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杏虎烈士

許杏虎烈士,男,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東歐語系塞爾維亞語專業,中國共產黨黨員,《光明日報》駐貝爾格勒首席記者,1999年5月8日犧牲。

中國共產黨黨員、《光明日報》駐貝爾格勒首席記者。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我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的飛彈襲擊中不幸遇難,以身殉職。 許杏虎1986年7月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東歐語系塞爾維亞語專業,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優秀大學生。大學畢業後他分配到《光明日報》國際部。在國內工作期間,他長期從事夜班編輯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謙遜好學,不知疲倦,為《光明日報》的國際宣傳報導做出了重要貢獻。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他赴南斯拉夫進修塞爾維亞語。1998年7月起,受報社委派攜妻子朱穎赴南聯盟工作。 許杏虎赴南後就面臨科索沃問題,他深入了解當地情況,認真研究形勢,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環境並全身心投入了報導工作,截至北約對南聯盟動武前,他已發表了90餘篇有關訊息和分析文章。在北約轟炸南聯盟之前數天,他發回了《離轟炸還有多遠》一文,是我國新聞媒體中對科索沃局勢做出準確判斷的報導。3月24日北約轟炸南聯盟後,他不懼艱險,忘我工作,哪裡有炮火就出現在哪裡,不但發回了大量有現場感的文章,還拍攝了很多有價值的照片。他曾經說:“我是學塞爾維亞語的,在這裡進行戰地報導是我的榮譽,更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再危險也要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的任務。”他始終堅守新聞報導崗位,從北約開始襲擊南聯盟到他英雄犧牲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共發稿近百篇,對北約狂轟濫炸的野蠻行徑、對南斯拉夫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災難進行了真實、迅速、準確的報導,其中《多瑙河別為我哭泣》、《不屈的歌聲》、《住手!北約》等文章在讀者中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使中國和世界上的廣大讀者及時了解到北約轟炸南聯盟的真相,受到國內外民眾的密切關注和高度評價,並得到報社領導和國務院新聞辦的表揚與肯定。從4月5日起,由他撰寫,其中也有部分內容由朱穎撰寫的長達三萬多字的43則戰地日記《親歷炮火》在《光明日報》連續刊出。這組戰地日記以其新穎的角度和真實感人的內容成為光明日報此次有關北約轟炸南聯盟報導的特色欄目,獲得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好評。 許杏虎是優秀駐外記者,是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光輝榜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他以大無畏的精神戰鬥在炮火紛飛的最前線,及時、準確、生動地報導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侵略南斯拉夫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人生樂章。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追求理想、奮發向上的風範將彪炳史冊,永遠激勵著我們為祖國的利益、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的發展而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