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樂的融通

詩畫樂的融通

《詩畫樂的融通》是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新。

內容介紹

詩、畫、樂的融通,ISBN:9787516104934,作者:王新 著

作者介紹

王新,男(1979——)湖南寧鄉人,有騾子脾氣,一本正經做學問,閒閒散散著文章。 現為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講師,上海市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獲得者,雲南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主持雲南大學精品課程1門,校級、省級課題4項,獲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人民文學等全國文章獎勵5項,在各大報刊發表學術論文、作品200多篇,從事圖像理論與古典詩畫研究。

目錄

導論:20世紀的思想轉向與藝術學視野
第一編 造型藝術的看、聽、摸
第一章 撫摸的細節
一 以手為先的場域化藝術創造
二 古典藝術中的默會傳統研究
三 藝術中的“逸出”現象研究
四 趙孟頫的“矛盾”藝術研究
第二章 傾聽的意境
一 文人畫的音樂精神
二 繪畫中的傾聽之境
三 蒙克與魯迅的波盪意象
四 圖像中的神性精神貌相
第三章 詩畫的互文
一 詩畫融通的藝術形式分析
二 藝術批評中圖文關係分析
三 李煜詞風之變的視覺性研究
四 史蒂文森之詩與塞尚之畫比較
五 詩話:詩畫融通的批評
六 詞話:繪畫品讀的視角
第四章 他者的眼光
一 風水學視野下的古典美學範疇生成
二 現象學視野下的齊白石藝術創造
三 生態美學視野下的公共藝術創作
四 博雅教育視野下的大學校園公共藝術
五 上海曹楊新村公共藝術實踐述評
第二編 思想史視野里的當代中國藝術流變——以“問題”為綱的觀照(1978—2000)
第一章 方法之變
一 藝術與思想的親緣
二 中國問題與情境
第二章 流變一(1980年代)
一 世俗人(1978~1981)
二 人道人(1981~1983)
三 理性人(1984~1989)
四 諍性人(1984~1989)
第三章 流變二(1990年代)
一 社會人(1990~1993)
二 市場人(1993~1995)
三 民族人(1995~2000)
四 民主人(1997~2000)
第四章 嬗變(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
一 知識分子由“立法者”變為“闡釋者”
二 思想話語由宏大敘事轉變為個人敘事
三 公共空間轉變為各自為政的割據“圈子”
第三編 新中國藝術教育中的“德國學派"研究——以全顯光與舒傳曦的藝術教育思想及實踐為例
第一章 “德國學派”的事實與內涵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德國學派”的事實性存在與內涵
三 已有研究概況及本書的研究創新
第二章 藝之源:在德國思想的浩瀚蒼穹下
一 萊比錫版畫與書籍藝術學院的古典教育傳統
二 德國藝術傳統
第三章 藝之技:“德國學派”基礎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 素描教學
二 色彩教學
三 教學模式
第四章 藝之境:創化中西的求索
一 輾轉中西、自由取予的從藝經歷
二 藝術技術修煉:重疊的厚味與寸度
三 創造態勢“含蓄”:漸入佳境與意在筆後
四 藝術意境圓成:磅礴天地的生動與渾茫
第五章 定位與影響:寂寞余花老更紅
一 素描教學在融創中西的歷史譜系中
二 藝術創造理論的教育價值
三 “德國學派”的教育實績
四 結論:美術教育史上的失蹤者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