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現為西北師範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是歷史最悠久,辦學力量最強的學院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1939年李蒸院長領導下的理化系(後改名為化學系)。化學學科是學校建設最早的學科之一,在7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西北師大化學化工學院為西北地區及全國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沿革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1939年,李蒸院長領導下的理化系成立;

後改名為化學系;

現為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自2003年到2013年,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0多項,2008年到2013年,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5項,科研經費超過3500萬元。2008年以來學院獲授權專利75件,獲省級及以上教學和科研獎勵25項,發表SCI收錄研究論文500餘篇,平均每年超過100篇,其中1區論文17篇,2區論文51篇。根據2011年7月ESI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其中,自2003年到2013年,十年論文總數為828篇,總被引次數為3284次,篇均被引次數為3.97。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機構總共有973個,我校化學學科按照論文總數和總被引次數分別排名507位和961位。

2008年以來,學院甘肅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甘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甘肅省自然科學三等獎3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甘肅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1區論文11篇,二區論51篇;獲授權專利75件;近5年承擔科研項目14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3項,科研經費超過3500萬元。

學院技術產業化項目總產值超過12億元,完成套用開發項目10多項,學院科研成果“引發劑‘K'”、“利用低濃度廢煙氣和30%燒鹼原液生產亞硫酸鈉和硫代硫酸鈉的新技術”和“一種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添加性複合阻燃材料”分別在蘭州助劑廠、金川公司和揚州華聲電子實業有限公司產業化。“芥酸及芥酸醯胺精品”質量達到出口標準及美國Sigma公司試劑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與天水萬維電纜材料廠合作的“萬噸級無鹵阻燃電纜材料”、與深圳海潤德潤滑油有限公司合作的“乙丙接枝氮氧殺環新型粘指劑的研發”均達到了相關技術要求,進入中試階段。“改性坡縷石淨水劑及其製備方法”、“合成膠乳中丙烯酸酯的脫除方法’、”納米氧化銅分體的製備方法”等分別於甘肅乾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石家莊鴻泰橡膠有限公司,北京興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進行了專利轉讓。

研究機構

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相關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和甘肅省生物電化學與環境分析重點實驗室;

1個研究院:甘肅省西部資源套用研究院;

2個研究所: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

4箇中心:實驗教學中心、分析測試中心、資料中心和科技開發與服務中心。

學術交流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注重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邀請國內外化學界知名院士、專家來院做學術報告,交流學術成果。2003年到2013年10年來,學院已成功舉辦大型國際和全國性學術會議18次。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設有化學系和化工系2個教學系。

學科建設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一級學科為省級和校級重點學科。

截止到2013年5月,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有博士、碩士和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設有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和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現有化學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一級博士點(含5個二級博士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一級碩士點(含5個二級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碩士點(含5個二級工科碩士點: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和生物化工)和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

分析化學

1995年、1998年連續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有光譜學與痕量分析、電分析化學與化學計量學、環境化學與環境分析化學、分離科學與技術、有機分析試劑的合成及其超分子化學研究等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教授8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4人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1人次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次獲得國家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2人為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入選甘肅省“333”跨世紀人才工程一、二層次,1人獲得中國化學會青年科技獎。198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00餘名。截止到2013年5月,共有在校碩士研究生55名,博士研究生7名。發表科研論文1500餘篇,其中SCI檢索250餘篇,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0餘項。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學科現為甘肅省重點學科,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6人,教師中全部具有碩士學位,4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人選。本學科主講和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10餘門,主要是無機化學及實驗、高等無機化學、生物無機化學等,其中無機化學是甘肅省精品課程。本學科200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已形成超分子化學、金屬配合物與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納米複合材料、理論無機化學、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和功能等五個研究方向。有在讀碩士生38人,在讀博士生2人。主持和完成省部級項目1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攻關項目5項,獲各種教學科研獎勵10多項,其中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SCIE論文100多篇。

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3年5月,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有教職工10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80人。教師中有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全國勞動模範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留學回國人員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8人,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5人,甘肅省“333”、“555”跨世紀學術帶頭人7人,蘭州市科技功臣1人,教育部勞動模範1人,中國青年化學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1人。 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化學專業為國家創新團隊。

教學建設

截止到2013年5月,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已培養本科生近5000餘人,研究生700餘人,其中2名畢業生進入中科院百人計畫,2名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3名獲“首屆甘肅省在社會實踐中做出有突出成績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稱號。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千多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54人,在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411人。從2003年到2013年,學生獲國家及省級各類獎勵60多項。2003年學院“小草服務社”被中宣部等五部委授予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稱號、2010年被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第八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獎稱號。

學院實驗大樓面積1萬多平方米,各類實驗儀器設備價值達5000多萬元。中、外文資料室各1個,藏書近10萬餘冊,各類專業雜誌總計200多種。

學院文化

團隊精神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團隊精神,取得了卓越成績。

辦學定位

以教師教育為主,以本科教學為基礎,理工科協調發展、教學科研相互促進、層次結構合理、規模較大、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到2010年把學院建設成為在省內高校相關專業中居於領先地位,在國內相關專業中有自己的特色和較大影響,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學院。為西部少數民族高校及中學培養大批優秀化學骨幹教師;為甘肅省高校及中學培養大批優秀骨幹化學教師;為西部經濟建設主戰場培養大批急需的各級各類優秀化學化工專門人才;以高分子新材料省級重點實驗室為平台,承擔西部經濟重點發展項目,成為我校直接大規模參與西部經濟建設的先行學院。

辦學層次

本科教育為主, 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

辦學模式

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本科教學為基礎,協調科研工作,堅持傳授知識與發展智慧型相結合、教學和科研活動相結合

辦學宗旨

體現教育中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塑造高尚人格、培養創新能力和高素質,全面實現辦學目標。

辦學思路

努力提高辦學層次,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以課程創新、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為動力,繼續推行教材和教學方法改革;以人才梯隊建設及組織管理為保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及學院的綜合實力。在現有6個碩士點、2個博士點、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3年內爭取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授予權,5-7年內爭取獲得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建成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和分析化學兩個學科的博士後流動站。 現有博士點: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分析化學。現有碩士點: 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 分析化學 物理化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套用化學。學院同時招收以同等學力攻讀碩士學位人員, 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育碩士。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趙衛東
化學化工學院院長胡雨來
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杜新貞,劉家成,查飛,楊志旺
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 孟匯海
甘肅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朱淑琴

傑出校友

趙海漁,63屆,中共重慶市委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王永生,92屆,河西學院化學系書記,副教授;

任繼生,99屆,銀光公司聚銀公司經理助理;

孫繼光,95屆,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廠廠長;

陳嘉彪,86屆,金昌化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王永生,84屆,甘肅省廣播電視網路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白俊峰,91屆,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趙國虎,86屆,蘭州城市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院長;

楊聲,85屆,定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魏定國,86屆,江蘇崑山錦宏換熱器公司總經理;

盧瑛林,86屆,成都新佳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濤,91屆,蘭州中和投資創業集團董事長;

白繼成,81屆,甘肅省地方稅務局副局長;

李存雄,88屆,貴州師範大學副校長;

閆子江,92屆,蘭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

岳國仁,86屆,河西學院科技處處長;

董文奎,87屆,蘭州交通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黃怡,82屆,廣東東莞中小企業局局長;

沈海邑,82屆,廣東東莞科技局專利局局長;

蒙應元,82屆,廣東東莞第二建工集團副總經理;

安太成,研究員,現任廣東省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王雪峰,物理化學,教授,獲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復旦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復旦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美國佛吉尼亞大學化學系(University of Virginia)博士後研究員和高級研究科學家。現任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