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培訓項目

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培訓項目

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培訓是一個改善西部地區醫療人員醫療水平的活動。

項目介紹

項目編號:BP8E9371

開展時間:2009-12-16

項目名稱: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培訓

所屬機構:愛德基金會

公益領域:人員培訓,衛生院(站)

項目背景

培訓人員
鄉鎮醫療人員

中國地形圖上不難發現,中國西部地區多被山脈、高原和荒漠覆蓋。由於西部地區地形複雜,氣候惡劣,在西部地區修造公路要比在其它地區多付出數倍的投入。在農村地區,生產所需的種子、農具、肥料以及農產品都要靠馬、騾,甚至是人馱進背出。由於資源匱乏,交通條件差,經濟發展緩慢,西部貧困地區人民幾乎無法享受其它地區得以飛速發展的高新科技。直到今天,住在大山中的很多人還從未走出過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那座山。
由於經濟發展落後,西部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仍然處於十分低下的水平。農村地區的廣大農牧民仍然受到各種各樣的傳染病的侵害,而這些傳染病在其它地區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缺乏合格的基層醫務工作者已經成為阻礙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主要問題。由於條件差,發展空間小,醫科專業的畢業生很少願意回到自己的家鄉。有數據表明,在西部地區的鄉鎮衛生院,只有40%的醫務人員受過正規醫學教育,大學畢業生比例不到10%。
醫學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科學。但是西部地區的鄉鎮衛生院和醫院的醫務人員都無力承受繼續教育所帶來的經濟負擔。

項目目標

項目計畫在三年時間內資助900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到市縣一級醫院參加專業培訓。通過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來拓展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範圍,提高衛生院服務能力,讓村民可以就近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的

通過對開展宮頸癌防治相關工作的鄉鎮衛生院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宮頸癌防治的基本知識、宮頸癌篩查服務流程、臨床醫學檢查方法及判斷標準等,掌握宮頸癌防治基本技能,提高中西部地區農村宮頸癌防治的工作水平。

二、培訓範圍和對象

(一)培訓範圍。
中西部地區22個省(區、市)30856所鄉鎮衛生院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20個團場醫院。
(二)培訓對象。
鄉鎮衛生院和團場醫院開展宮頸癌防治的婦產科醫務人員,每單位1人,共30976人。

三、培訓形式

主要採取理論培訓與操作實習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一)理論培訓以短期的集中的授課方式進行。培訓方式可採取成人教學的參與式,如小講課、快速反應、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二)操作實習以分組形式有計畫的到指定醫院相關科室學習實際操作。培訓方式可以採取示教、觀摩、操作等。

四、培訓學時

理論培訓與操作實習時間總計44學時(共5.5天)。理論培訓4天,操作實習1.5天。

五、培訓內容

(一)理論培訓。
主要包括三部分:宮頸癌檢查相關知識、生殖道感染防治基本知識、健康教育基本知識。
1.宮頸癌篩查
(1)婦女宮頸癌防治的基本知識。
(2)宮頸癌篩查前準備。
(3)宮頸癌篩查服務流程。
(4)婦科檢查。
(5)陰道分泌物實驗室檢查。
(6)宮頸脫落細胞取材及標本製作。
(7)醋酸染色後裸眼觀察法(VIA)及複方碘染色後裸眼觀察法(VILI)及異常處理流程。
(8)異常病例的管理。
2.生殖道感染防治基本知識
(1)滴蟲性陰道炎。
(2)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3)細菌性陰道病。
3.健康教育
(1)宮頸癌防治的健康教育核心知識
(2)生殖道感染防治的健康教育核心知識
(3)開展健康教育的技能
(二)操作實習。
1.婦科檢查操作技術。
2.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取材與標本製作技術。
3.醋酸染色後裸眼觀察法(VIA)/複方碘染色後裸眼觀察法(VILI)。
4.陰道分泌物實驗室檢查技能。
5.健康教育相關技能。

六、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前後,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短期集中授課培訓主要通過班前班後問卷測試進行評估;實際操作主要通過技術操作前後考核進行評估。

所屬機構介紹

愛德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4月,是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發起,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與的民間團體,旨在促進我國的教育、社會福利、醫療衛生、社區發展、環境與發展、災害管理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項目區域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逾千萬貧困人口從中受益。[1][2]

基金會圖示
基金會圖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