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作者是 劉瑞新 ,於 2011 年出版。描述的是本書覆蓋了微機的大部分硬體、常用外部設備和基礎軟體等方面的內容。本書在編寫上以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主導,以目前最新的硬體產品作為實例,循序漸進地介紹微機的選購、組裝及維護等內容。由於存在計算機硬體技術發展迅速與教材出版周期之間的矛盾,所以本書在編寫上強調基本理論學習與基本技能培養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以紮實的基礎知識,來應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市場變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號: 35332 ISBN: 9787111353324
作者: 劉瑞新 印次: 5-1
責編: 鹿征 開本: 16
字數: 0千字 定價: 32.0
所屬叢書:
裝訂: 出版日期: 2011-09-15

內容簡介

本書第1版自2000年8月出版以來,被多所院校選為教材,教學效果顯著。2002年8月出版了第2版,更是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2006年修訂編寫了第3版,2007年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8年出版了第4版,本版是第5版,在繼承前4版優點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最新硬體和軟體的介紹及新的技術,使本書緊跟微機技術的發展潮流。
本書覆蓋了微機的大部分硬體、常用外部設備和基礎軟體等方面的內容。本書在編寫上以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主導,以目前最新的硬體產品作為實例,循序漸進地介紹微機的選購、組裝及維護等內容。由於存在計算機硬體技術發展迅速與教材出版周期之間的矛盾,所以本書在編寫上強調基本理論學習與基本技能培養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以紮實的基礎知識,來應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市場變化。
本書分為基礎模組和實踐模組,在內容的安排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學生通過不同途徑了解計算機最新技術的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課本、市場、網路等渠道全方位地學習,使教與學、學與用緊密結合,從而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達到和完成課程要求的目標。
本書的編寫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當前最新微機的硬體組成和結構,掌握有關硬體設備的外部性能和技術參數,學會自己選購各種配件進行組裝並正確合理地使用它們,以及能夠進行系統的日常維護,進而可以自己動手解決微機使用過程中的常見故障。
本書具有下列特點:
(1)內容全面。書中介紹了微機的各個組成部件及常用外部設備(如CPU、主機板、記憶體條、顯示卡、顯示器、硬碟、光碟機、鍵盤、滑鼠、機箱、電源等)的分類、結構和參數,同時介紹硬體設備的選購和安裝、BIOS參數設定、Windows 7的安裝和設定、設備驅動程式的安裝和設定、筆記本電腦、印表機和掃瞄器、微機的維護等內容。
(2)結構清晰合理。本書按照選購微機配件的主要流程來安排各章節。每章均按照分類、結構、主要技術參數、主流產品介紹、產品的選購和安裝來介紹各個部件,有利於學生對照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內容最新。本書介紹的內容大多為當今最新的微機技術。例如,在“CPU”一章,介紹了Intel Core i系列、Intel第二代Core i系列、AMD Phenom II和Athlon II系列、AMD A、E、FX系列等最新型CPU等內容;在“主機板”一章介紹了ATX、Micro ATX、Mini ITX等主機板結構,以及主機板上的各個組成部件、Intel的5系列晶片組、Intel的6系列晶片組、AMD 800系列晶片組、AMD 900系列晶片組等內容;在“記憶體”一章介紹了DDR3 SDRAM等內容;在“顯示卡”一章介紹了最新顯示卡GPU及參數、高清視頻解碼技術、HDMI、DisplayPort接口等;在“筆記本電腦”一章介紹了筆記本電腦的分類、組成結構、升級、保養等內容。
(4)圖文並茂,簡明易懂。本書文字通俗,努力做到以簡單的語言來解釋難懂的概念。對微機的各個部件、各部件的不同類型,都附有目前流行產品的實物圖片,在圖片中大量使用標註,以方便閱讀。
(5)適合教師教學。本書結構合理,條理清晰,操作步驟明了。同時,每章均安排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實訓,既方便學生實習,又方便教師備課、講解和指導。
(6)課時安排合理,篇幅適當。本書通過60左右學時的教學(含理論和上機,比例為1∶1),能使學生掌握微機各種部件的分類、結構及選購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的聯繫和作用,並能掌握微機的組裝與日常維護、維修方法。
(7)注重能力培養。素質教育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書特意在習題中加入了一些到計算機市場考察商情信息和上網查詢信息的要求,使學生掌握獲得最新的計算機信息的方法,引導學生把知識的獲取方法延伸到課本之外。
(8)配備教學資源。為了便於教師教學,本書配有教學課件,老師們可從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教材網下載。
本書由劉瑞新主編,其中劉瑞新編寫第1~7和10章,徐鵬編寫第8、9章,繆麗麗、劉慧敏、董福新馮全民、賈俊亮、馬志剛、李曉娟、魏蔚、李慧、孫洪玲、張國勝編寫第11章,楊立國編寫12、15章,吳豐編寫13、14章,翟麗娟、岳香菊、徐維維、劉克純、崔瑛瑛、臧順娟、駱秋容、莊建新、岳愛英、鞏義雲、劉大明編寫第16章。全書由劉瑞新統編定稿。
由於微機硬體技術發展速度很快,書中不足和遺漏之處,懇請老師、同學及讀者朋友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編 者

目錄

前言
第1章 微型計算機概述 1
1.1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結構 1
1.1.1 微機系統的組成 1
1.1.2 微機的硬體結構 2
1.2 微型計算機的分類 5
1.2.1 按微機的結構形式分類 5
1.2.2 按微機的流派分類 7
1.2.3 按品牌機與組裝機分類 7
1.2.4 按微機的套用和價格分類 8
1.3 實訓 8
1.3.1 微機外部線纜的連線 8
1.3.2 微機的啟動與關閉 10
1.4 思考與練習 11
第2章 中央處理器 12
2.1 CPU的分類、結構和主要參數 12
2.1.1 CPU的分類 12
2.1.2 CPU的外部結構 13
2.1.3 CPU接口插座 16
2.1.4 CPU的主要參數 19
2.2 主流CPU產品介紹及選購 28
2.2.1 Intel系列CPU產品 28
2.2.2 AMD系列CPU產品 35
2.2.3 CPU的選購 43
2.3 CPU散熱器 44
2.3.1 CPU散熱器的分類 44
2.3.2 散熱器的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 44
2.3.3 CPU散熱器的主要參數 45
2.3.4 CPU散熱器的選購 47
2.4 實訓 48
2.4.1 CPU的安裝、拆卸 48
2.4.2 查看CPU信息 50
2.5 思考與練習 51
第3章 主機板 53
3.1 主機板的分類 53
3.2 主機板的組成結構 54
3.2.1 PCB基板 55
3.2.2 CPU插座 56
3.2.3 主機板晶片組 56
3.2.4 擴展插槽 56
3.2.5 記憶體條插槽 58
3.2.6 IDE、SATA接口插槽 58
3.2.7 BIOS單元 59
3.2.8 主機板電源插座 61
3.2.9 供電單元 61
3.2.10 IEEE 1394控制晶片 62
3.2.11 音頻控制晶片 62
3.2.12 網卡控制晶片 63
3.2.13 I/O及硬體監控晶片 63
3.2.14 時鐘發生器 64
3.2.15 板載顯存 64
3.2.16 USB 3.0控制晶片 64
3.2.17 跳線、DIP開關、插針 65
3.2.18 I/O接口背板 67
3.3 主流晶片組 71
3.3.1 主機板晶片組的概念 71
3.3.2 Intel平台 72
3.3.3 AMD平台 76
3.4 主機板的選購 79
3.5 實訓 79
3.6 思考與練習 80
第4章 記憶體 81
4.1 記憶體條的分類 81
4.2 記憶體條的結構 82
4.3 記憶體條的技術標準 84
4.4 記憶體時間參數 86
4.4.1 記憶體的參數 86
4.4.2 記憶體的參數標識 87
4.5 記憶體條的選購 88
4.6 實訓 89
4.6.1 記憶體條的安裝和拆卸 89
4.6.2 查看記憶體默認頻率及默認SPD
參數 90
4.7 思考與練習 91
第5章 顯示卡 92
5.1 顯示卡的分類、結構和主要
參數 92
5.1.1 顯示卡的分類 92
5.1.2 顯示卡的結構 93
5.1.3 顯示卡的主要參數 95
5.2 主流顯示晶片 101
5.2.1 NVIDIA顯示晶片 102
5.2.2 AMD顯示晶片 103
5.3 核心顯示卡 104
5.3.1 INTEL核心顯示卡 104
5.3.2 AMD核心顯示卡 105
5.4 高清視頻解碼技術 106
5.5 實訓 112
5.5.1 顯示卡的選購 112
5.5.2 顯示卡的安裝 112
5.5.3 查看顯示卡參數 113
5.6 思考與練習 114
第6章 顯示器 115
6.1 顯示器的分類 115
6.2 液晶顯示器 115
6.2.1 液晶顯示器的分類 116
6.2.2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參數 117
6.3 顯示器的選購 125
6.4 實訓 126
6.5 思考與練習 126
第7章 硬碟驅動器 127
7.1 硬碟驅動器的分類 127
7.2 硬碟驅動器的結構 130
7.2.1 機械硬碟的結構 130
7.2.2 固態硬碟的結構 132
7.3 硬碟驅動器的主要參數 134
7.4 硬碟驅動器的選購 137
7.5 實訓 139
7.5.1 IDE接口硬碟的安裝 139
7.5.2 SATA接口硬碟的安裝 140
7.6 思考與練習 141
第8章 光碟驅動器和光碟 142
8.1 光碟驅動器的分類 142
8.2 CD-ROM驅動器 143
8.2.1 CD-ROM驅動器的結構 143
8.2.2 CD-ROM驅動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 144
8.2.3 CD-ROM驅動器的主要參數 145
8.3 DVD-ROM驅動器 146
8.3.1 DVD-ROM驅動器的分類 147
8.3.2 DVD-ROM驅動器的結構 147
8.3.3 DVD-ROM驅動器的主要參數 148
8.4 DVD刻錄機 149
8.4.1 DVD刻錄機的分類 149
8.4.2 DVD刻錄機的主要參數 151
8.4.3 DVD刻錄機的產品規格 151
8.4.4 DVD刻錄機的選購 152
8.5 藍光DVD和HD-DVD 152
8.6 光碟 154
8.6.1 光碟的結構與數據的存放方式 154
8.6.2 光碟的選購 155
8.6.3 光碟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158
8.7 實訓 158
8.8 思考與練習 159
第9章 電源和機箱 160
9.1 電源 160
9.1.1 電源的分類 160
9.1.2 ATX電源的標準 161
9.1.3 ATX電源的結構 162
9.1.4 ATX電源的主要參數 164
9.1.5 接口線模組電源 167
9.1.6 電源的選購 168
9.2 機箱 169
9.2.1 機箱的分類 170
9.2.2 機箱的結構 170
9.2.3 機箱的選購 173
9.3 實訓 175
9.3.1 電源的安裝 175
9.3.2 機箱的安裝 175
9.4 思考與練習 175
第10章 鍵盤和滑鼠 176
10.1 鍵盤 176
10.1.1 鍵盤的分類 176
10.1.2 鍵盤的結構 180
10.1.3 鍵盤的主要參數 180
10.1.4 鍵盤的選購 181
10.2 滑鼠 182
10.2.1 滑鼠的分類 182
10.2.2 光學滑鼠的結構 184
10.2.3 滑鼠的主要參數 186
10.2.4 滑鼠的選購 188
10.3 實訓 188
10.3.1 鍵盤的安裝 188
10.3.2 滑鼠的安裝 189
10.4 思考與練習 189
第11章 微機硬體的組裝 190
11.1 組裝前的準備 190
11.1.1 組裝工具和配件 190
11.1.2 注意事項 190
11.1.3 組裝步驟簡介 191
11.2 微機的組裝過程 191
11.2.1 拆卸機箱 191
11.2.2 安裝電源 191
11.2.3 安裝CPU及散熱器風扇 191
11.2.4 安裝記憶體條 191
11.2.5 安裝主機板 192
11.2.6 安裝顯示卡 192
11.2.7 安裝光碟機和硬碟 192
11.2.8 連線內部電源線 193
11.2.9 連線內部數據線 193
11.2.10 連線前置面板 193
11.2.11 連線外部設備 194
11.2.12 開機測試和收尾工作 194
11.3 思考與練習 194
第12章 設定BIOS參數 196
12.1 在什麼情況下要設定BIOS 196
12.2 進入BIOS的方法 197
12.3 標準BIOS設定 198
12.3.1 設定系統時間 198
12.3.2 硬碟參數設定 198
12.4 高級BIOS設定 200
12.4.1 設定系統的引導設備啟動順序 200
12.4.2 高級BIOS設定中的其他設定 201
12.5 高級晶片組特性設定 201
12.6 周邊設備設定 202
12.7 電源管理設定 205
12.8 雜項控制 206
12.9 硬體監控 207
12.10 超頻設定 208
12.10.1 CPU設定 208
12.10.2 記憶體設定 209
12.11 BIOS密碼設定 210
12.11.1 超級用戶密碼設定 210
12.11.2 普通用戶密碼設定 210
12.12 BIOS中的其他設定 210
12.13 BIOS密碼遺忘的處理
方法 211
12.14 思考與練習 212
第13章 Windows 7的安裝和配置 213
13.1 安裝windows 7前的準備 213
13.2 全新安裝Windows 7的過程 214
13.2.1 設定光碟機引導並啟動安裝程式 214
13.2.2 系統安裝設定 214
13.2.3 用戶信息設定及完成安裝 217
13.2.4 快速安裝、更新硬體驅動程式 219
13.3 Windows 7的常用配置 220
13.3.1 快速連線網路 220
13.3.2 “公用資料夾”與“家庭組” 221
13.3.3 Windows 7防火牆的通信設定 223
13.3.4 BitLocker驅動器加密 224
13.3.5 Windows 7 中Windows XP模式的安
裝與使用 225
13.4 卸載Windows 7 227
13.4.1 在單系統中卸載Windows 7 227
13.4.2 在雙系統中卸載Windows 7 227
13.5 寬頻連線 227
13.5.1 Windows 7環境下的寬頻連線 227
13.5.2 在Windows 7環境下配置路由器共享
上網 229
13.6 思考與練習 232
第14章 筆記本電腦 233
14.1 筆記本電腦概述 233
14.2 筆記本電腦的組成 235
14.2.1 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 235
14.2.2 筆記本電腦的主機板 237
14.2.3 筆記本電腦的記憶體 239
14.2.4 筆記本電腦的硬碟 239
14.2.5 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卡 240
14.2.6 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器與光碟機 241
14.2.7 筆記本電腦的電池與電源適
配器 242
14.3 蘋果筆記本電腦 243
14.4 筆記本電腦記憶體與硬碟的
升級 243
14.4.1 升級前的準備工作 244
14.4.2 升級過程 244
14.5 筆記本電腦故障及日常保養 245
14.5.1 故障與排除 245
14.5.2 日常保養 247
14.6 筆記本電腦的選購 248
14.6.1 筆記本電腦選購時的注意要點 249
14.6.2 辨別“水貨”筆記本電腦 249
14.7 思考與練習 250
第15章 印表機和掃瞄器 251
15.1 印表機 251
15.1.1 針式印表機 251
15.1.2 噴墨印表機 252
15.1.3 雷射印表機 253
15.1.4 大幅面印表機 254
15.1.5 網路印表機 255
15.1.6 多功能一體機 256
15.1.7 各類印表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257
15.1.8 印表機耗材 257
15.1.9 其他列印設備 258
15.1.10 印表機的選購要點 259
15.2 掃瞄器 260
15.2.1 掃瞄器的分類 260
15.2.2 掃瞄器的主要參數 261
15.2.3 掃瞄器的選購 261
15.3 思考與練習 262
第16章 微機的維護 263
16.1 微機硬體的維護 263
16.2 微機軟體的維護 266
16.3 思考與練習 270

基本信息

作者:劉猛,李遠英 主編
ISBN:10位[7030169069] 13位[978703016906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2-1
定價:¥26.00 元

內容提要

本教材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的選購、組裝,軟體的安裝和常見故障的解決方法。本書從計算機的硬體人手,介紹了計算機的各個組成部件、硬體的組裝、BIOS參數的設定;作業系統、驅動程式和套用軟體的安裝;註冊表的維護、常用工具軟體的套用、病毒防治和常見故障的處理等。
本書內容翔實,淺顯易懂,圖文並茂。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上,在每章的後面有思考題,並針對本書內容安排了十一項實訓操作。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學院、中等職業學校、各類技術學校在校學生的教材,也適合計算機愛好者作為參考書使用。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計算機硬體
第1章 微型計算機組成
第2章 主機板與中央處理器(CPU)
第3章 存儲設備
第4章 輸入/輸出設備
第5章 其他設備
第二篇 系統安裝
第6章 計算機組裝
第7章 作業系統及驅動程式的安裝
第三篇 系統維護篇
第8章 註冊表的維護
第9章 計算機系統常用工具軟體
第10章 病毒防治
第11章 常見故障處理
第四篇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
實訓一 計算機硬體設備的認識
實訓二 計算機硬體部件市場選購實戰
實訓三 計算機組裝、維護維修常用硬體工具的使用
實訓四 計算機硬體系統安裝
實訓五 計算機啟動過程分析
實訓六 計算機系統的BIOS參數設定最佳化
實訓七 硬碟的分區、格式化
實訓八 作業系統、驅動程式和套用軟體的安裝
實訓九 Ghost軟體的使用
實訓十 用Windows最佳化大師最佳化系統
實訓十一 用金山毒霸對系統進行病毒掃描
參考文獻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
書號:7-113-10998
作者:孫鑫鴿
定價:29.00元
出版日期:2010.04
適用專業:電子信息大類各專業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根據多年的計算機維護維修工作實踐和教學經驗編寫而成的,著重於實際操作和套用能力的培養。全書共分17章,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硬體的組裝及維護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硬體的性能指標、分類、工作原理,計算機的組裝、BIOS設定、硬碟的分區及格式化,作業系統的安裝與維護、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系統的最佳化、計算機故障的檢測與處理,以及對各種計算機硬體故障經典案例的分析。
本書內容安排合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每章安排了適量的練習題,以便讀者理解與鞏固本章所學的知識,同時,本書最後一章安排了多個實例和實訓項目,幫助讀者提高操作技能。本書適合作為高職高專、成人教育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計算機維護維修人員和計算機用戶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系統概述 1
1.1 計算機的發展 1
1.1.1 計算機的誕生 1
1.1.2 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2
1.1.3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2
1.2 計算機的特點 3
1.3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 3
1.3.1 微機基本操作規程 4
1.3.2 微機工作環境 4
1.3.3 微機日常維護的小誤區 6
1.3.4 有效預防與減少微機
1.3.4 的當機 6
1.4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7
1.5 計算機的分類 8
1.5.1 按使用的CPU劃分 8
1.5.2 按結構形式劃分 8
1.5.3 按生產廠家劃分 8
本章小結 9
習題 9
第2章 主機板 11
2.1 主機板的分類 11
2.1.1 AT主機板 11
2.1.2 Baby AT主機板 11
2.1.3 ATX主機板 12
2.1.4 Micro ATX主機板 12
2.1.5 Flex ATX主機板 12
2.2 主機板的組成 12
2.3 主機板的新技術 18
2.4 主機板的故障處理 21
2.4.1 主機板常見故障分類 21
2.4.2 主機板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 22
2.4.3 主機板故障診斷 22
2.4.4 主機板故障經典案例 23
本章小結 25
習題 26
第3章 中央處理器CPU 27
3.1 CPU產品 27
3.1.1 Intel公司產品 27
3.1.2 AMD公司產品 32
3.1.3 Cyrix、VIA等其他公司
3.1.3 產品 35
3.1.4 CPU發展的趨勢 35
3.2 CPU的主要性能指標 36
3.3 CPU的超頻 38
3.3.1 超頻的概念 38
3.3.2 超頻的原理 38
3.3.3 超頻的實現 39
3.4 CPU的故障處理 40
3.4.1 CPU故障的分類 40
3.4.2 CPU故障診斷 41
3.4.3 CPU故障經典案例 42
本章小結 43
習題 43
第4章 記憶體儲器 45
4.1 記憶體的分類 45
4.1.1 按記憶體的工作原理分類 45
4.1.2 記憶體的接口類型 47
4.1.3 記憶體條的類型 47
4.2 記憶體的主要性能指標 49
4.3 記憶體的故障處理 51
4.3.1 記憶體故障分類 51
4.3.2 記憶體故障診斷 52
4.3.3 記憶體故障經典案例 52
本章小結 53
習題 54
第5章 外存儲器 55
5.1 硬碟 55
5.1.1 溫徹斯特技術 56
5.1.2 硬碟結構 56
5.1.3 硬碟接口 57
5.1.4 硬碟的主要性能指標 59
5.1.5 硬碟的數據保護技術 60
5.1.6 硬碟的工作模式 62
5.1.7 硬碟的分區與格式化 63
5.1.8 硬碟的維護 65
5.1.9 硬碟故障經典案例 70
5.2 隨身碟 72
5.2.1 隨身碟的結構 73
5.2.2 隨身碟的工作原理 73
5.2.3 隨身碟的分類 73
5.2.4 隨身碟的主要性能指標 73
5.2.5 隨身碟故障經典案例 74
5.3 移動硬碟 75
5.3.1 移動硬碟的分類 76
5.3.2 移動硬碟的特點 76
5.3.3 移動硬碟的發展趨勢 77
5.3.4 移動硬碟故障經典案例 77
本章小結 78
習題 78
第6章 顯示器和顯示卡 80
6.1 顯示器 80
6.1.1 顯示器的分類 80
6.1.2 CRT顯示器 81
6.1.3 LCD顯示器 83
6.1.4 顯示器故障經典案例 87
6.2 顯示卡 88
6.2.1 顯示卡的組成 88
6.2.2 顯示卡的工作原理 89
6.2.3 顯示卡的主要性能指標 89
6.2.4 顯示卡故障經典案例 90
本章小結 91
習題 91
第7章 鍵盤和滑鼠 93
7.1 鍵盤 93
7.1.1 鍵盤的工作原理 94
7.1.2 鍵盤的分類 94
7.1.3 鍵盤的接口 95
7.1.4 鍵盤的連線方式 95
7.1.5 鍵盤的故障處理 95
7.1.6 鍵盤故障經典案例 96
7.2 滑鼠 97
7.2.1 滑鼠的分類 97
7.2.2 滑鼠的接口類型 97
7.2.3 滑鼠的定位技術 98
7.2.4 滑鼠的主要技術指標 99
7.2.5 滑鼠故障經典案例 99
本章小結 100
習題 101
第8章 光碟驅動器 102
8.1 光碟機的分類 102
8.2 CD-ROM光碟機 104
8.2.1 光碟機的結構 104
8.2.2 光碟機的工作原理 104
8.2.3 光碟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05
8.2.4 光碟機的日常維護 106
8.2.5 光碟機的故障處理 108
8.2.6 光碟機故障經典案例 108
8.3 DVD光碟機 110
8.4 刻錄機 111
8.4.1 刻錄機的工作原理 112
8.4.2 刻錄機的主要技術指標 112
8.4.3 刻錄光碟的類型 115
8.4.4 刻錄機的使用注意事項 115
8.4.5 刻錄機故障經典案例 115
8.5 COMBO光碟機 116
8.6 光碟 117
本章小結 119
習題 120
第9章 音效卡和音箱 122
9.1 音效卡 122
9.1.1 音效卡的分類 122
9.1.2 音效卡的結構 123
9.1.3 音效卡的工作原理 125
9.1.4 音效卡的主要性能指標 126
9.1.5 音效卡故障的經典案例 127
9.2 音箱 129
9.2.1 音箱的分類 129
9.2.2 音箱的結構 130
9.2.3 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標 131
9.2.4 音箱的日常維護 133
本章小結 133
習題 134
第10章 網卡和數據機 135
10.1 網卡 135
10.1.1 網卡的分類 136
10.1.2 網卡的結構 137
10.1.3 網卡的主要性能指標 139
10.1.4 網卡的故障處理 140
10.1.5 網卡故障經典案例 143
10.2 數據機 144
10.2.1 數據機的分類 145
10.2.2 數據機的傳輸模式 146
10.2.3 數據機的主要性能
10.2.3 指標 146
10.2.4 數據機故障的經典
10.2.4 案例 147
本章小結 149
習題 149
第11章 其他設備 151
11.1 印表機 151
11.1.1 印表機的分類 151
11.1.2 針式印表機 152
11.1.3 噴墨印表機 156
11.1.4 雷射印表機 160
11.1.5 印表機的故障處理 163
11.1.6 印表機故障經典案例 164
11.2 掃瞄器 166
11.2.1 掃瞄器的分類 166
11.2.2 掃瞄器的工作原理 167
11.2.3 掃瞄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68
11.2.4 掃瞄器的日常維護 168
11.2.5 掃瞄器故障經典案例 169
11.3 攝像頭 170
11.3.1 攝像頭的分類 170
11.3.2 攝像頭的工作原理 171
11.3.3 攝像頭的主要性能指標 171
11.3.4 攝像頭故障經典案例 171
本章小結 172
習題 173
第12章 計算機的組裝 175
12.1 計算機組裝前的準備工作 175
12.2 計算機組裝的基本步驟 176
12.3 組裝計算機的注意事項 176
12.4 計算機組裝的實踐 176
12.4.1 安裝CPU處理器 177
12.4.2 安裝記憶體條 178
12.4.3 安裝主機板 179
12.4.4 安裝電源與連線電源線 179
12.4.5 安裝硬碟 180
12.4.6 安裝光碟機 181
12.4.7 安裝顯示卡等板卡 181
12.4.8 機箱內部連線 182
12.4.9 整理內部連線和合上機
12.4.9 箱蓋 183
12.4.10 連線外部設備 184
本章小結 184
習題 185
第13章 BIOS設定 186
13.1 BIOS與CMOS的區別與聯繫 186
13.2 BIOS的功能 187
13.3 BIOS設定的進入方法 187
13.4 BIOS設定詳細介紹 188
13.5 BIOS升級 197
13.5.1 BIOS升級前的準備
13.5.1 工作 197
13.5.2 BIOS升級方法 197
13.5.3 BIOS刷新升級失敗的
13.5.3 解決方法 199
13.6 BIOS報警聲 200
本章小結 201
習題 202
第14章 系統維護 203
14.1 系統的安裝 203
14.2 註冊表 205
14.2.1 註冊表的結構 205
14.2.2 註冊表的使用 207
14.2.3 註冊表的套用實例 211
14.3 計算機病毒 214
14.3.1 計算機病毒概述 214
14.3.2 計算機病毒的檢測與
14.3.2 清除 217
14.3.3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217
14.4 系統的維護 218
14.4.1 磁碟清理程式 218
14.4.2 磁碟碎片整理程式 219
14.4.3 磁碟掃描程式 220
14.4.4 系統還原工具 220
14.4.5 故障恢復控制台 221
14.5 Windows XP作業系統故障
14.5 經典案例 226
本章小結 228
習題 229
第15章 計算機故障檢測方法 231
15.1 計算機故障產生的原因 231
15.2 計算機故障分類 232
15.3 計算機故障檢測的步驟與原則 232
15.3.1 計算機故障檢測的
15.3.1 基本步驟 233
15.3.2 計算機故障檢測的
15.3.2 基本原則 233
15.4 計算機故障檢測的方法 234
15.4.1 計算機的啟動過程 234
15.4.2 計算機的故障檢測
15.4.2 方法 236
15.5 計算機故障的維修 237
15.5.1 一級維修 237
15.5.2 二級維修 239
本章小結 239
習題 239
第16章 實用工具 241
16.1 檔案壓縮工具――WinRAR 241
16.1.1 檔案的壓縮 242
16.1.2 檔案的解壓縮 243
16.1.3 創建自解壓縮檔案 244
16.2 螢幕抓圖工具――HyperSnap 244
16.2.1 HyperSnap基本操作 244
16.2.2 HyperSnap抓圖技巧 246
16.3 系統最佳化工具――Windows
16.3 最佳化大師 247
16.3.1 Windows最佳化大師的
16.3.1 簡介 248
16.3.2 Windows最佳化大師的
16.3.2 操作 248
16.4 病毒查殺工具――瑞星 259
16.4.1 瑞星防毒軟體的安裝與
16.4.1 卸載 260
16.4.2 查殺病毒 260
16.4.3 軟體升級 264
16.5 系統克隆工具――Ghost 264
16.5.1 Ghost的功能 265
16.5.2 Ghost的啟動 265
16.5.3 使用GHOST備份系統 266
16.5.4 使用Ghost恢復系統 267
16.5.5 Ghost使用注意事項 269
16.6 數據恢復工具――Easy
16.6 Recovery 269
16.6.1 Easy Recovery簡介 269
16.6.2 Easy Recovery基本
16.6.2 操作 270
16.6.3 數據恢復注意事項 272
16.7 系統測試工具――EVEREST
16.7 Ultimate Edition 272
16.7.1 EVEREST Ultimate
16.7.1 Edition簡介 273
16.7.2 EVEREST Ultimate
16.7.2 Edition基本操作 273
本章小結 275
習題 276
第17章 課程實訓 277
實訓1 計算機系統部件的認識 277
實訓2 計算機系統的組裝 278
實訓3 硬碟的分區與格式化 279
實訓4 計算機軟體的安裝 280
實訓5 BIOS設定 281
實訓6 軟硬體故障的診斷與排除 282
實訓7 系統維護與最佳化 283
實訓8 系統備份與還原 284
實訓9 數據備份與恢復 285
實訓10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285
附錄 複習測試題 287
參考文獻 294

2011年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
書號:7-113-12541
作者:方風波等
定價:20.00元
出版日期:2011.2
適用專業:電子信息大類各專業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教程是根據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發布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2010》(簡稱CVC2010)編寫的一本非常適合組織“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教程。本教程分為8個教學單元,以精選的典型案例貫穿,圖文並茂地介紹計算機系統結構和拆裝機的基本流程、計算機外圍設備識別與拆裝、計算機主機內設備的識別與拆裝、如何制訂配機方案、計算機的硬體組裝、計算機的軟體安裝、計算機系統的測試、計算機的日常維護維修。為突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本教程將以前理論知識型的課後作業改成了實踐操作型的實訓記載,在每個單元後直接給出了帶有部分提示內容的空白單元實訓報告,這樣既便於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記載實訓過程和結果,也便於教師對實訓情況進行及時考核。
本教程可作為高職高專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學習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上機實驗指導與示例 1
第1章 上機實驗預備知識 1
實驗一 認識Windows XP環境 1
實驗二 學習上網和下載資料 4
實驗三 學習使用電子郵件 7
第2章 Windows XP作業系統實驗 14
實驗一 檔案管理操作 14
實驗二 運行程式和打開文檔操作 18
實驗三 定製工作環境與計算機管理操作 21
實驗四 Windows XP綜合練習 29
第3章 文字處理軟體Word 2003實驗 35
實驗一 Word 2003基本操作 35
實驗二 Word 2003表格操作 43
實驗三 Word 2003圖文操作 48
實驗四 上機練習系統典型試題講解 54
第4章 電子表格處理軟體Excel 2003實驗 70
實驗一 Excel 2003基本操作 70
實驗二 Excel 2003數據圖表操作 74
實驗三 Excel 2003數據管理操作 82
實驗四 上機練習系統典型試題講解 89
第5章 演示文稿製作軟體PowerPoint 2003實驗 108
實驗一 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基本操作 108
實驗二 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的修飾 113
實驗三 上機練習系統典型試題講解 118
第6章 網際網路操作實驗 129
實驗一 網頁瀏覽操作 129
實驗二 網際網路信息檢索操作 132
實驗三 檔案下載操作 134
實驗四 電子郵件操作 137
實驗五 接入BBS的操作 139
實驗六 上機練習系統典型試題講解 141
第7章 網頁製作軟體FrontPage 2003實驗 144
實驗一 利用FrontPage 2003製作簡單網頁 144
實驗二 FrontPage 2003綜合運用實例 148
實驗三 上機練習系統典型試題講解 154
第8章 資料庫基礎及工具軟體Access 2003 167
實驗一 建立資料庫和表 167
實驗二 修改表 171
實驗三 建立查詢 176
實驗四 建立窗體 180
實驗五 建立報表 184
第9章 多媒體處理工具Photoshop CS3及Flash CS3 187
實驗一 利用Photoshop CS3進行圖像編輯 187
實驗二 利用Photoshop CS3對圖像進行特殊效果處理 192
實驗三 利用Photoshop CS3進行圖像的合成 198
實驗四 Flash CS3動畫的基本操作(一) 204
實驗五 Flash CS3動畫的基本操作(二) 211
第二部分 習題與參考答案
第1章 概論 217
第2章 計算機系統 224
第3章 作業系統及其套用 230
第4章 文字處理軟體Word 2003 235
第5章 電子表格處理軟體Excel 2003 241
第6章 演示文稿製作軟體PowerPoint 2003 245
第7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249
第8章 網際網路技術與套用 253
第9章 資料庫基礎及其工具軟體Access 2003 257
第10章 多媒體技術的套用 260
第11章 信息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防範 265
參考答案 270

12年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本信息

書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
套系名稱:中等職業學校信息技術類改革創新系列教材
書號:978-7-113-14022-9 
版次:1-1 
開本:16開 
頁碼:180頁
作者:張力 李巍
出版時間:2012-01-01
定價:20 元
適用專業:中職高職高專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知識為主線,按照項目化、任務驅動教學法組織教學內容,突出情境導入的教學理念。主要內容有計算機概述,計算機的組裝,設定BIOS,安裝系統軟體與套用軟體,計算機的外設與其他存儲設備,家庭、辦公網路,計算機的最佳化、維護與安全等知識。理論部分表達清晰,通俗易懂;實踐操作部分突出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很好地貫徹了培養技能套用型人才的指導思想。
本書適合作為中職、高職高專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以及計算機培訓班的教學用書。

圖書目錄

"項目一 計算機概述 1
任務一 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1
任務二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3
項目二 計算機的組裝 7
任務一 安裝主機板 7
任務二 安裝CPU 17
任務三 安裝記憶體 22
任務四 安裝磁碟 25
任務五 安裝光碟驅動器 28
任務六 安裝顯示卡 31
任務七 安裝音效卡 34
任務八 安裝網卡 37
任務九 連線驅動器的數據線和電源線 39
項目實訓 寫出裝機方案並進行硬體組裝 47
項目三 設定BIOS 48
任務一 BIOS的基礎知識 48
任務二 BIOS中標準CMOS功能設定 51
任務三 BIOS中高級BIOS功能設定 53
項目實訓 在計算機中設定BIOS 56
項目四 安裝系統軟體與套用軟體 57
任務一 對磁碟進行分區與格式化 57
任務二 安裝Windows XP作業系統 66
任務三 安裝Windows 7作業系統 80
任務四 安裝驅動程式 88
任務五 安裝常用的套用軟體 96
項目實訓 在計算機上安裝常用的套用軟體 103
項目五 計算機的外設與其他存儲設備 104
任務一 滑鼠和鍵盤的接口與分類 104
任務二 掃瞄器的使用 107
任務三 CRT和LCD顯示器的技術指標 112
任務四 印表機的安裝與使用 115
任務五 外置式存儲器的種類 124
項目實訓 外設的安裝與使用 126
項目六 家庭、辦公網路 127
任務一 網路設備的認識 127
任務二 計算機網路的組建 130
任務三 利用ADSL Modem上網 136
項目實訓 使一個宿舍的4台計算機共享上網 140
項目七 計算機的最佳化、維護與安全 141
任務一 計算機的最佳化 141
任務二 計算機的維護與故障維修 161
任務三 使用360防毒軟體 168
項目實訓 對計算機進行最佳化和安全設定 17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