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素

詞素是從詞或詞幹的直接成分的角度來確定的音義結合體,它不一定是最小的音義結合成分,而詞內的語素只從是否最小的音義結合成分來確定。詞素構成詞有兩種情況:一、一個詞素單獨構成一個詞。漢語中一般一個漢字是一個詞素,漢語的構詞法屈折法幾乎沒有,絕大多數是合成法。我們轉而從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組合合法性和句法結構中組合規則上考察和區分詞的類型。因為漢字的語言學特點,使得我們對漢語詞素的認知起到了巨大作用,假設一個人從小是以拼音符號形式書寫的漢語,可能對詞類認識會和現在有所不同。

字詞關係

詞素與字的關係

字和詞素實際上不是一一對應的。一、有的漢字實際上代表著幾個不同的詞素。如:“副”這個字就起碼代表三個詞素——“副1”:表示“第二的、次級的”的意思;“副2”:表示“相配、相稱”的意思;“副3”:表示某種事物的計量單位。二、同一詞素也可以同時由不同的漢字來表示,如:“來吧”的“吧”也可以寫成“罷”。三、一個漢字還可以包含兩個詞素。如:“倆”、“仨”,它們實際上分別都包含了兩個詞素“兩個”、“三個”。四、有些漢字在某些場合代表詞素,在某些場合又不代表詞素。如:“沙”“巧”“馬”等字在“泥沙”“恰巧”“馬路”里,它們有意義,都分別是詞素;可是在“沙發”“朱古力”“馬達”里,它們都不表示意義,都不是詞素,只是作為一個音節的代表。

詞素與詞的關係

詞素與詞的關係那就是“詞素的功能是構成詞”。詞素構成詞有兩種情況:一、一個詞素單獨構成一個詞。如:“她不吃魚。”這句話里,“她”、“不”、“吃”、“魚”每一個詞都是由一個詞素構成的。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素構成一個詞。如:“人民、機器、計算機、來得及”等。

意義

漢語中一般一個漢字是一個詞素,漢語的構詞法屈折法幾乎沒有,絕大多數是合成法。我們單純地從漢字與漢字組合中,發現不了外現的標記,因此是很難判斷詞的類別。我們轉而從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組合合法性和句法結構中組合規則上考察和區分詞的類型。如果對漢語的詞類進行分析研究,首先需要研究者具備對那些規則的知識,這與我們看到英語單詞,可以了解單詞類型的經驗有所不同。

如果解決漢語中的詞素問題,即發現詞素的表征特點,這對於漢語詞類研究應該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漢字的語言學特點,使得我們對漢語詞素的認知起到了巨大作用,假設一個人從小是以拼音符號形式書寫的漢語,可能對詞類認識會和現在有所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