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詮釋學史

內容介紹

該書為作者多年來研究詮釋學的一本厚積之作。該書完整地論述了西方詮釋學的發展史,時間跨度從古代希臘到後現代,通過大量可靠的第一、二手研究資料完整地勾畫出了西方詮釋學發展史的主流線索;通過梳理闡明了詮釋學發展的內在邏輯,突出強調了古典闡釋學和方法論詮釋學的意義和價值;該書特別關注到目前國內學界較少涉及的《聖經》闡釋學,以及貝蒂、赫施和馬克思主義闡釋學,裨補了國內多年只關注本體論和存在主義詮釋學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打破國內將闡釋學等同於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的詮釋學的誤區。

作者介紹

潘德榮,男, 1951 年生,德國魯爾大學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大詮釋學研究所所長,“國際本體論詮釋學學會”副秘書長。2006-2012年任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潘德榮教授長期以來從事西方詮釋學傳統的教學與研究,對詮釋學的方法論原則及其本體論基礎有深入的探討,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詮釋學界的廣泛注意,除了在德國 ibiden 出版社(斯圖加特)出版的著作 Ideogramm und Auslegung (文字與解釋, 1999 年)和在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詮釋學導論》( 1999 年,被列為台灣高校教材)之外,他還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有關詮釋學的學術論文、主編學術論文集 80 余篇(部),曾三次獲得省部級優秀社科成果獎一、二等獎。 近年來,他還致力於借鑑西方詮釋學的成果來研究中國的詮釋傳統,在這一方面已出版了著作《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 2003 年)和若干論文。

作品目錄

導論 1
上篇古典詮釋學 11
第一章古代希臘:從神跡到智慧 12
第二章屬靈的語言與屬人的語言 38
第三章斐洛:從敘事到隱喻 47
第四章從舊約到新約--詮釋與經典 61
第五章奧利金:信仰與知識 71
第六章奧古斯丁:神聖的光照與真理 85
第七章宗教改革運動:詮釋學與人文主義精神 109
第八章詮釋方法論意識之覺醒 124
中篇現代詮釋學 145
第九章從浪漫主義詮釋學到現代詮釋學 146
第十章體驗詮釋學 174
第十一章此在詮釋學 195
第十二章語言詮釋學 215
下篇詮釋觀念的衝突與反思 243
第十三章方法論詮釋學 245
1貝蒂:作為精神科學一般方法論的詮釋學 245
2利科爾:文本詮釋學 253
3赫施:詮釋的有效性 262
第十四章基於"交往"的詮釋理論:阿佩爾與哈貝馬斯 272
1阿佩爾:先驗詮釋學 272
2哈貝馬斯:批判詮釋學 282
第十五章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詮釋學 292
第十六章後現代主義詮釋學 298
1德希達:解構主義詮釋學 298
2羅蒂:新實用主義視野下的詮釋學 310
餘論:批評與反思 322
主要參考文獻 3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