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上海:南京路百年老店

記憶上海:南京路百年老店

序1 邵萬生南貨店的“蛋文化” “三陽”店招的演變

圖書信息

作者:王自強
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裝: 19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42635581, 9787542635587
條形碼: 9787542635587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8 x 1.6 cm ; 440 g

內容簡介

《記憶上海:南京路百年老店》講述了:南京路一條街,東起外灘,初名花園弄,1865年改名南京路,1945年改名南京東路,一部上海商業的近代史。步行街上的老字號曾幾何時,先後誕生了中國罐頭食品之先驅泰康罐頭食品總公司;上海茶食行業之經典真老大房食品店;江浙糟醉人生之搖籃邵萬生南貨店:南京路上南北貨的祖宗三陽南貨店,.都被安置在一條長不到幾公里的步行街上,像似一群靦腆的姑娘被擠在一條坐北朝南的上街沿邊上,一字兒排開與她的兄弟姐妹一起,每天迎接著來自國內外的一批批遊客;
熱鬧非凡的南京路在幽靜地度過子夜的幾個時辰之後,叉開始了她它每天的喧譁。在這有著厚重歷史衍生的步行街上,各行各業,千姿百態,吹動著幾代人心中的念想。繁華似錦的街上如清明上河圖中的彩繪畫意,步行街周圍的建築如西周的古鼎,沉穩地托起街上車水馬龍似的瘋狂日落又將南京路的一切慢慢地隱藏了起來,等候著明日之神再將其慢慢地揭開。

編輯推薦

《記憶上海:南京路百年老店》:在這啖與品之間往往有很多精粹的文化價值在產品的本質上被充分地發現出來。這種啖與品之間的回味與傳播,實際上是現代人對文化傳播能力的一種體現而已。
這種歷史跨度長遠的食品文化在中國的現代記憶中是不多見的……
在古樸經典的各種五香豆包裝中,滲透著那個年代人們為之奮鬥的軌跡,在淳樸本色的韻味中,深藏著一種民族傳統的力量,她會使你懷舊……
懷舊是一種情結,懷舊是一種回歸,懷舊亦是一種弘揚。

作者簡介

王自強,1952年出生,浙江鎮海人,大專畢業,高級經濟師。 現任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商業》雜誌常務理事、上海中華老字號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上海南北貨食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曾任《上海法學研究》特邀顧問。 近年來在市級刊物上先後發表《論企業文化與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新建商業群落與傳統商品的發展》、《論上海旅遊產品的國際化與規模化》、《豫園商城可能成為上海旅遊商業中心的條件與補充》、《探析我國百貨業的連鎖發展》、《淺淡集團化連鎖超級市場的發展》等各類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論文30餘篇,主編出版《上海五香豆的故事》、《上海梨膏糖的故事》等專刊。

目錄


序1
讀懂南京路
品味步行街
第一章:江浙糟醉人生之搖籃——邵萬生
江浙糟醉人生之搖籃
落戶虹口橫浜橋堍“邵萬興”
鬧市遷移官司纏身換門庭
喬遷之喜建“邵萬生”糟醉坊
四時風味創百年糟醉特色
迎來解放譜業內故事新篇
“邵六缽頭”與“邵六百頭”之說
我記憶中的黃泥螺
附:黃泥螺的養殖大有可為
“邵萬生”何時喬遷南京路
精製四時糟醉源於何時
邵萬生南貨店的“蛋文化”
60年前邵萬生號【鼎記】勞資糾紛案
第二章:上海茶食行業之經典——真老大房
上海茶食行業之經典
投親靠友傾慕“大房”闖商海
頗諳經營大馬路上掛匾額
重設分店特色經營重服務
調研取證註冊商標獲“真”記
幾度春秋特色傳統展新顏
名妓董小婉與“卷酥董糖”
“真老大房”的鮮肉月餅
太師餅、光餅與廟餅
尋覓“真老大房”的店招
“異味熏魚”大揭秘
第三章:南京路上南北貨之“祖宗”——三陽南貨
南京路上南北貨之“祖宗”
擴大經營落戶南京路上
管理嚴謹南貨業內爭雄
寧式糕點“三陽”錦上添花
乾果盆景折射傳統文化
百年老店重鑄昔日輝煌
上海灘最早的蛋糕
由“三陽”的乾果盆景想起
“三陽”店招的演變
從三陽號南貨店重訂合資議據說起
三陽號軼事
封存44年的商標註冊登記單
第四章:中國罐頭食品之先驅——泰康
中國罐頭食品之先驅
試製舶品,合夥經營罐頭食品
改良創新勇奪行業食品之冠
擘劃經營設立總部雄居南北
增資擴股一門三傑精誠合作
鶯歌燕舞重振昔日泰康輝煌
泰康的“萬年青”
店招與書法大家
“泰康”的湯包
註冊商標的故事
南京東路上食品店為何都坐北朝南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