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白河紀略

解放白河紀略

解放白河紀略,白河解放後,中共白河縣委和縣民主政府當即成立,張坎任縣委書記,劉華任縣長,隸屬鄂陝四地委、四專署。4月3日召開慶祝大會,處決了敵縣長黃家麟等4名首惡分子。隨後在全縣開展以建設新政權為中心的各項工作,摧毀鄉保組織,收繳槍枝,清匪肅特,先後成立白河獨立營,5個區委和區公所,40多個村公所。

解放白河時期的縣城舊貌

白河縣的解放經歷過艱難曲折的鬥爭。
1946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部隊勝利突圍,到達陝南。江漢軍區警衛團一營在8月17日進入白河縣。先後占領義興、信用、和濟、義俠等4個鄉公所,繳獲槍枝30餘支,後進入湖北竹山縣境。從此,揭開了解放白河的序幕。接著以江漢軍區十五旅九支隊為主,成立鄖(陽)竹(山)白(河)辦事處,陳任遠任主任,率領200多人,在三縣堅持鬥爭月余。8月27日,鄂西北區黨委和軍區以及下轄四個地委和分區成立,白河成為一分區一地委轄地,成為鄂西北解放區的一部分。9月13日,江漢軍區警衛團進入白河縣關帝廟河、朱家河一帶,經和濟、和協、義興、義俠、永慶等鄉,抵達縣城西30里的蔣家梁子。休整3日後,從冷水渡江進入竹山。9月底,中共鄂西北一地委在竹山縣田家壩建立白(河)竹(山)平(利)中心縣委,書記魯明健,同時成立竹白指揮部和竹白支隊,就地籌糧籌款,打擊土頑,開展游擊戰爭。江漢軍區警衛團二營營長馮真率支隊百餘人,在白河縣境進行游擊活動,槍斃了惡霸高峰,火燒了永慶鄉公所。11月4日撤離白河。中原突圍部隊在白河縣的游擊活動達半年之久,全縣9個鄉鎮,除縣城永安鎮外,其它8個鄉,部隊都曾活動過,擴大了共產黨和解放軍的影響,宣傳了黨的主張,提高了白河人民的覺悟,鼓舞了其求解放的鬥志。
各縣解放簡介在同一時期,中共陝西省工委派共產黨員黃正甫回白河家鄉,做黃統(國民黨中央立法委員,黃正甫的親叔父)的統戰工作,發展地下黨組織,開展武裝鬥爭。1946年12月9日,黃正甫回到白河卡子鄉東壩,積極開展工作,至1947年3月,發展黨員30多人,遂在東壩成立中共陝西邊界工作委員會,黃正甫任書記,余海龍任組織委員,黃伯勛任宣傳委員。邊界工委成為領導白河人民向國民黨反動勢力作鬥爭的核心。經過黨員在白河、竹山、竹溪等地的宣傳和發動,組織起700餘人的暴動隊伍,編為3個大隊,計畫在1947年7月舉行暴動,因泄密未成。又改期為9月暴動。當余海龍帶的大隊300多人到達漢白公路藥樹埡附近,被國民黨地方武裝衝散,其他兩個大隊聞訊分散隱蔽,二次暴動未成。此後,黨員和積極分子遭到國民黨縣、鄉政府的鎮壓,黃正甫等積極組織轉移,堅持鬥爭,直到白河解放。
194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四縱十二旅在解放湖北鄖陽後,成立豫陝鄂四地委四分區,建立了陝南根據地,為擴大和鞏固陝南根據地,四地委和十二旅黨委在1948年3月底,發起旬(陽)白(河)戰役。當時駐守白河的國民黨武裝力量,有陝保七團、陝保八團一個炮排,鄂保四團及地方武裝,共4500餘人。3月29日,擔任主攻任務的十二旅三十四團,從鄖西天河、板橋河渡過漢江後,兵分兩路,一路經將軍河沿漢白公路,直取白河縣城;一路翻界嶺,出紅石河,直插後河,切斷敵軍退路。二十旅三十五團經夾河關渡江,順麻虎溝堵截敵軍西逃。在上關獨立團和鄖白團的配合下,3月31日向白河縣城守敵發起進攻,激戰到4月1日上午,戰鬥結束。斃敵陝保七團團長黃甲乙以下200餘人,俘敵1500餘人,活捉國民黨白河縣長黃家麟、鄖西縣縣長兼鄂保四團團長汪世燮。白河縣城獲得解放。
白河解放後,中共白河縣委和縣民主政府當即成立,張坎任縣委書記,劉華任縣長,隸屬鄂陝四地委、四專署。4月3日召開慶祝大會,處決了敵縣長黃家麟等4名首惡分子。隨後在全縣開展以建設新政權為中心的各項工作,摧毀鄉保組織,收繳槍枝,清匪肅特,先後成立白河獨立營,5個區委和區公所,40多個村公所。其餘民眾減租減息,收稅征糧,支援前線,並在一部分區、村實行分土地、分浮財。各區普遍成立了區乾隊,各村成立了翻身隊,站崗放哨,打擊土頑,保衛勝利果實。
白河的解放,打開了陝南的大門。胡宗南急派國民黨少將黃照華(白河人)到旬陽組建旬白平三縣聯防指揮部,黃自任總指揮兼白河縣縣長。經過搜羅地方武裝成立了自衛團,李夢華任團長。6月9日以後,即不斷到白河縣境內騷擾。6月25日,我主力部隊奉命撤離白河參加襄樊戰役後,反動地主武裝自衛團和棒子隊瘋狂襲擊該區、村公所,逮捕和屠殺基層幹部和翻身農民,在短短兩個月內,破壞區公所1處,村公所16處,殺害幹部和民眾130多人。8月8日,黃照華率其自衛團和國民黨九十八旅一個團共3000餘人,從安康、旬陽發出,分兩路向白河進逼。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中共白河縣委、縣民主政府為保存革命力量,於8月20日率領縣區黨政幹部和部分基層骨幹、翻身隊員共500餘人,撤離白河轉移到鄖西,先後在鄖西、鄖陽、白河等縣邊沿地區,開展游擊戰,堅持與敵人作頑強鬥爭,直到白河收復。8月21日,敵軍占領白河縣城,全縣立即陷於白色恐怖之中。國民黨縣政府和地主惡霸進行瘋狂報復,大肆反攻倒算。從縣到村,層層成立“清撫委員會”,在全縣範圍內以登記戶口為名,搜捕共產黨員、基層幹部和翻身農民;以歸還地主財產為名,變本加利進行倒算。據國民黨縣參政會統計,到9月底,逮捕人數達1200人。對被捕的共產黨員、幹部和革命民眾,用盡各種酷刑進行審問、追逼,還慘無人道地進行大屠殺。據統計:從1948年8月白河被國民黨占領到1949年5月25日白河被我收復,僅8個月時間裡,被國民黨殺害的共產黨員、幹部和翻身農民、民兵達400多人,革命烈士的鮮血灑遍了白河的山山水水。這是白河解放經歷的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是白河縣的重新收復階段。1949年5月,中共陝南區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決定打到漢中去,解放全陝南。十九軍五十五師在五十七師配合下,於5月23日從鄖縣向白河挺進,24日下午分兩路向白河縣城發起進攻,全殲守敵二十七軍一四O團及地方武裝1700餘人,白河獲得徹底解放。
中共白河縣委書記李順天、縣長王逐萍率領縣、區幹部,從鄖陽回到白河,恢復政府機關工作和區、鄉政權,全縣分7個區(包括鄖陽兩個區)、80個村。縣委、縣政府在全縣收繳槍枝,肅清匪特,迅速恢復了工商業和農業生產,並發動民眾籌糧籌款,組織民工支前。據不完全統計,白河縣從1949年5月至11月,出動民工10370人次,籌集大批糧食和其他物資,有力地支援了全安康地區的解放,被安康地委、專署授予“支前模範縣”的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