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加兵

教學班級介紹:本學期該課程教學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53、054班(二本生必修),共59人。 2.“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綜合性的專業主幹課程,總學時:51,理論學時:51,學分數:3。 3.“DSP技術與套用”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專業課。

個人簡歷

男,1963年6月生,副教授,博士。現任浙江科技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主任,任教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方向:嵌入式計算機系統、DSP系統、信息系統軟硬體研發。

主要工作範圍

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學校重點課程“DSP及其套用”建設,主講“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 “計算機系統結構” 、“DSP及其套用”、 “網路程式設計(JAVA)” 、“C語言程式設計”、“彙編語言程式設計”等課程。曾為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主講“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數位訊號處理器(DSP)與系統開發” 等研究生課程以及 “軟體工程”、“UML統一建模語言”等本科生課程。
曾獲包氏留學獎學金、瑞士聯邦獎學金、聯邦德國獎研金,赴德國、瑞士留學和科研多年;參加或主持瑞士聯邦科研基金項目、聯邦德國科研基金項目、國家863重大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省留學基金項目及多項橫向課題的科研;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EI收錄3篇,俄羅斯《文摘雜誌》(AJ)收錄1篇,一級核心刊物6篇,2篇獲浙江大學博士生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1篇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比三等獎、1篇獲第四屆全國儀器儀表學會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
1.“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課程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總學時:68,理論學時:62,實驗學時:6,學分數:4。該課程是工科學生學習和掌握微型計算機硬體知識和彙編語言程式設計的重要課程。本課程以Intel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微型計算機(PC機)為背景,從傳統到現代,全面、系統、深入、詳細地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實際套用及接口技術,並特別注重汲取微型計算機最新技術和最新知識。通過該課程學習可為計算機通訊,嵌入式系統,DSP及其套用,微機化智慧型儀器儀表,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等後續課程打下基礎。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微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接口技術、硬體連線及軟硬體協同設計技術,建立微機系統的整體概念,使學生具有微機系統軟硬體開發和套用的初步能力。
教學班級介紹:本學期該課程教學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53、054班(二本生必修),共59人。
2.“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綜合性的專業主幹課程,總學時:51,理論學時:51,學分數:3。該課程主要講授多種計算機系統的結構。通過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各個側面的分析、計算和設計,使學生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計算機軟硬體整機概念。掌握計算機系統結構的設計方法以及最佳化方法,通過最佳化設計,提高計算機系統的性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大型計算機的結構,為學生將來從事計算機系統的研究、開發、維護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班級介紹:本學期該課程教學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51、052、053、054班(二本生選修),共100人。
3.“DSP技術與套用”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專業課。數位訊號處理器DSP,除了具備普通微處理器所強調的高速運算和控制能力外,它為了實時快速實現各種數位訊號處理的算法,方便地設計成嵌入式系統,適應21世紀數位化時代的發展需要,它集成了現代計算機先進的科學技術,如:哈佛結構、多匯流排結構、流水線技術、並行處理技術、兼容技術、高速高精度、低功耗高性價比、完善的軟體和硬體集成開發工具等。經過二十多年尤其近幾年的迅速發展,DSP已成為推動數位化進程的動力,是現代數位化產品最重要的技術核心之一,已在計算機與網路、多媒體技術、數據通信與圖像處理、移動通信、自動控制、儀器儀表、軍事、航空航天、醫療、新型數字消費等領域得到廣泛套用。為了適應DSP科技的發展,滿足教學、科研和產業市場的需求,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開設這門專業課。本課程以TI公司的DSP為重點,以TMS320C54x為例,系統而深入地講授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的體系結構、基本原理及其套用系統的設計開發方法。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DSP的系統結構和理論基礎,熟悉DSP的開發工具和使用,學會DSP實驗方法和步驟,掌握DSP系統的軟硬體設計和套用系統的開發方法,逐步具備獨立從事DSP選用、管理、套用設計開發的能力。
教學班級介紹:本學期該課程教學班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041、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理工)041班(本科生必修),共56人,該課程已於前八周授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