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一、基本情況1962年11月建立西林縣衛生防疫站,1967年受“文革”衝擊,衛生防疫工作處於停滯癱瘓狀態。 1973年11月恢復西林縣衛生防疫站建制。 2002年至今沒有發現病人,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鼠間鼠疫疫情。

西林縣疾控中心是全縣衛生防疫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現有職工28名,衛生技術人員24名,其中中級職稱12名,初級職稱12名。擔負著全縣13萬餘人民民眾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一、基本情況
1962年11月建立西林縣衛生防疫站,1967年受“文革”衝擊,衛生防疫工作處於停滯癱瘓狀態。1968年4月,西林縣衛生防疫站撤併入西林縣人民醫院成立西林縣衛生防治院。1971年5月更名為西林縣防疫隊。1973年11月恢復西林縣衛生防疫站建制。2005年4月建立西林縣疾控中心。1973年底獲自治區衛生廳撥款2.1萬元在八達鎮新西路建一棟三層防疫樓,占地面積386㎡,1975年竣工使用。1985年獲自治區衛生廳撥款10萬元,在八達鎮火亮山路新建一棟四層防疫辦公大樓,全站占地面積9298.71㎡,樓房建築面積857.8㎡。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自治區衛生廳、自治區疾控中心的關懷、支持下,2002年取得疾病預防控制國債項目,總投資150萬元,在八達鎮火亮山路建一棟1500平方米的“西林縣CDC業務綜合樓”。CDC業務綜合樓於2003年4月破土動工,2004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業務綜合大樓能容納中心辦公室、財務室、疫情室、疾控辦、公共衛生科(含健康體檢室、檢驗科(含化驗室)、計免科、疾控科、寄防科、健教科、鼠防科、結防科、X光室、疫苗冷庫等10多個科室。實驗室用房共有508.8平方米,2001年通過自治區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審評,主要檢驗儀器有140餘台(件),認證項目有177項。基本滿足西林縣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各種功能。
二、傳染病疫情管理
近幾年來發病數較多的傳染病有:肺結核、B肝、痢疾、傷寒、麻疹等,經過積極防制,發病率逐年下降。甲類傳染病從2002年至今沒有發現病例。乙類傳染病發病率從1995~1999年的223.88/十萬下降至2000~2004年的193.10/十萬,後5年比前5年下降了13.75%。
三、疾病預防控制主要工作情況
(一)霍亂防制
1998年6月發生輸入性霍亂流行,發現病人30例(病原學診斷18例、臨床診斷12例)。經過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30例病人全部治癒,及時撲滅了疫情。1999年至今沒有發現霍亂疫情。
(二)鼠疫防制
2001年7月發生鼠疫疫情,共發現6個疫點,5例病人(大田屯),經過採取綜合性防制措施,5例病人全部治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9月21日通過自治區鼠疫疫情考核驗收組驗收。2002年至今沒有發現病人,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鼠間鼠疫疫情。
(三)“非典”防制
2003年發生外源性非典疫情,發現病人1例,經及時搶救,病人得到康復;由於及時採取綜合性防制措施,沒有第二代病例發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瘧疾防制
切實按照黔桂兩省(區)滅瘧聯防區和百色市滅瘧聯防區的指標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指標,在聯防區年會上年年都獲得“達標縣”的表彰。瘧疾年帶蟲發病率從1989年至今均控制在1/萬以下,達到衛生部基本消滅瘧疾的指標要求。
(五)結核防制
我縣於2004年3月24日正式啟動世行貸款結核病防制項目(衛十項目),按上級要求成立領導小組,配置業務人員,切實按照上級分配的任務完成工作指標。2004年新發塗陽病人完成率為120%;二月末轉陰率87.80%,達到或超過指標要求。
(六)計畫免疫
通過全縣衛生防疫人員的共同努力,1991年和1995年實現了以縣和鄉為單位兒童計畫免疫接種率達85%的目標,1981年至今沒有脊髓灰質炎疫情報告,其它可免性疾病發病率逐年下降。但由於各種原因,近年計免工作嚴重滑坡,2003年底被自治區列為“計免黃牌警告縣”。對此,縣委、縣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各項措施,加大了計免經費的投入,並加強了督導工作。到目前為止,各鄉鎮的計免經費已經落實,縣疾控中心和各鄉鎮防疫專乾工資財政全額撥款,落實了村醫生每人每月30元的報酬,縣疾控中心預算外收入100%返還。各鄉鎮衛生院計免四室建設基本達標,每個鄉鎮衛生院5條固定標語和村衛生室1條以上固定標語已經完成,疾控中心派出22名業務人員長駐各鄉鎮(每鄉2人)督導計免工作,兒童基礎免疫五苗全程接種率均在85%以上。努力按照自治區計免審評標準完成各項工作,計畫免疫工作正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