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的新紀錄。

▶2010年7月2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施工難度最大,被形象地比喻為“天路”的輸變電工程——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聯網工程在格爾木和拉薩同時開工。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2010年12月22日,目前世界最長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合龍貫通,該橋全長41.58千米。

▶2011年2月至3月,由於利比亞局勢混亂,中國政府盡全力緊急撤出在利比亞的全部僑民。這次行動共撤出35860人,這是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

▶2011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

▶2011年,城鎮化率超過50%,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一個歷史性變化。

▶2011年,勝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任務

▶2011年,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先後成功發射並順利交會對接

▶2011年,經過25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免除3000多萬名農村寄宿制學生住宿費,其中1228萬名中西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補助。

▶2011年,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繼續擴大,13億城鄉居民參保,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

▶2012年,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

▶2012年,殲十戰鬥機

▶2012年,十八大召開

▶2013年,糧食產量超過1.2萬億斤,實現“十連增”。

▶2013年,神舟十號遨遊太空

▶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登月

▶2013年,蛟龍深潛再創紀錄

▶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2013年,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如期完工。

▶2013年,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1萬公里,居世界首位。

編輯:居福

“禮讚”新中國之人物篇

1.丁曉兵(1965~,1984年入黨)

2.馬萬水(1923~1961,1950年入黨)

3.馬永順(1914~2000,1951年入黨)

4.馬恆昌(1906~1985,1949年入黨)

5.馬海德(1910~1988,1937年入黨)

6.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7.孔祥瑞(1955~,1984年入黨)

8.孔繁森(1944~1994,1966年入黨)

9.文花枝(1982~,2006年入黨)

10.方永剛(1963~2008,1992年入黨)

11.方紅霄(1970~,1991年入黨)

12.毛岸英(1922~1950,1943年加入聯共(布),後來回國後轉為中共黨員)

13.王傑(1942~1965,犧牲後追認)

14. 王選(1937~2006)

15.王瑛 (1961~2008,1986年入黨)

16.王樂義(1941~,1965年入黨)

17.王有德(1954~,1981年入黨)

18.王啟民(1937~,1978年入黨)

19.王進喜(1923~1970,1956年入黨)

20.王順友(1965~,2003年入黨)

21.鄧平壽(1955~2007,1975年入黨)

22.鄧建軍(1969~,1992年入黨)

23.鄧稼先(1924~1986)

24.叢飛(1969~2006,2005年入黨)

25.包起帆(1951~,1984年入黨)

26.史光柱(1963~,1984年入黨)

27.史來賀(1930~2003,1949年入黨)

28.葉欣(1956~2003,1996年入黨)

29.甘遠志(1965~2004,1975年入黨)

30.申紀蘭(1929~,1953年入黨)

31.白芳禮(1913~2005)

32.任長霞(1964~2004,1992年入黨)

33.劉文學(1945-1959)

34.劉英俊(1945~1966,1966年入黨)

35.華羅庚(1910~1985,1979年入黨)

36.向秀麗(1933~1959,1958年入黨)

37.廷·巴特爾(1955~,1981年入黨)

38.許振超(1950~,1994年入黨)

39.達吾提·阿西木(1952~,1986年入黨)

40.邢燕子(1941~,1959年入黨)

41.吳大觀 (1916~2009,1949年入黨)

42.吳仁寶(1928~2013,1954年入黨)

43.吳天祥(1944~,1964年入黨)

44.吳金印(1942~,1960年入黨)

45.吳登雲(1940~,1975年入黨)

46.宋魚水(1966~,1988年入黨)

47.張華(1958~1982,1979年入黨)

48.張雲泉(1948~,1968年入黨)

49.張秉貴(1918~1987,1958年入黨)

50.張海迪(1955~,1982年入黨)

51.時傳祥(1915~1975,1956年入黨)

52.李四光(1889~1971,1958年入黨)

53.李春燕(1977~,2005年入黨)

54.李桂林(1967~)、陸建芬(1966~)夫婦

55.李素芝(1954~,1971年入黨)

56.李夢桃(1948~,1985年入黨)

57.李登海(1949~,1976年入黨)

58.楊利偉(1965~,1988年入黨)

59.楊懷遠(1937~,1958年入黨)

60.楊根思(1922~1950,1945年入黨)

61.蘇寧(1953~1991,1973年入黨)

62.谷文昌(1915~1981,1943年入黨)

63.邰麗華(1976~)

64.邱少雲(1926~1952,1952年入黨)

65.邱光華(1957~2008,1976年入黨)

66.邱娥國 (1946~,1967年入黨)

67.陳景潤(1933~1996)

68.麥賢得(1945~,1965年入黨)

69.孟泰(1898~1967,1949年入黨)

70.孟二冬(1957~2006,1984年入黨)

71.林浩(1999~)

72.林巧稚(1901~1983)

73.林秀貞(1946~,1971年入黨)

74.歐陽海(1940~1963,1960年入黨)

75.羅映珍(1980~,2001年入黨)

76.羅健夫(1935~1982,1959年入黨)

77.羅盛教(1931~1952)

78.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1952 ~,1971年入黨;玉榮,1955~,1974年入黨)

79.趙夢桃(1935~1963,1953年入黨)

80.鍾南山 (1936~,1965年入黨)

81.唐山十三農民

82.容國團(1937~1968,1965年入黨)

83.徐 虎(1950~,1986年入黨)

84.秦文貴(1961~,1987年入黨)

85.袁隆平(1930~)

86.錢學森(1911~2009,1959年入黨)

87.常香玉(1923~2004,1959年入黨)

88.黃繼光(1931~1952,1953年入黨)

89.彭加木(1925~1980,1953年入黨)

90.焦裕祿(1922~1964,1946年入黨)

91.蔣築英(1938~1982,1982年入黨)

92.謝延信(1952~)

93.韓素雲(1961~,1995年入黨)

94.竇鐵成(1956~,1986年入黨)

95.賴寧(1973~1988)

96.雷鋒 (1940~1962,1960年入黨)

97.譚彥(1960~2004,1960年入黨)

98.譚千秋(1957~2008,1992年入黨)

99.譚竹青(1931~2005,1975年入黨)

100.樊錦詩(1938~,1974年入黨)‘

101.張雅琴(1954 ~2009,1978年入黨)

102.李林森(1969~,1994年入黨)

103.葉志平(1953~2011,1985年入黨)

104.詹紅荔(1963~,1992年入黨)

105.孟祥民(1963~2011,1985年入黨)

106.賈元友(1980~,2001年入黨 )

107.張麗莉(1984~,2012年入黨)

108.侯伯宇(1930~2010,1980年入黨)

109.楊兆順(1957~,1988年入黨)

110.林俊德(1938~2012,)

111.劉珪(1980~,2005年入黨)

112.菊美多吉(1979~2012,2003年入黨)

113.李新民(1967~,1994年入黨)

114.黎介壽(1924~,1979年入黨)

115.蘭 輝(1965~2013,1992年入黨)

116.郭毅力(1958~2013,1975年入黨)

117.沈浩(1964~2009,1986年入黨)

118.郭明義(1958~,1980年入黨)

119.莊仕華(1955~,1976年入黨)

120.周恩義(1949~,1960年入黨)

121.羅陽(1961~2012,1986年入黨)

122.龔全珍(1923~,1949年入黨)

123.朱彥夫(1933~,1949年入黨)

124.蘇和(1947~,1981年入黨)

125.趙亞夫(1941~,1966年入黨)

126.徐克成(1940~,1970年入黨)

127.孫波(1973~,2001年入黨)

編輯:居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