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伊闕佛龕碑

內容介紹《褚遂良伊闕佛龕碑》:楷書以唐代為盛,初唐楷書以瘦硬為特徵,中唐以後則推崇肥勁之美,這是時代審美習俗的差異。 明顯,初學者如學之不當,便愈容易被其形式所籠罩。 因此人們在選擇碑帖時,往往更喜歡挑選一些富有原料性的作品,在臨摹中獲得創意的靈感,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內容簡介

《褚遂良伊闕佛龕碑》:楷書以唐代為盛,初唐楷書以瘦硬為特徵,中唐以後則推崇肥勁之美,這是時代審美習俗的差異。其實肥瘦二字只是形貌上的不同,但卻都必須控制在[度]的範圍之內。瘦貴清腴秀潤,不可露骨;肥貴豐腴雄渾,不可露肉。這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又是一種富有變化的中和之美,這種相摩相盪,生生不已的審美觀呈現出唐代楷書的高度成熟和風格多樣,為我們今天學習書法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但不可否認,風格越是強烈的作品,個人的書寫特徵便愈 明顯,初學者如學之不當,便愈容易被其形式所籠罩。因此人們在選擇碑帖時,往往更喜歡挑選一些富有原料性的作品,在臨摹中獲得創意的靈感,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眾多唐碑中最沒有習氣的楷書作品中當首推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褚遂良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一五九六年一,卒於唐顯慶三年二八五八一,字登善,浙江錢塘一杭州一人,因官至右僕射河南公,故世稱氣褚河南氣其父褚亮為太宗文學館學士,虞世南和歐陽詢都是他父親的朋友故褚遂良以晚輩的身份與他們結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書初學虞世南,後又上溯二王及漢隸。現傳最舊拓本為明何元朗跋畢沅藏本,現藏北京圖書館。此摩崖計三十三行,每行五十一字,今選用最佳拓本影印出版,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

編輯推薦

《褚遂良伊闕佛龕碑》系“中國碑帖經典”叢書之一,向讀者展示了褚遂良伊闕佛龕碑。本帖字跡勻稱,筆勢圓勁流麗,結構布局端莊秀美。本字帖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也讓廣大書法愛好者領略到中國古典書法的一種理想境界,以柔寓剛、外柔內剛。初學者可根據每個字的用筆、結構、布勢等去臨摩。這本字帖當為罕世珍品,可以說是初學者的最佳範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