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格

西格班於1911年在隆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於1914年開始研究射線。 用這種方法,西格法發現了同莫塞萊曾研究過的那種標識X射線相比穿透力較小而波長的若干組X射線。 西格班自1937年任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實驗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直至1964年退休為止。

西格班(Siegbahn,Karl Manne Georg)瑞典物理學家,1886年12月3日生於厄勒布魯;1978年9月26日卒於斯德哥爾摩。西格班於1911年在隆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於1914年開始研究射線。由於技術上的限制,巴克拉和莫塞萊只是對各種元素產生的X射線作過比較粗略的研究,而西格班則研究出一種改進的方法,可準確地測定各種元素產生的X射線的波長。用這種方法,西格法發現了同莫塞萊曾研究過的那種標識X射線相比穿透力較小而波長的若干組X射線。簡而言之,他發現了每一種元素所特有的X射線光譜。對於玻爾等人認為各種原子內的電子以“殼層”狀態分布的觀點,這一發現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X射線的這些不同波帶依照其波長遞增的順序被分別標記為K、L、M、N、O、P和Q,而電子殼層則依照到原子核的距離由近到遠的順序得到同樣的名稱。 1924年,即西格班任烏普薩拉大學教授後不久(西格班出任烏普薩拉大學教授的年代是1923年。--譯者),他甚至設法用稜鏡使X射線發生了折射,從而證明這種輻射和光又多了一點相似之處。同年,他由於對X射線光譜學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西格班自1937年任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實驗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直至1964年退休為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