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頓[古代腓尼基北部奴隸制城邦]

西頓[古代腓尼基北部奴隸制城邦]

賽達(阿拉伯語:صيدا ‎)又名西頓,是黎巴嫩南部省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沿岸。賽達是腓尼基人的主要城市之一,和泰爾齊名。後來西頓的居民向外殖民,建立迦太基等若干城邦。古代腓尼基北部奴隸制城邦,濱地中海東岸,即今黎巴嫩的賽達。約建於公元前二千年代初,與推羅並稱為腓尼基兩大商港城邦。手工業發達,尤以染料和玻璃製品著名。二千年代後期向海上殖民,占賽普勒斯等島嶼,勢最盛。公元前六世紀被波斯統治。公元前333年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占領。公元前64年併入羅馬。

基本信息

西頓的聖經預言

西頓與推羅為姐妹城,都在黎巴嫩境內。西頓在推羅北面,兩城相距100公里。主前11-4世紀,推羅控制腓尼基,那時,西頓不是她的對手。

西頓屢遭災禍:”我必使瘟疫進入西頓,使血流在她街上。被殺的必在其中仆倒,四圍有刀劍臨到她,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結28:23)

主前351年,西頓屬波斯。原來西頓先叛變成功,但後來西頓王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就把西頓賣給敵人。援軍絕望,40,000居民誓死不降,相率自焚於屋內,老幼盡死火中。

數百年後,十字軍東征,西頓屢被攻陷。她三次被十字軍擄去,又三次敗於回教軍手中,德魯斯Dyuse(黎巴嫩與敘利亞一回教教派)與土耳其戰,土耳其與法國戰,都以西頓為戰場。1840年,西頓被英、法、土艦隊炮擊。

但不久,西頓又繁盛起來。現在西頓有20,000多人。她雖然多經血戰,但未被滅絕。

人名

西頓(Sidon,希伯來與: צידון‎)聖經人物,諾亞的孫子迦南(Canaan)所生的長子,迦南是含的兒子。

經文:迦南生長子西頓;又生赫(創世紀10:15)

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1860—1941)

動物小說體裁的開創者。出生在英國的南希爾茲,六歲時和一家人一起來到加拿大。他從小就熱愛大自然,悉心觀察、研究大自然里的飛禽走獸。他是個博物學家、社會活動家和作家,他尤其欣賞印第安人的政治組織機構。他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於1898年出版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本書使他在經濟上獲得了獨立,並使他贏得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友誼。據說英國作家吉卜林的《從林之書》也是在這本書的啟發之下才寫成的。

西頓有兩種身份——畫家和作家,但這兩種身份都圍繞著相同的主題——動物。他天生喜愛動物,年輕時就開始觀察、調查野生鳥獸,所以筆下的動物描繪生動,充滿生命的尊嚴。一個多世紀以來,他的作品一直是喜愛野生動物者必讀的經典。

西頓說:自由的野生動物有著高貴的自尊和偉大的情感,它們也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富有人情味的生命。而我們人類呢,才是一群靠著發達的頭腦肆意毀滅自然、踐踏生命的野獸。

(《西頓野生動物集》)

作品

《小戰馬》 《紅脖子》 《灰熊傳奇、塔拉克山的熊王》

《沙丘鹿的蹤跡》

《動物英雄》

《郊狼蒂托傳》

《泉原狐》

《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