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騷客的中國史

詩人騷客的中國史

《詩人騷客的中國史》是2012年1月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逸。

內容簡介

《詩人騷客的中國史》通過一百零八首詠史詩,勾勒出歷史的一百零八個片斷,是一部白描式的中國史。 在這本書里,作者試圖和讀者一起,沿著詩人騷客們讀史的心跡,在他們對歷史的經歷、記憶、想像和沉思中重溫中國歷史的一百零八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片斷,並在這一百零八個片斷中感受歷史。

作者簡介

劉逸,海南省樂東縣人。1998年1月起從事出版工作,致力於推出普及性文史讀物,編輯出版《亞洲史》《非洲史》《拉丁美洲史》《中醫史》《世界探險史》等圖書。在《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圖書商報》《中國圖書評論》《出版廣角》《現代出版》《出版參考》《書屋》等多家報刊發表出版論文和書評多篇。

圖書目錄

1.胡 曾:《涿鹿》——

黃帝戰蚩尤的戰場 / 1

2.胡 曾:《不周山》——

共工與顓頊爭帝 / 5

3.蘇 轍:《塗山》——

見證大禹的愛情與事業的地方 / 8

4.柴 望:《夢傅說》——

商代帝王武丁“夢中得聖” / 11

5.汪 遵:《比干墓》——

最忠誠的臣子、最無畏的勸諫和最悲慘的死 / 15

6.鄭思肖:《呂望垂釣》——

姜太公釣魚,周文王上鉤 / 18

7.胡 曾:《孟津》——

牧野之戰,周武王和他的聯軍會師滅商 / 22

8.王 維:《息夫人》——

一個古代烈女的瞬間形象 / 25

9.曹 植:《三良》——

秦穆公的死以及慘烈的陪葬 / 28

10.李商隱:《夢澤》——

帝王、宮女和臣民都在渴求“細腰” / 31

11.高 啟:《讀史》——

晏子不給孔子分田 / 34

12.李隆基:《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孔聖人一生很艱辛 / 37

13.周 曇:《顏回》——

“復聖”的貧困生活 / 40

14.胡 曾:《柏舉》——

吳楚交兵,伍子胥鞭屍楚平王 / 43

15.元 稹:《楚歌》(選一)——

申包胥哭出救兵 / 46

16.陸龜蒙:《吳宮懷古》——

西施不是吳國敗亡的“禍水” / 49

17.王十朋:《大夫種》——

帝王賜劍,功臣自殺 / 53

18.胡 曾:《武關》——

不聽屈原勸告的楚懷王在經歷了扣留和逃亡後死在異國 / 56

19.王安石:《孟子》——

“亞聖”的著作使失敗的改革家得到慰藉 / 59

20.王安石:《蘇秦》——

一代縱橫家不甘寂寞的“家庭原因” / 62

21.周 曇:《屈原》——

中國第一位大詩人死於他的獨自清醒 / 66

22.曹 鄴:《過白起墓》——

一個殺人無數的戰將被他的主子逼死了 / 69

23.高 適:《詠史》——

范雎和須賈的“舊情” / 72

24.李 贄:《詠史》——

看門人、屠夫和信陵君一起“竊符救趙” / 75

25.汪 遵:《聊城》——

魯仲連的一封信攻破了一代名將久攻不破的城門 / 78

26.陳 孚:《博浪沙》——

張良狙擊秦始皇 / 81

27.丁堯臣:《阿房》——

阿房宮是壯麗的,但不持久;持久的是文化和思想 / 84

28.胡 曾:《上蔡》——

臨刑的政客無限懷念從前平淡而美好的日子 / 87

29.何士顒:《項羽》——

西楚霸王能伸不能屈 / 91

30.文 同:《讀史》——

劉邦用反間計贏得天下 / 94

31.曹雪芹:《虞姬》——

她死在一段曠絕千古的愛情里 / 97

32.唐彥謙:《仲山》——

不平凡的劉邦之死和他平凡的哥哥劉仲之死沒有什麼不同 / 100

33.張方平:《歌風台》——

劉邦在《大風歌》里說了假話 / 103

34.王禹偁:《滎陽懷古》——

劉邦逃離滎陽,他的替身紀信被項羽燒死 / 106

35.胡 曾:《圯橋》——

青年時代的張良具備了堅忍的性格 / 109

36.李商隱:《賈生》——

皇帝關心鬼神不關心老百姓 / 112

37.黃 滔:《司馬長卿》——

司馬相如因後宮爭寵而得到巨額稿酬 / 116

38.李 賀:《馬詩》(選一)——

漢武帝的兩個“愚惑”的“企盼” / 119

39.虞 羲:《詠霍將軍北伐》——

年輕虎將的短暫人生 / 122

40.杜 牧:《邊上聞胡笳》(選一)——

蘇武那十九年是怎么過的 / 126

41.王 叡:《解昭君怨》——

王昭君還是嫁出去的好 / 129

42.胡 曾:《銅柱》——

伏波將軍馬援悲涼的身後事 / 132

43.洪 升:《釣台》——

劉秀成了光武帝,他想起了老相識嚴子陵 / 135

44.蘇 軾:《郿塢》——

董卓被人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暴屍街頭 / 138

45.王士禎:《官渡》——

沒有這一戰,也沒有曹植的名篇《洛神賦》 / 141

46.袁 枚:《孫夫人》——

劉備在婚床上夢見了荊州 / 144

47.陳 豪:《讀〈三國志〉》(選一)——

赤壁之戰中的魯肅 / 147

48.王士禎:《詠史小樂府二十四首》(選一)——

“鳳雛”龐統在落鳳坡鳳落 / 150

49.杜 甫:《八陣圖》——

劉備的慘敗和諸葛亮的遺憾 / 153

50.胡 曾:《西園》——

鄴下文人的雅興 / 157

51.李清照:《詠史》——

嵇康的氣節 / 160

52.汪紹焻:《劉伯倫》——

酒仙究竟是醉還是醒 / 164

53.許 渾:《金谷園》——

西晉大富豪石崇的愛妾綠珠墜樓身亡背後的人與事 / 167

54.胡 曾:《華亭》——

陸機再也聽不見白鶴的叫聲了 / 170

55.袁 枚:《蘭亭》——

一代名士的風雲際會 / 174

56.胡 曾:《東山》——

謝安的個人生活片斷 / 178

57.秋 瑾:《謝道韞》——

“詠絮才”的婚姻生活 / 181

58.龍 燮:《詠史》——

淝水之戰,是謝安的高明還是苻堅的無能 / 185

59.胡 曾:《彭澤》——

陶淵明的縣令生涯 / 188

60.劉禹錫:《經檀道濟故壘》——

劉義康枉殺檀道濟 / 192

61.李商隱:《北齊二首》(選一)——

北齊後主在享受閨房之樂和狩獵野趣之時亡國 / 195

62.許 渾:《陳宮怨》——

隋兵已到石頭城,宮中猶唱“後庭花” / 198

63.李商隱:《隋宮》——

隋煬帝的排場 / 201

64.王國維:《讀史》(選一)——

盛唐的景象 / 204

65.王 惲:《讀唐武后曌紀》——

武則天殘殺親生骨肉 / 207

66.楊維楨:《喬家妾》——

又是一個堅貞不屈的女子 / 210

67.杜 牧:《過勤政樓》——

唐玄宗曾經“勤政務本” / 212

68.鄧子龍:《萬人冢》——

唐玄宗討伐南詔的慘重代價 / 216

69.王 維:《哭孟浩然》——

孟浩然和他的朋友們 / 219

70.白居易:《李白墓》——

詩界仙人的囚徒遭遇 / 222

71.曾 鞏:《顏碑》——

大書法家顏真卿在平叛前線以身殉職 / 226

72.鄭板橋:《肅宗》——

叛軍“餘孽”還囂張,皇帝卻過上“太平”生活 / 230

73.許 瑤:《題懷素上人草書》——

“醉僧”的書法境界 / 233

74.王 建:《寄蜀中薛濤校書》——

一代風流才女的世界 / 236

75.張維屏:《白香山》——

白居易的政治聲望和人生態度 / 239

76.王安石:《讀開成事》——

唐文宗對宦官無奈 / 242

77.張 喬:《河湟舊卒》——

老兵的經歷和大唐王朝的命運 / 245

78.李 白:《哭晁卿衡》——

李白“詩悼”晁衡 / 248

79.程 庭:《詠史》——

唐昭宗被“挾”的心情 / 251

80.程 庭:《詠史》——

唐末大將李克用的軍威 / 254

81.王士禎:《南唐後主祠》——

李煜的“佛事” / 257

82.張 栻:《題〈王介甫游鐘山圖〉後》——

王安石的閒居生活 / 261

83.黃庭堅:《題子瞻〈枯木〉》——

朋友眼中的蘇軾 / 264

84.成 鷲:《讀〈宋史〉偶筆》——

蘇軾與程頤的過節 / 267

85.楊 森:《秋江獨釣圖》——

宋徽宗閒適高遠的畫作和他危機四伏的江山 / 271

86.劉子翬:《汴京紀事》(選一)——

李師師容顏憔悴,風韻不再 / 274

87.柴靜儀:《黃天盪》——

黃天盪之戰中的梁紅玉 / 277

88.袁 枚:《謁岳王墓十五絕句》(之一)——

施全刺殺秦檜未遂 / 281

89.歸有光:《宋康王乘龍渡河》——

逃亡的天子 / 284

90.鄭板橋:《紹興》——

趙構的心病 / 288

91.汪元量:《醉歌十首》(選一)——

謝太后和李庭芝的1276年 / 292

92.無名氏:《譏賈平章》——

襄陽告急,太師行樂 / 295

93.周所立:《康浪山歌》——

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激戰 / 298

94.任 滈:《土木驛》——

明英宗親征的往事 / 301

95.方肇夔:《桃花塢吊唐六如墓》——

唐伯虎是孤獨的 / 305

96.湯顯祖:《嘆卓老》——

李贄的性格 / 309

97.陳 第:《送戚都護歸田》——

張居正去世,戚繼光解甲 / 312

98.沈德符:《天啟宮詞》(選一)——

奶媽和宦官左右了明熹宗的朝廷 / 314

99.蔣士銓:《五人墓》——

1626年,不能忘卻的紀念 / 317

100.靳榮藩:《詠史》——

清兵攻陷杭州,明朝“孤臣”絕食身亡 / 320

101.全祖望:《題史閣部傳後》——

1645年,一位忠臣與一座孤城 / 323

102.李興元:《金剛吟刺吳三桂》——

吳三桂與李興元的仇怨 / 326

103.屈大均:《哭顧征君寧人》(選一)——

不忘興復的大學者無力回天 / 328

104.玄 燁:《賜施琅詩》——

鄭成功的舊部再次收復台灣 / 331

105.張 洵:《書感》——

林則徐禁菸蒙冤加快了清朝的頹敗 / 334

106.梁啓超:《舟泊馬關》——

梁啓超來到“傷心之地” / 338

107.康有為:《失題》——

“康梁”最後在政治上決裂 / 342

108.湯國梨:《重陽聞武昌起義》——

1911年,那個令人心花怒放的秋天 / 345

後記 / 3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