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未解之謎

西遊記未解之謎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 表面上看講的是唐僧取經,師徒四人不畏艱險戰勝困難,終成正果。但細看此書,裡面有違邏輯, 前後矛盾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根本無法用常理解釋, 比如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怎么就鬥不過妖怪? 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 唐僧為什麼要取經? 取經有什麼作用? 等等。仔細閱讀故事的人會發現西遊記之謎頗多,人們也開始去探索揭曉西遊記之謎。

基本信息

(1)《西遊記》講的是什麼故事?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表面上看講的是唐僧取經,師徒四人不畏艱險戰勝困難,終成正果。但細看此書,裡面有違邏輯,前後矛盾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根本無法用常理解釋,比如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怎么就鬥不過妖怪?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經有什麼作用?等等。於是,民間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看了西遊記,說話象放屁。”
可是,作者吳承恩老先生會有那么弱智嗎?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
可見,《西遊記》中有違邏輯的地方一定是吳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機”。
那么,《西遊記》究竟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是在傳“道”?或是在宏“佛”?我們從《西遊記》中看不到道家的清淨無為,同樣,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惡相報。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鬥法,反抗,奮力,掙扎,充滿了向目標前進的張力。
因此,我們可以十分肯定的說,《西遊記》既沒有宣傳道家,也沒有宏揚佛法。而講的是“造化”的故事,講的是“造化怎樣弄人”的故事。
全篇第一回,開宗明義,詩曰: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西遊釋厄傳》即《西遊記》。
要想知道“造化會元功”,就得看《西遊記》。
功:指功能,功用,力量,變化,作用,等等。
會元:指時間。一元分為12會,一會有一萬八百年,一元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就像一天有12個時辰,一年有12個月一樣。
造化:一指自然界的發展繁衍,創造演化,一指命運、運氣,造化弄人。
命運、造化究竟是怎樣弄人的呢?
讀《西遊記》能更好的幫助我們了解人生的命運與造化。
(2)觀音菩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在我中華大唐社會的各個階層,均不信佛,並沒有對佛法產生需求關係,這裡根本就沒有市場。而供給卻十分巨大!出貨量為:《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這三藏經書合計為三十五部,共有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多!
吾觀天下,各行各業,萬般皆不難,唯“出貨”為最難!賣不出去等於零。即使身為如來佛祖者,也不能例外,要想把到自己的產品,三藏經書,推廣到一個沒有市場的地方去,這真的是個難難難!
所以如來尋思著,要想辦成這件事,“怎么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才行。觀音菩薩當即表態:願意去。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那么,觀音菩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究竟是何德何能?有何種法力?何等神通?唯她能完成如此大任?
如果能用民間的傳說來評價她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話,那么,也一定有人會引用封神榜,說他是專施毒計的慈航道人,手裡拿個清淨琉璃瓶,將人畜吸入瓶中,身皮肉化成膿,後來又欺師悖祖,叛經離道,割了雀雀,變了性,改了名,投到西天如來佛門下。
這樣就說不清白了,我們還是從《西遊記》原著中找答案比較客觀公正。
觀音菩薩最初的出場是在孫悟空偷蟠桃反天宮後的第六回。這個時候,是她向玉皇大帝舉薦的二郎神,導致孫悟空第一次被捉。
菩薩開口對老君說:“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
又說:“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而事實卻是:菩薩自己僅僅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動手,又問老君道:“你有什麼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取下個金鋼圈,自天門上往下一摜,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打中了天靈,立不穩腳,跌了一跤。
由此可見,菩薩對自己的“用人之道”頗為自得。而後面說的那句話,躲在背後使陰招,唆使他人下暗手,就絕對不是光明之舉。
菩薩第一次出場,未見行一善,也未見行一惡,未施展任何法術,也未使用任何法器,只是如如不動,空口說了幾句白話而已。足見:高深莫測!
現在,傳經業務中,如來佛對看她的看法是:有法力,神通廣大。
如來座下的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眾比丘僧尼、優婆塞夷、大小尊者聖僧,除她之外,沒有一個人能辦得成這件事。
菩薩此時的表現是:那菩薩聞言,踴躍作禮而退。即喚惠岸行者隨行。那惠岸使一條渾鐵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薩左右,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
看樣子,菩薩接到這筆大單,對籌建新的分公司,顯得非常興奮。她身邊的惠岸行者大概是個狠人,不好惹的。
這是菩薩在《西遊記》中的第二次出場。至此,仍未見菩薩做一事,還是如如不動。不過,她兩次出場的環境卻是交代的清清楚楚,前一次是天宮大變之際,這一次是如來大愁之時,她總在關鍵時候出場,真可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
菩薩在前往長安的路上,遇到沙僧八戒悟空,可以看出菩薩慣用的三招:1.數落對方的罪孽,2.入我門下可脫罪,3.勸人行善。
看完《西遊記》全書,菩薩也僅只是“理論”學的好,勸別人行善而已,她自己勉強行了一善,即救了小白龍一命,可她的目的卻是要弄一匹馬。
菩薩到了長安大唐國。行至大市街旁,見一座土地神祠,二人逕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知是菩薩,叩頭接入。那土地又急跑報與城隍、社令,及滿長安各廟神祗,都知是菩薩,參見告道:“菩薩,恕眾神接遲之罪。”菩薩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訊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眾神各歸本處,把個土地趕在城隍廟裡暫住。
土地佬兒,是仙界天庭玉皇大帝設在人間最基層的幹部。他怕菩薩作什麼?菩薩會來檢查他的工作么?不會,菩薩既不是上司,更不是幹部,一出家人而已。據我所知,基層幹部對付在大街上亂擺攤設點賣衣服賣拐棍的人,唉...還是不說了。怎么這位基層幹部怕她就怕成了這個樣子呢?怕的蹊蹺,怕的離譜,而且,把辦公室都讓出來了。
可見,在土地佬兒這位基層幹部眼裡,觀音菩薩是個極厲害、極恐怖的角色!
《西遊記》中的惡人可多啦,觀音菩薩未見行一惡,卻叫人如此懼怕,由此可知,惡人並不可怕,比惡人還惡人的善人才叫可怕。
菩薩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訊息。”這么神秘!她想乾什麼?到底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怕走漏了?
書中沒有直接交代。這是《西遊記》第八回的事,但後面緊接著的五回,自從觀音菩薩到了長安之後,長安城裡就發生了三大怪事!
(3)唐僧的父母親
《陳光蕊赴任逢災》這一回,疑點多多,迷霧重重,可不太好讀噢。然此篇正是作者立意高遠之處,讀懂了,方能明白何為“造化”,讀不懂,《西遊記》就只能是兒童故事。
陳光蕊(唐僧的父親)考上狀元,遇小姐殷溫嬌(唐僧的母親)拋打繡球招親,得以與丞相之女成親。
陳光蕊赴任江州,從丞相府出發,竟無人伴隨,僅帶一家僮,到洪江渡口,艄公劉洪、李彪見色起意,殺了陳光蕊和家僮,逼小姐順從。小姐尋思無計,只得順了劉洪,更離譜的是劉洪穿了光蕊衣冠,帶了官憑文書,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劉洪一水賊,居然敢冒充朝廷命官,還帶著個活證人,小姐不揭穿殺夫兇手還在等什麼?她可能擔心懷著的孩子有危險,孩子(即後來的唐僧)生下後,順水放走,由老和尚收養,她完全可以報案,卻為何仍不作聲?
更離奇的是,劉洪竟冒充了十八年沒被發覺!女兒出嫁後沒回過娘家,也無書信來往!這十八年中,小姐和殺夫兇手夜夜同床共眠,簡直叫人無法想像!
後來兒子陳玄奘年滿十八歲後到京城報信,丞相居然發六萬御林軍來捉!
陳光蕊復活後,一家團圓,小姐竟然又從容自盡了!
著實叫人費解啊!
於是,就有人說,這一篇是《西遊記》最大的一處敗筆。最不合理,甚為荒誕!犯了寫小說不可犯的錯誤,這些漏洞作者能回答得了嗎?作者吳承恩在處理這段故事時的拙劣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臭!
恰恰說錯了,吳老先生絕不至於犯如此低級的邏輯錯誤,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寫很荒誕嗎!還留下把柄給你來說!既然他這樣寫了,就是另有深意的,這正是吳老先生的高明之處!
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菩薩安排好了的。
這個答案,你滿意不?先莫要笑我,真相就是這樣的!
什麼?你覺得這個答案很無聊?那好,讓我們一起來細細推論:
首先,這段故事裡的疑點很多,可你知不知道,疑點越多,線索就越多,所以,任何一個疑點都不能放過,這些看似矛盾的表象背後,一定有著一個統一的載體。
故事的結局是:玄奘十八歲後到京城報信,捉了殺父仇人,拿到江邊渡口祭奠,活剜了劉洪心肝。龍王送光蕊還魂復活,一家團圓,後來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了。
凡是結果,就具有確定性,唯一性。故事既然是以這種結局來結束的,那么,我們可以說故事發展中的任何過程都是為了導致出這樣一種結局而設計的。
這個結果中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為什麼要等到十八年後,玄奘到京城報了信,才能復仇?難道小姐就不能復仇嗎?
如果小姐可以自己復仇,那么,小姐可以採取至少以下4種辦法:
1.寫信給父母。
2.找一個與兇手不和的官吏說。
兇手並未時時不離她身邊,也未將她禁錮,她完全有行動自由,而且兇手還是經常外出辦公。這兩條她完全做的到。
3.夜裡睡著了下手。
4.飯菜里投毒。
這兩條更容易做到,但溫嬌小姐一條也沒有採用。
溫嬌小姐完全有能力有條件自行復仇,但是她沒有復仇。那么,很明顯,這個故事一開始就是設計的是:這個“血海深仇”,就是專門留給兒子玄奘長大了來報的,而不是給她來報的。
那么,又有新的問題:
這個“血海深仇”,不讓溫嬌小姐自己報,這可能嗎?這個思想工作做的通嗎?溫嬌小姐每天面對著這個殺夫仇人她會怎么想?白天的要伺候他吃,天黑了還要陪他睡,她就這么眼睛一閉,天天忍著緊他折騰啊?還要忍一十八年,我們的溫嬌小姐她受的了么?!
如果她無法忍受,那么,她絕對會採取以下兩種措施:1.幹掉兇手。或是2.幹掉自己。
可是,無論是幹掉兇手還是幹掉自己,都會導致玄奘長大了不能報仇。因此,要使玄奘長大了能親自報仇,我們的溫嬌小姐她既不能幹掉兇手也不能幹掉自己。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讓溫嬌小姐既不幹掉兇手也不幹掉自己,並且心甘情願地陪著殺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個夜晚呢?
(4)《西遊記》中最大的秘密
陳光蕊中了狀元,跨馬遊街,遇丞相之女殷溫嬌打繡球招親,恰打著光蕊的烏紗帽。當晚就拜了堂,入了房。第二天一大早就攜美妻赴任去了。
真是爽啊!就連作《證道書》的殘夢道人澹漪子老前輩都羨慕的不得了,在此處夾批曰:“真快活!狀元易中,此景難逢。”
可是,這裡面的問題太大了!我們來研究一下陳光蕊赴任的路線:
京城——陳光蕊家——萬花店——洪江渡口——江州。
這一趟路途究竟有多遠?不要從地圖上找,我們應該尊重原著,作者已經給出了答案,就看你看書是否仔細。
陳光蕊與小姐結婚的那天晚上,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歡飲一宵。二人同攜素手,共入蘭房。次日五更三點,太宗命光蕊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誤限期。光蕊謝恩出朝,回相府,攜妻前往。
路上,“光蕊便道回家”。可見陳光蕊的家住在京城與江州之間,因為是順路,便道,所以陳光蕊順便接老母一同上任。母親張氏大喜,當日即行。
一、從京城到陳光蕊家有多遠?
後面玄奘見婆婆時有交代:玄奘領婆婆到劉小二店內,又將盤纏與婆婆道:“我此去只月余就回。”解:
1.從萬花店(經過陳光蕊家)到京城報信,在外公家住上1或3天,再返回江州去復仇,一切事情辦完了,再來萬花店接婆婆,只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
2.從萬花店(經過陳光蕊家)到京城報信,在外公家住上1或3天,然後就馬上直接過來,約需1個月左右的時間。
玄奘是出家人,一般是不會打誑語的,何況還是自己的婆婆,所以,這個時間他應該算的還有多的,也許還要不了1個月。他給了婆婆約1個月左右的生活費。
若按1,從京城到陳光蕊家,最多只在3天左右。
若按2,從京城到陳光蕊家,最多只在10天左右。(一月30天,減在京城外公家住2天,一來一回各14天,減去從陳光蕊家到萬花店的4天,約為10天。)
二、從陳光蕊家到萬花店有多遠?
當日即從陳光蕊家出發,“在路數日,前至萬花店劉小二家安下。”解:
“數日”,為幾天,一般指3天,或3——5天。如果有7——10天就是“旬日”了。所以從陳光蕊家出發,到萬花店,約有4天左右。
在萬花店,母親張氏養病誤了2天,光蕊道:“此店已住三日了,欽限緊急,孩兒意欲明日起身,不知母親身體好否?”張氏道:“我身子不快,此時路上炎熱,恐添疾病。你可這裡賃間房屋,與我暫住。付些盤纏在此,你兩口兒先上任去,候秋涼卻來接我。”光蕊與妻商議,就租了屋宇,付了盤纏與母親,同妻拜辭前去。
陳光蕊打算第4天一起走,母親叫他們先走。於是,他們在第3天先走了。
三、從萬花店到洪江渡口有多遠?
“曉行夜宿,不覺已到洪江渡口。”解:
1.第3天的上午走的,過了一個夜後,第4天到的洪江渡口。
2.第3天的上午走的,當天晚上要找旅社住宿的時候,到的洪江渡口。
陳光蕊在萬花店曾買魚送洪江里放生。為十五里路。這洪江渡口可能要比放生處(十五里)要遠。多數是當晚要找旅社住宿時,到的洪江渡口。
四、從洪江渡口到江州,已經不遠了。
劉洪、李彪,候至夜靜三更,先殺家僮,次將光蕊打死,拋屍洪江。
“卻說殷小姐痛恨劉賊,恨不食肉寢皮,只因身懷有孕,未知男女,萬不得已,權且勉強相從。轉盼之間,不覺已到江州。”解:
劉洪殺了老公,殷小姐相從,只因身懷有孕。又行了幾日,才到江州。
好了!真相已經出來了。
我們可愛的殷溫嬌小姐和陳光蕊同志結婚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聖旨,開始遠行,而先一天晚上,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歡飲一宵。一宵是多久?一夜!即使沒有一夜,也有大半夜!至少得轉鍾兩三點,陳光蕊的酒量如何?精力如何?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問題,但畢竟是“共入蘭房”了,兩個人在一起睡了三五個小時大概是有的,這三五個小時有沒有發生性關係?不好說,就算真的發生了,有沒有受孕?又不好說,就算一槍命中懷了孕,還是說不通!
因為從溫嬌小姐結婚的那天晚上算起,到老公被殺,按多的算:只有18天,若按短的算:僅僅只有8天時間。而溫嬌小姐竟然已經確認自己懷孕了!只是未知男女。這“未知男女”就是懷孕有一向時了,而不是剛剛才發現。
居然是這種事情!你叫我怎么說?!
按醫學常識,一個女的,一般在月經後的第14天左右排卵,且在排卵前後的24小時內有性生活,距上次月經40天或45天以上(至少得有一個月不來好事),並有噁心、嘔吐、喜食酸辣、小便增多、乳房發脹等症狀時,才可能是懷孕了。這個時間是在40天或45天以上。
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說:溫嬌小姐肚子裡懷的這個孩子,在結婚之前就已經有了,而絕對不可能是新科狀元陳光蕊的!
另見《西遊記》第37回,三藏道:當時我父曾被水賊傷生,我母被水賊欺占,經三個月,分娩了我。我在水中逃了性命,幸金山寺恩師救養成人。可見,唐僧的母親在結婚前已經有孕,是實。
(5)豬八戒是怎樣調戲嫦娥的?
有人對豬八戒“調戲”嫦娥一案持懷疑態度,因為整個案子中,指證天篷“調戲”的好像只有“受害者”嫦娥一人而已,並無旁證,怎能以嫦娥的一面之詞就認定調戲罪名成立呢?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想法,那絕對是因為你沒有看原著。我們來看看原著上是怎么說的:
那時酒醉意昏沉,東倒西歪亂撒潑。逞雄撞入廣寒宮,風流仙子來相接。
見她容貌挾人魂,舊日凡心難得滅。全無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
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悅。色膽如天叫似雷,險些震倒天關闕。
糾察靈官奏玉皇,那日吾當命運拙。廣寒圍困不通風,進退無門難得脫。
卻被諸神拿住我,酒在心頭還不怯。押赴靈霄見玉皇,依律問成該處決。
1.逞雄撞入廣寒宮。“逞雄”,就是說,你們都不敢!只有我敢!你們看我的!為什麼他有這個膽子敢跑到別墅里來調戲嫦娥?因為有玉皇大帝的許可。
2.風流仙子來相接。注意:是嫦娥來接的他。嫦娥怎么可能知道他今天會來?大概是他經常來,天天來吧。
3.見她容貌挾人魂,舊日凡心難得滅。“挾人魂”這個詞,足以說明天蓬元帥是第一次見到嫦娥,並不是經常來,天天來滴。那么,嫦娥是來接誰的?我們就不知道了,但肯定是有人經常來,天天來滴。
4.扯住嫦娥要陪歇。一上來,二話不說,扯住嫦娥就要她陪睡,這天蓬元帥也真是的,怎么對待嫦娥像對待一個妓女一樣!
5.再三再四不依從,為什麼不依從?這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嫦娥要等的人不是他,二是肯定還有其他人在附近,因為天蓬元帥是逞雄來的。
6.東躲西藏心不悅。早就聽說了你是個風流仙子,怎么我來你就東躲西藏的?跟老子裝純?所以心不悅,你不依,老子就硬上!
7.色膽如天叫似雷,險些震倒天關闕。這個也太誇張了吧,怎么說也不至於弄這么大動靜,嫦娥無論怎么叫,也不至於險些震倒天關闕,所以一定是天蓬元帥在叫,目的是要讓大家都知道。
8.糾察靈官奏玉皇。原著寫的非常清楚,嫦娥並沒有去告狀,而是被巡邏隊發現後去告的狀。廣寒宮被圍困的水泄不通,把他拿下了。
9.那日吾當命運拙。那一天啊,是最倒霉的一天!還沒搞,就被他們抓住了。
天蓬元帥掌管十萬天河水兵,這個權利應該是非常大的,相當於水軍提督,換算到現在估計是海軍地方軍區司令了,他能混到這個位置,就說明他不是一般的神仙,他的酒量肯定不會低,多數是海量,按說不至於犯這樣的錯誤,即使犯這樣的錯誤,也不至於弄的讓大家都知道。
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是故意做出來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能下凡。
在這件事上,天蓬元帥和玉皇大帝之間應該是有協定的,玉帝把嫦娥送給天蓬享受一次,天蓬幫玉帝幹掉孫猴子。
玉皇大帝安排天蓬元帥來幹掉孫猴子是最佳的人選,因為天蓬元帥與孫悟空的本事差不多(後面有交手的記錄,兩個自二更時分,直斗到天亮,豬八戒開始覺得兩膊酸麻,說明他比孫悟空差也差不了多遠),又有太上老君親自用神冰鐵打造的九齒釘耙,管你是銅頭鐵腦一身鋼,這一鈀就叫你魂消神氣泄!絕對可以把壓在五行山下的孫猴子幾耙子耙死!
天蓬元帥唯一很冤的一點就是,跟嫦娥還沒怎么來,就被他們抓住了,因此,天蓬心裡是有氣的,玉皇大帝把他給涮了,所以,他下凡之後,也不去完成玉皇大帝交給他的任務,慢慢拖。
天蓬元帥下凡投胎做了野豬精,許多人都對他表示惋惜,其實啊,天蓬元帥心裡是高興的,這個傢伙是賊精賊精的,你千萬不要把他看成是傻子呆子。
神仙都是由人修成的,和人相比,要比人的壽命長的多,本事要大的多,也就是一個更為高級的人,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禁止性生活!無論是道派的神仙還是佛派的神仙,都一律禁止性生活!
可是,神仙們也是有性慾的,絕對有,如果神仙們沒有性慾,也就不會有這樣的禁令了,更不會有仙女思凡跑下來找男人找愛情了。
神仙們既然是有性慾的,為什麼又禁止性生活呢?還是先前說的那個編制問題,神仙們一有性生活,孩子一生出來就是神仙,會導致神仙的數量急劇膨脹!大量的神仙將無法安置!神仙界的資源將迅速減少,甚至崩潰!
所以,神仙界禁止性生活!
這和人類大致上是一樣的,以前十二三歲就可以結婚了,後來呢,就不準這么早了,非得到十七八歲,再後來,就是二十一二歲,再後來,就是二十四五歲。可以想像的到,人的壽命再無限延長的話,說不定哪一天就不準你過性生活啦!
神仙界是禁止性生活的,對敢於破禁犯規者的懲罰是極其殘酷的!可是,神仙界的這條禁令,僅僅只能嚇唬那些膽小的,根本就治不了老油條!
對於年輕的小神仙來說,你敢破禁犯規過性生活,“下凡”,就像把你從學校開除一樣,並且全校通報,打回原籍,你說你怕不怕?而對於那些老油條的神仙來說,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下凡”,就像出差一樣,都巴不得多有幾次出差的機會呢!
你在外面胡來,管的就相對松一些,比如學生在校外租個房子,幹部在外省找了旅社,禁令就不怎么起作用了,抓住了也是可大可小的事。
所以啊,豬八戒看起來是被貶了,其實他心裡高興著呢!
玉帝叫他下來幹掉猴子,他正好溜出來找樂子,我們的豬八戒同志才不會死心眼一棵樹上吊死呢!豬八戒同志做事,什麼時候都是兩手準備,雙重保險。誰把他看成呆子傻子,誰才是真正的呆子傻子!
你看他,一下凡,耙猴子的事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立馬找了個相好的卵二姐,不到一年,卵二姐死了,他呢,又立馬找了個相好的高小姐,唐僧來的時候,高小姐已經是奄奄一息了!若再不來,肯定又是死了!
反正是在外面,怎么搞都沒人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