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團幹部培養計畫

為培養西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團幹部,推動西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共青團事業的發展,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於1998年開始實施"培養計畫",每年從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17個省(區、市)選派50名左右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團幹部到東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進行為期半年的掛職鍛鍊。 至今共有468名團幹部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省(市)掛職鍛鍊。 同時,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也根據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的要求組織了400多名少數民族團幹部在本省(區、市)內掛職鍛鍊。

為培養西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團幹部,推動西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共青團事業的發展,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於1998年開始實施"培養計畫",每年從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17個省(區、市)選派50名左右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團幹部到東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進行為期半年的掛職鍛鍊。根據對口協作的原則,掛職鍛鍊團幹部原則上安排到對口協作地區,並爭取將此項工作納入當地黨政對口協作工作之中,掛職幹部原則上按原有級別安排在團的工作崗位或黨政工作崗位,擔任實職。至今共有468名團幹部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省(市)掛職鍛鍊。同時,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也根據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的要求組織了400多名少數民族團幹部在本省(區、市)內掛職鍛鍊。"培養計畫"工作的實施,增強了西部團幹部的政治思想素質、組織領導能力和創新意識,為西部團幹部的成長提供了新的舞台;進一步營造了有利於少數民族青年幹部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推進了西部地區青年人才資源開發進程;拓展了東西部地區青年人才交流的渠道,在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