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洱河一級水電站

西洱河一級電站位於距大理市11km處,下關市下游約10km 處。利用洱海水利工程資源發電,電站始建於1972年1月,在1979年10月1日建國三十周年國慶發電,裝機容量3 ×35MW。西洱河一級水電站位於.首部樞紐位於下關湖盆地邊緣天生橋處,壩型為潛孔式攔河閘,引水隨洞布里在河道右岸,洞徑4.3~ 5.6m,長817l m,末端設有直徑4 sm、高76m的 雙室式調壓井.設計水頭220m,最大水頭245m,最小水頭208m,最大引流量57m3/ s。分別與二、三級電站相連,是滇西地域重要的中心環節電站。是國內首次利用天然淡水湖泊——洱海作為多年調節水庫的西洱河四個梯級水電站中的第一級水電站。

西洱河一級電站位於距大理市11km處,下關市下游約10km 處。利用洱海水利工程資源發電,電站始建於1972年1月,在1979年10月1日建國三十周年國慶發電,裝機容量3 ×35MW。西洱河一級水電站位於.首部樞紐位於下關湖盆地邊緣天生橋處,壩型為潛孔式攔河閘,引水隨洞布里在河道右岸,洞徑4.3~ 5.6m,長817l m,末端設有直徑4 sm、高76m的 雙室式調壓井.設計水頭220m,最大水頭245m,最小水頭208m,最大引流量57m3/ s。廠房為混合式地下廠房,裝有3台單機 容量35 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設計年發電量4.4億度,輸電容量2 ×120MW,220kV輸電線一回,與下關變電站相連,110kV輸電線兩回,分別與二、三級電站相連,是滇西地域重要的中心環節電站。工程於1972年 1月開工,1979年12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80年12 月竣工。 水電站位於雲南省滇西重鎮——大理市西洱河畔,東距市區11公里,有壓引水隧洞長達8.2公里,最高水頭245米,是國內首次利用天然淡水湖泊——洱海作為多年調節水庫的西洱河四個梯級水電站中的第一級水電站。廠房設在十分隱蔽的地下窯洞裡,裝機容量10.5萬千瓦,占西洱河四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5.5萬千瓦的41%。不僅是西洱河四個梯級中的主力水電站,而且是雲南省滇西電網中的重要樞紐電站。 水電站由水電昆明勘測設計院設計,水電三局二處承建。主體工程於1972年5月開工,由於受“文革”的干擾和影響,曾兩度被迫停工。1978年8月,雲南省電力局組織水電一處、水電二處、水電安裝處“大會戰”,使水電站搶在預定的日期發電。這時有些輸電線路等掃尾工程還沒結束,但爭取在建國三十年國慶這一光輝節日發電,本身就注定了水電站未來的輝煌歷史。三十年來的發展歷史足以證明當時的決策是英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