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三絕

簡介

東北有三寶,襄陽有三絕,越來越多的襄陽人有了這樣的概念,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也有了這樣的概念。 一般說襄陽三絕是指“牛油麵襄陽黃酒襄陽大頭菜”。

一、牛油麵

襄陽人個性;襄陽人樸實;襄陽人率真。“老闆,來碗牛油麵。”這是襄陽街頭巷尾早餐時最常見的聲音。襄陽人的早餐沒有廣東人的慢條斯理、精緻美觀;沒有江浙人的清淡爽口,也沒有上海人的小資情調,卻自成一派,獨具風味。只要牛油麵和黃酒占據了的早餐市場,就一定會變得熱鬧、溫厚而豐腴起來,甚至還會變得飄香、沁肺而難以言表。眾多襄陽人嗜之愈深,愛之益甚。遊子思鄉,夢裡揮之不去;遠行還家,必先大快朵頤。襄陽人有一句口頭禪:“出差有‘三想’:一想孩子,二想老婆,三想早上的牛油麵。”許是與川、豫、陝毗鄰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牛油麵南北兼容的顯著特點:一辣二麻三鮮,味道可口,回味悠長,溫胃提神,久食不厭。很多襄陽人如果三兩天不吃牛油麵,便感覺口中無味,食慾大減。牛油麵做法簡單:水開後將壓好的生面下入鍋內,煮開後撈起,加香油涼拌成團。吃時,撮一把放入搭勺,伸進沸水中撣熟,然後加上熬好的牛肉、牛雜、牛腸、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食之。吃牛油麵時,再喝一碗黃酒,愜意而舒服。在襄陽吃牛油麵喝黃酒之所以能如此的風靡,並在風姿迥異的多元飲食文化背景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因為它極大地滿足了喜鮮、愛辣、寵麻等襄陽人特有的味蕾,甚至把襄陽人的味覺變成了一幅彩色電影,豪華而亮麗。牛油麵的魅力還在於它常常使人們仿似回到了遠古洪荒,一切依靠原生態的力量與技巧,簡單而了無羈絆。實際上,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牛油麵可能沒有那么高深,也無法背負那么多“形而上”的深奧意義。在99%的襄陽人眼裡,吃牛油麵喝黃酒其實就是一個享樂生活方式的標籤。有段時間在襄陽網站站流傳一組笑話:等我有錢了,也吃大碗牛油麵,吃一半,剩一半;我也喝黃酒,喝一碗,倒一碗……雖有調侃的痕跡,但浸透出了襄陽人對牛油麵深深的依戀。襄陽人“個性”,並沒有想把牛油麵做成一個產業,也不學別人的商業頭腦,把麵館開到全國各地,要想吃到襄陽牛油麵,您就得來襄陽吃,別處你還就吃不到。可謂絕對的襄陽首創,絕對的襄陽獨家,絕對的襄陽獨享。襄陽人“率真”,一大早就有開著寶馬坐在路攤上吃碗牛油麵的,不管是絕色美女或是三輪師傅,不管是市委書記還是下崗工人,在牛油麵和黃酒面前一律平等,都在一個桌旁大口大口地盡情享受。襄陽人“樸實”,在襄陽要想吃到美味的牛油麵,你還必須得起早,頂級好味的麵館當在早九點半前面罄碗空,一級好面最晚十點掛上下次光臨的牌匾,不像別的餐飲,一天到晚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因此要想對得起自己的味蕾就別想在“睡林”稱雄。賣完面,門一關,還有大半天的時間,麵館的老闆們還可以做自己的第二職業,不會守在家裡無所事事。牛油麵在襄陽的歷史如何?源於何代?怎么發展?我們無法考證也不想去考證。能夠肯定的是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給襄陽人帶來了享受和歡樂,它如同日夜奔流的漢江水一樣,滋養和繼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襄陽人。

二、襄陽黃酒

襄陽黃酒色似乳汁,香氣好,味微酸甜,略帶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漿稀釋,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繼承了古老傳統的製作方法。黃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特別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別達到78.9克和2.6克,因而這種酒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老年人飲用。黃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當高的熱量,酒精度極低,故而一不傷肝,二不傷胃,而且又可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增強骨骼,還有舒筋活血和增進食慾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將其作為烹調菜餚的味料或解腥劑,以及醫藥上的輔料和藥引子。現為據說系諸葛亮妻子黃月英所創的“茅廬春”和樊城機坊街釀製的“一二三”黃酒最為上乘。

喝黃酒時,再喝一吃一碗牛油麵,那就愜意而舒服!

襄陽黃酒可謂久負盛名,“玉缸發醅似桐乳”的唐人詩句給人以汁濃香醇的無窮回味,清清的醇香,淡淡的甘甜,微微的刺激,使你肌體輕鬆,精神亢奮,沒有白酒那樣的焦燥火辣。“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當李白高詠“襄陽歌”時,也是“車旁側掛一壺酒”,可見黃酒的歷史是多么久遠。襄陽黃酒是襄陽一絕,絕就絕在“應時黃酒”的“應時”二字上。

三、襄陽大頭菜

儘管襄陽人早餐大多習慣吃牛油麵,中、晚餐倒是沒什麼定式。有些家庭晚餐有饅頭稀飯之好,不管吃什麼,有一樣菜,是大多數家庭餐桌之必備——大頭菜,老襄陽叫她鹹菜疙瘩。因為它香脆、下飯、耐放、經濟,所以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如今大頭菜的加工工藝、各種吃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和創新。方便熟食包裝的大頭菜通過各種渠道已經走向大江南北。曾幾何時,無論襄陽人到外地辦事,還是外地人到襄陽做客,不帶上或送上大頭菜,就說明禮數不夠。帶一份大頭菜禮品回去,帶回去的不僅僅是菜,帶回去的還有襄陽人的智慧。具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襄陽大頭菜其實大有來頭,其本為山野之物,三國時期被諸葛亮發現,而後悟出醃製奧妙:新鮮蔓莖用鹽醃些時日就能變成美味佳肴了,後來大頭菜成為蜀軍軍糧之精華,故又名孔明菜。現在的大頭菜比三國時期的精進了許多,工藝經過“三醃、五鹵、六曬,時長達300天”的複雜過程,含鹽量低,且不含化學防腐劑,具有開胃、健脾、消食之功效。其質之脆嫩,味之鮮美,香之濃郁當屬高品質的綠色健康食品,曾經獲得過“中華老字號”、“中國一絕”等榮譽稱號,是湖北襄陽最具標誌性的產品之一。大頭菜不但為諸葛亮“三分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據說這個黑不溜秋的疙瘩菜在韓戰中也“功名顯赫”。中美建交後,一位名叫克拉克的美國將軍,手裡拿著一個大頭疙瘩菜問曾為中國隨軍報告韓戰的新聞總編:“據調查,你們中國軍隊吃這個久放不爛的東西而戰無不勝,這個疙瘩菜叫什麼,而且清脆可口、鹹中帶甜呢?”總編沒想到他對這個菜如此感興趣,當時非常興奮。心想,志願軍入朝一直沒有離開過大頭菜,那幾年,經過了許多戰役,有的戰役打得十分艱苦,後勤跟不上時,許多戰士因嚴重缺鹽而身體虛弱,正是由於這個用鹽水淹制的疙瘩菜,使戰士們戰勝了困難。志願軍對大頭菜有著很深的感情,大頭菜亦為隨軍至寶。大頭菜是襄陽人心中的寶,是襄陽人智慧的象徵。它可以生吃、炒吃,主菜、配菜、調料均可。不管現今其他的東西包裝的再精美漂亮,大頭菜就是一個黑不溜湫的疙瘩,樂觀、自信、樸素、真我,榮辱不驚地獨傲在現代繁華中。

其它相關

另有一種舊的說法為襄陽三寶,這三寶分別是大頭菜、襄江水、霸王醉。

襄江水

登臨襄陽古城牆,舉目眺漢江。
日遲遲,風長長,乾坤溢清朗;山蒼蒼,水茫茫,江面泛波浪。
發源於秦嶺深處的小溪,一路歌唱,越走越寬廣。流經襄陽的這段,就叫做襄江。它沒有黃河的性格,更比不上長江的闊壯。但依然奔流不息,似乎只留下了這一江的浩蕩。
然而,有水的地方,自然是船的故鄉。不只是為了那種順水漂流的舒暢,孟浩然才選擇“乘舟歸鹿門”的方式來聆聽山寺傳出黃昏報時的鐘響。大概也因沿著襄江,船的行蹤可以走得很遠。滿載追求功名的願望,直到了長安,卻是“欲濟無舟楫”的感傷,縱然不能名題金榜,但是在山水的風塵跋涉中,搖漾出槳聲矣欠乃的篇章,一定是又順著這漢江水流遍了中唐。
詩人飲襄江之水而長,他感動於水落魚梁,留下了清高隱逸的絕唱;詩人沿襄江之水而往,他感懷於舊遊維揚,吟出了孤寂清峭的惆悵。就是因為襄江水的滋養,詩人用平仄的韻律給了我們無窮無盡的聯想。
水,究竟是何物,直教人生死不忘。從歷史的角度長河回望,我們就看見了曾經的底蘊在蘊藏;只到今天仍然溢彩流光;從文化的眼光尋夢水鄉,就有了人賦的力量,曲水自古流觴。
有人做過統計,《詩經》中記述古代先民們那些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大多與漢水有關。你聽,“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漢水流域的兒女們深情的氣韻至今還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
難怪先民們一再叮嚀,要與水為鄰。而穿過整個市區的襄江,更是泛著粼粼的波光,那滔滔的水聲中,不僅有濃濃的詩情,而且有“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熱情在脈脈流淌。
如果僅僅限於河的疏通,即使有激水漂石的氣勢,也不過是隔水觀望,難以融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動人樂章。建造橋樑,就有了連通南北的跨度,撐起了城市的脊樑,因為橋下之水的流逝,陡然增加空間的矢量;又藉著橋的空當,似乎也延伸了時間的向量。但它們都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地理的連線、文化的通融和人際的交往。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將自然的恩澤珍藏。蘸一滴襄江水,它曾經浸染了七彩的衣裳;捧一襄江水,它曾經清洗了紅潤的臉龐;聚一田襄江水,它曾經澆灌了嫩綠的稻秧。

霸王醉

石花霸王醉是鄂西北唯一的百年老店——湖北石花酒廠(前身為石花街著名的“黃公順酒館”,始創於公元1870年)的鎮廠秘藏酒。其以“上好原酒、廿年窖藏、原汁灌裝”三大獨特工藝和70度無與倫比的獨特口感,榮獲“中國第一高度”、“湖北極品酒”、“襄樊三寶”等美譽。
石花霸王醉上市以來,受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鐘愛。2005年,石花霸王醉榮獲第三屆中國(廈門)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並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列為省政府重點扶持的白酒品牌。經食品飲料行業專家和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飲料檢驗所專家多種項目的科學檢測,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法規標準。中國白酒協會副會長、中國白酒評酒委員會專家組專家、中國白酒界號稱“北高”的中國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老教授評價“霸王醉”時說:“石花霸王醉清香純正、細膩、香氣鬱人、香而不厭,完全是自然發酵的香氣,沒有任何人為添加因素;石花霸王醉酒體醇厚、豐滿,酒度雖高達70度,在全國少見,但度高而不膩,飲後口不乾、頭不疼,是真正的好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