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莫鄉

覺莫鄉

覺莫鄉,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鄉。面積123平方公里,人口0.2萬。通公路。轄馬鞍、為覺、茨竹3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黃豆、馬鈴薯。養殖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土特產有春筍、茶葉。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鄉。民國初年屬樂順鄉,1954年為茨竹彝族自治鄉,1958年與紅花、楊村、宜坪合併建立紅旗公社,1961年建茨竹公社,1981年更名覺莫公社,1984年置覺莫鄉。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府33公里。面積123平方公里,人口0.2萬。通公路。轄馬鞍、為覺、茨竹3個村委會。有鄉辦林工商企業和木材加工廠。

覺莫鄉風土人情覺莫鄉風土人情

自然條件。全鄉幅員面積123.2平方公里,耕地2115畝,退耕還林7269.6畝,荒山造林15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92%。覺莫鄉平均海拔1200米,地形地貌為山高坡陡。
——轄區狀況。全鄉轄3個村、13個小組、469戶、2093人,其中彝族組10個,彝漢雜居組1個,漢族組2個。有1所中心國小和1個教學點、衛生院1所、小水電4座。全鄉有6個黨支部、83名黨員。
——交通狀況。通鄉道路和馬鞍村、茨竹村村級公路已硬化;馬鞍村二組、茨竹村三組通組公路和為覺村村級公路以及通往林區和礦山機耕道,不能正常使用;其餘組不通公路。茨竹村一、二組和馬鞍村一、三組硬化了連戶路。
——村民生產生活條件。99%的村民修建了磚木結構的小青瓦房或小樓房;村民用電問題已解決但尚不規範;人畜飲水已基本解決但管道老化;三個村中僅馬鞍村有衛生室和計生室;通訊問題基本解決但需提升質量。
——經濟狀況。村民收入主要來自林業、畜牧和勞務收入。2009年,人均純收入1760元。
——村級組織建設。馬鞍村和茨竹村有活動室,但設施尚不完善,為覺村沒有活動陣地;馬鞍村和茨竹村村級工作能正常高效開展,為覺村亟需加強。

經濟狀況

農業主產玉米、黃豆、馬鈴薯。養殖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土特產有春筍、茶葉。中藥材有天麻、黃連。珍稀動物有大、小熊貓,鹿、獐子、野牛等。

行政轄區

覺莫鄉包括茨竹村馬鞍村為覺村

產業經濟

為了拓寬山區農民增糧增收渠道,縣民委、農業局以四川省“民族兩金”增糧增收工程項目為載體,在覺莫鄉實施1000畝脫毒馬鈴薯高產示範種植基地建設,除了搞好農民工技能培訓外,還免費提供30萬斤薯種和20萬斤複合有機肥料給予配套支持,為覺莫鄉“投資促進年”工作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事業

促進峨邊縣馬鈴薯、茶葉等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的發展,四川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近日在峨邊縣覺莫鄉舉行了省農乾院“科技下鄉”峨邊行培訓班啟動儀式。省農乾院的有關專家、教授出席培訓會並進行了現場技術指導。

鄉屬學校

峨邊彝族自治縣覺莫鄉中心國小、峨邊彝族自治縣覺莫鄉為覺國小

特色農產品

紅花、木材、玉米、黃豆、馬鈴薯、家禽、春筍、茶葉、中藥材、天麻、黃連。

峨邊彝族自治縣的鄉鎮

峨邊彝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與峨眉、沙灣、美姑等縣毗鄰,地理環境差,屬少數民族邊遠山區縣和省級貧困縣,2004年,峨邊彝族自治縣轄6個鎮(沙坪、大堡、毛坪、新林、五渡、黑竹溝)、13個鄉(紅花、宜坪、楊村、覺莫、萬坪、白楊、楊河、共和、新場、平等、哈曲、金岩、勒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