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迴響

《西北迴響》是由王宏印編著,文化藝術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北迴響

陝北民歌研究已經有超過七八十年的歷史了吧,許多老唱家作古了,許多曲調被人們記住了,許多話題也說濫了,不是說這些研究和思考不重要,而是說,我們有沒有可能在陝北民間文化的研究上開拓新思路、新話題、新領域?中國人知道了信天游,為什麼不讓世界更多的人喜歡它呢?我想,我的這位鄉黨王宏印現在做的,應該說就是一個開始吧!雖然幾十年前,我們就聽說有過英文的《東方紅》,有過日語的《藍花花》,今天還有人用義大利語美聲唱《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卻很少有人下這樣的苦,去把這么多優秀的陝北民歌翻譯成外文。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個把蘇俄歌曲翻譯到中國來的著名翻譯家滬上薛范先生,他的優秀譯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聞名中國,其譯作對傳播俄蘇音樂文化和音樂精神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薛范先生是自外向內做文化傳通工作的,而王宏印先生的工作是自內向外的,什麼時候我們的信天游也能夠唱響世界,也能夠讓世界人民過耳不忘,豈不是莫大功德!

這部陝北民歌翻譯的著作,分為十個部分:“黃河頌”、“西北剪影”、“勞苦的日子”、“多彩的愛情”、“思念的痛苦”、“秧歌詞調”、“流浪歲月”、“火紅的旗幟”、“走進新時代”、“唱不完的信天游”。可謂選材寬泛,思路開闊,加上作者自己的詩作,既包括了傳統民歌,也包括了革命民歌,這兩個影響中國20世紀以來音樂生活的傳統都在這裡了,甚至還有幾首改革開放以來的流行歌曲,既反映了譯者寬闊的文化視野,也體現了生活的真實。這些民歌,可以說是陝北文化有聲的歷史,是陝北人民鮮活的精神史。這塊地方,高天厚土,玄機四伏,民性純樸,血脈深厚,賦之於民歌,正是“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你在這些音調里可以聽見《詩經》的神韻,樂府民歌的節奏,甚至能夠體味到古老的《敕勒歌》的草原氣息120世紀30年代以來,更有革命民歌在這裡發芽出世,將傳統民歌的主題——“吃的艱難,愛的痛苦”,一改而為氣宇軒昂,節奏鏗鏘,內里剛烈卻動人心魂的鏇律,陝北文化的新質在這些民歌里表達得是那樣令人難忘!有人說過,文化是不能翻譯的,詩是不能翻譯的,照這樣說民歌也是不能翻譯的,我理解這些話的意思,可能更多的是反映了譯藝的高深艱難吧,所謂“信、達、雅”的理想境界是多少翻譯家終生的追求!“不能翻譯”的說法也許不完全對,但人們完全有理由期待這些翻譯的陝北民歌能夠保持它的魂,它的美,它的氣質和精神,而這真的是不容易的事,毫無疑問,這部開創性的譯作還需要專家們的批評和民眾的認可,我們特別希望這些譯歌是能唱的,這就需要音樂家們更進一步的工作了。

目錄

前言:讓激情在黃土高原上燃燒

第一部分:黃河頌

1. 黃河船夫曲

2. 過黃河

3. 黃河源頭

4. 黃河情歌

第二部分:西北剪影

1. 秋收

2. 打櫻桃

3. 陝北是個聚寶盆

4.祈雨調

5.木夯號子

6.上一道坡下一道梁

7. 崖畔上酸棗紅艷艷

8. 崖畔上開花崖畔上紅

9.哪搭搭也不如咱山溝溝好

10. 滿天星星一顆顆明

11. 對花

第三部分:勞苦的日子

1. 野店

2. 老井

3. 女兒歌

4. 五哥放羊

5. 攬工調

6. 賣娃娃

7. 賣老婆

8. 光景迫下走口外

9. 苦命入找不下好夥計

10. 雞蛋殼殼點燈半炕炕明

11. 響雷打閃妹子不放心

第四部分:多彩的愛情

1. 藍花花

……

第五部分:思念的痛苦

第六部分:秧歌詞調

第七部分:流浪歲月

第八部分:火紅的旗幟

第九部分:走進新時代

第十部分:唱不完的信天游

附錄:陝北組詩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努力探索中國民歌走向世界的歌唱語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