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偽

訛偽

訛偽,讀作é wěi,漢語詞語,是指詐偽、訛錯,錯誤。

詞語解釋

(1).亦作“譌偽”。詐偽。 唐 白居易 《策林一·風行澆朴由教不由時策》:“刑政偷薄,則訛偽起而奸宄臻。”

(2).訛錯;錯誤。《舊唐書·呂才傳》:“太宗以陰陽書近代以來漸致訛偽,穿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 才 與學者十餘人共加刊正,削其淺俗,存其可用者。” 明 瞿式耜 《後序》:“揚扢今古,別裁譌偽,討論先正之緒言,追考六經 班 馬 之譜諜,其在茲乎?其在茲乎?” 清 程石鄰 《鵪鶉譜》:“茲因精為裁訂,廣為稽求,文以青黃,正其訛偽,俾好事者暇時繙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