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

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

《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主要講述了:因本課題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故我的幾位博士生和碩士生都參與了本課題的資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其中,姚國宏撰寫第二章,宮留記撰寫第八章,唐濤撰寫第十章。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是在張瑞芹、王芳、胡懷利提供的部分資料基礎上,由張之滄重新撰寫。其餘各章皆為張之滄獨自撰寫。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
作 者:張之滄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811018196
開本: 16
定價: 39.00 元

內容簡介

但全書各章內容都為我所設計和指導,並對上述各位作者撰寫的內容都進行了修改,甚至重寫。儘管如此,難免存在各種缺漏和不當之處,誠請諸位專家、讀者賜教,我將繼續努力,以使得這一課題能夠挖掘出更多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倫理思想。

作者簡介

張之滄,男,漢族,1948年生江蘇邳縣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導,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主任。吉林大學兼職教授。
1981年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1987年吉林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導師舒煒光)成為全國第一位科技哲學博士,1987年任碩士生導師1988年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90-1991年在美國Pomona大學進修,1993年赴美國Hastingscenter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從事合作項目研究。1993年任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1997年調廈門大學哲學系任職,1998年9月調南京師範大學任教。已出版專著譯著17部合作著作10部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倫理學研究》、《江海學刊》、《宗教哲學》等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

編輯推薦

《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是當代倫理學文庫系列之一的第2輯。

目錄

導論
第一章盧卡奇的社會存在道德論
一、道德的理論基礎:社會存在本體論
二、異化和道德
三、階級意識和社會道德
第二章葛蘭西的知識一道德集團理論
一、知識一道德集團理論的哲學基礎
二、知識一道德集團理論的社會結構依據
三、知識一道德集團理論的主要內容
四、知識一道德集團理論的倫理關懷
第三章霍克海默的道德觀
一、反道德工具主義
二、家庭道德
三、對啟蒙運動的道德批判
第四章馬爾庫塞的異化理論和解放美學
一、從勞動異化到總體性異化
二、愛欲和人性的解放
三、審美和新感性
四、藝術的革命功能
第五章弗洛姆的自由觀和人格論
一、追求積極的自有
二、創建有人性的社會
三、自我實現的個人主義
第六章沙夫對馬克思的人道主義的解讀
一、戰鬥的人道主義
二、人的自南全面發展思想
三、否定的幸福觀
第七章薩特的存在主義道德觀
一、人就是人的存在
二、存在即是自由、義務和責任
三、自由就是對生命的關愛
第八章布爾迪厄的社會遊戲道德觀
一、權力遊戲中的倫理道德
二、教育遊戲中的道德觀
三、科學遊戲巾的道德觀
第九章福柯的非道德主義和生命美學
一、性與知識和話語
二、規訓與懲罰
三、權力的微觀分析
四、生命美學
第十章哈貝馬斯的交往倫理學
一、後形上學道德轉向
二、追尋開放的道德共識
三、凝聚差異的道德反思
第十一章利奧塔的後現代道德觀及發展
一、現代道德的來源及發展
二、後現代的道德理念
三、後人類的出現及其道德演變
第十二章日常生活派馬克思主義的倫理思想
一、人本質的主體化和對象化
二、生活過程的異質化和同質化
三、開明的自我和利他主義
四、日常生活中的審美主義
第十三章分析派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剿削理論
一、現階段的剝削形式
二、現階段的階級概念
三、現階段的階級結構
第十四章生態學的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
一、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
二、克服“異化消費
三、創建政治生態學
第十五章後現代馬克思主義的身體觀
一、肉體的淪落和主體的形成
二、解構主體解放身體
三、美化生命愉悅身體
第十六章後馬克思主義的人道理念
一、提倡激進的民主政治
二、批判和重構霸權概念
三、反極權主義
第十七章對馬克思道德觀的當代解讀和重建
一、馬克思的道德實踐
二、馬克思的道德批判
三、馬克思的道德理念
人名索引
參考書目
後記
……

文摘

所謂抑制就是自我意識對那些無意識情結的抑制。這些無意識情結包括本能、欲望、情緒、意志、興趣、愛好、衝動和無意識。抑制是一種自我約束行為。它更多的是通過行為個體的意識覺醒而實施,是“良心”發號施令的結果。所謂“良心”是一種潛藏於人類心靈深處的“內部聲音”,它往往表達了一種社會的願望和人類總體的目的。它憂愁的是社會和群體,代表了某個集體的利益和標準。因此“良心”更多的是要求人們應當是無私高尚的、助人為樂的、熱情好客的、信任可靠的、忠誠勇敢的、積極奉獻的以及勝任和明智的。
這種自我抑制的結果往往是自責的、悔恨的、懊喪的,乃至悲觀絕望的。由於良心主要是作用於人類個體的無意識體系,結果與壓制是異途同歸,同樣是給人類戴上了一個難以自拔的人格面具,即一個和隱藏於人格深處的陰影相對立的表面人格。這個表面人格無疑具有一種反道德、反生命的特徵。表面人格的形成往往代表了良心作用的相當成就.證明它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必要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歷史上從來的革命者都總是站在“良心”和“內在聲音”一邊,讓表面人格和內在良心儘可能地統一;讓表面人格構成個性的核心結構和內容,而不是因屈服於外部強力而變成千人一面。因此不論是古希臘的哲學還是基督教神學都要為表面人格的形成負責,要為最終導致的人格長期分裂負責。人格的癒合不只是人類未來的關鍵,也是後現代倫理道德必須承擔的艱巨任務和不可推卸的社會職責。因此人之道德規範並不像康德所言是天生固有的,而是後天精神的作用。既然道德是人類後天的產物,也就不可能永恆不變,它帶有明顯的社會歷史屬性,在階級社會還擁有突出的階級特徵。
道德固然是人的產物,但在原始社會卻還沒有成為意識主體的一個成熟部分,即還不是一個意識客體或精神存在物。現在的所謂“道德規範”在人類的遠占時代,還處在一種原始的、朦朧的潛在形式中,受無意識的支配和調動,表現為一種無知和樸實的生活作風,或者是一種無差別的個體精神。那裡沒有什麼善惡、好壞、真偽、美醜之分。團體的生存和凝聚全靠著一種本能的生存需要產生的同一性。因此原始社會的人性更多的還是表現為一種自然性、無道德性、無差別性,是一種原始的樸實、公正、無私、自由與平等。而一旦經過生活的磨鍊和社會實踐的雕塑,人性變得日臻成熟,痛苦便與智慧同時降生,奸詐便與罪惡一起伴行。此時,道德規範作為人類意識的一種能動性產品也就自然地以一種無奈的形式參與到人類社會的各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