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真詮

以“悟一”之書,告之三教聖人,必有相視而笑者。 ’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 吾故曰:能解《西遊記》者,聖人之徒也。

書籍簡介

清代有

西遊真詮點擊查看大圖
一本研究《西遊記》的專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陳士斌的《西遊真詮》,《西遊真詮》一百回,是清初山陰陳士斌據明代百回本《西遊記》刪改而成,每回末均有陳士斌(即悟子一子)的批語。書之首頁背面有兩行大字“悟一子批點《西遊真詮》”,次為尤侗的“西遊真詮序”,序末署“康熙丙子(康熙三十六年,1696)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次為目錄,其第九回為唐僧出世故事,原第九回至第十二回四回書拆合為第十至第十二回三回。

西遊真詮序

三教聖人之書,吾皆得而讀之矣!東魯之書,存心養性之學也;函關之書,修心煉性之功也;西竺之書,明心見性之旨也。此“心”與“性”,放之則彌於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揆一也,而莫奇於佛說。吾嘗讀《華嚴》一部而驚焉:一天下也,分而為四;一世界也,累而為小千、中千、大千。天一而已,有忉利、夜摩諸名;地一而已,有歡喜、離垢諸名。且有輪圍山、香水海、風輪寶焰、日月雲雨、宮殿園林、香花鬘蓋、金銀、琉璃、摩尼之類,無數無量無邊,至於不可說。不可說,總以一言蔽之,曰:一切惟心造而已。
後人有《西遊記》者,殆《華嚴》之外篇也。其言雖幻,可以喻大;其事雖奇,可以證真;其意雖遊戲三昧,而廣大神通具焉。知其說者,三藏即菩薩之化身;行者、八戒、沙僧、龍馬即梵釋天王之分體;所遇牛魔、虎力諸物,即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之變相。由此觀之,十萬四千之遠,不過一由旬;十四年之久,不過一剎那。八十一難,正五十三參之反對;三十五部,亦四十二字之餘文也。蓋天下無治妖之法,惟有治心之法,心治則妖治。記《西遊》者,傳《華嚴》之心法也。
雖然,吾於此有疑焉。夫西遊取經,如來教之也;而世傳為丘長春之作。《元史•丘處機》稱為“神仙宗伯”,何慕乎西遊?豈空空玄玄,有殊途同歸者耶!然長春微意,引而不發。今有悟一子陳君起而詮解之,於是鉤《參同》之機,抉《悟真》之奧;收六通於三寶,運十度於五行。將見修多羅中有爐鼎焉,優曇缽中有梨棗焉,阿闍黎中有嬰兒、奼女焉。彼家采戰,此家燒丹,皆波旬說,非佛說也。佛說如是,奇矣。更有奇者,合二氏之妙,而通之於《易》。開以乾坤,交以離坎,乘以姤復,終以既濟、未濟,遂使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會歸於《西遊》一部。一陰一陽,一闔一辟,其為變易也,其為不易也,吾烏乎名之哉?
然則奘之名玄也;空、能、淨之名悟也;兼佛、老之謂也。舉夫子之道一以貫之,悟之所以貞夫一也。然老子曰:“道生一。”佛子曰:“萬法歸一。”一而三,三而一者也。以“悟一”之書,告之三教聖人,必有相視而笑者。昌黎有云:“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孔子者習聞其說,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吾師乎,吾不知其為誰乎?若悟一者,豈非三教一大弟子乎!吾故曰:能解《西遊記》者,聖人之徒也。
康熙丙子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
陳士斌約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後在世字允生,號悟一子,浙江山陰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清聖祖康熙中前後在世。嘗評西遊記為西遊真詮一百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